□ 黎文成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国人心。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全力维护大局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媒体及其从业者在这次突发应急报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失当之处,本文主要关注媒体主持人在践行人文关怀方面的表现。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性事件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往往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同时,由于事态的突发性和严重性,不仅给当事者,同时给社会大众,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和创伤。新闻媒体作为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者,除了及时反应,报道事实之外,践行人文关怀,抚慰伤痛,鼓舞士气,也尤为重要。
践行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①。新闻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对人的关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报道对象的关怀,例如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保护,避免二次伤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对受众的关怀,例如遮蔽一些极度负面的信息和画面,以免造成社会创伤、恐惧等。主持人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在突发性事件发生过程中,广大受众紧盯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此时,主持人承担重任,既要从容精准播报信息,更要强化媒体的“人格化”色彩,展现媒体的人文关怀——要对报道内容给予充分的关切,播报新闻要更加用心、用情;对采访和连线对象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心,要控制好言说的尺度和氛围;要用好口头语言和副语言,树立与当时语境相适应的外在形象,从而更高效地向受众传达信息,避免制造不必要的杂音。总之,人文关怀体现在举手投足的每个细节,对主持人的素养构成了更大的考验。
在这场疫情防控“宣传战”中,广播电视主持人发挥了应有的职责职能,带头坚守岗位,深入一线,及时权威发声,回应社会关切,普及防控知识,止谣辟谣,带给社会大众以信心和温暖。
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如一些主管部门在应急反应上存在应对不及、处置不力等问题,一些媒体在这次宣传“大考”中也存在诸多失当之处。例如在信息传播中欠缺人文关怀,长江日报发表专题文章《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文中仅突出主人公遗书上的前7个字“我的遗体捐献国家”,而对更有人情味的后4个字“我老婆呢”未有提及,这种为强化“家国大爱”而刻意遮蔽“人间小爱”的做法,引发网友质疑。又如每日甘肃网在微博上推送女护士剃头视频,呈现护士们剃头时的痛苦画面,有“消费苦难”之嫌,同样引发争议。在电视领域,个别主持人在线上线下、节目中或节目之外,也出现了一些不当言行,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例如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主持人雅淇在采访钟南山院士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戴口罩,做好示范,而且面对钟院士的一脸严肃和疲惫,全程“嘻嘻哈哈”“喋喋不休问问题”,对这位有担当的学者、操劳的抗疫工作者、年过八旬的老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又如央视节目主持人尼格买提在疫情爆发期间出门“放风”,并且带双层口罩(专家指出,带双层口罩没有必要,纯属浪费),并将这些举动通过网络视频向大众呈现,做出了错误示范。在当时,很多人都买不到口罩,或只能高价买口罩,这种“浪费”行为颇有“炫耀”之嫌。另外,央视主持人阿丘在微博上发表不当言论:“此时……我们可不可以说话语调稍温和并带些歉意,不怂也不豪横地把口罩戴起来,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你们添乱了?”在疫情传染源还未完全明晰的情况下,擅自指摘国家行为,极其不负责任,并且罔顾全国人民、社会各界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不顾及处于苦难中的人们的切身感受,有失人文关怀。上述现象出现在媒体从业者身上,一方面对部分不明真相的受众造成误导和错误示范,另一方面因其失范行为对所在媒体的形象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期间,社会大众的精神状态更敏感,甚至更脆弱,对媒体的关注度和期待也更高,此时媒体和媒体人承载了厚望,其表现和回应就应更为谨慎。人文关怀的践行,看上去与新闻工作的核心业务和新闻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关联不大,但是如果表现不当,不论对媒体和个人,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要提升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媒体层面,要加强职业规范建设。目前行业层面的新闻职业规范文本主要是201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准则》中虽然包含了一些具有人文关怀意味的条款,如“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如何践行人文关怀的内容。因此,人文关怀的规约责任落到了媒体层面制定的新闻工作职业规范“细则”上,然而,目前媒体层面也缺少对人文关怀的关注。人文关怀的内容不仅应写入新闻工作职业规范“细则”,还应强化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这方面,一些国外媒体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出台的《新闻记者规范》中包含了“减小伤害”的条款,要求新闻记者把新闻来源、采访对象和同事都看作值得尊敬的人,应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在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新闻来源或新闻本体时要特别小心,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会引起的伤害和不适……②这些规定,细致而明确,具有较强指导性,而只有对人文关怀足够重视,才会制定出如此具体的规范条款。对于国内媒体来说,加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是第一位的,只有充分重视之后,才能进一步落实到制度建设上。另外,国内媒体对主持人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培育还不够重视。在突发性事件的出境报道中保持严肃,是每一位记者都知道的常识,但是一些主持人却不了解,在灾难报道中“嘻嘻哈哈”。可见,媒体对主持人的教育培训存在短板。
二是在个体层面,主持人应加强自身人文关怀意识和修养的塑造,提升职业悟性。在新闻播报和新闻采访中,尊重采访对象,尊重大众,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准则的制定不可能规范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这就要求从业者在“意识”和“修养”的指引下,形成职业悟性和习惯。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相关报道中,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看到一组画面:50个遇难的孩子躺在操场上,他们的老师在鞠躬。白岩松说:“那场景的确感人,但坚决不播!有些东西播出之后,给人的打击确实太大了。”③这样的认识便体现了一种职业悟性——不把苦难本身作为感人的“素材”,这是教科书或行业准则中无法教授的经验,但只要抱着敬畏之心,便可做出合理的抉择。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中,主持人白岩松在1月20日采访钟南山院士之后,面对“白岩松再次邀请钟南山到《新闻1+1》节目中介绍疫情”的猜测,做出回应:“我1月20号连线钟院士之后根本不舍得再打扰他,有可能过两天再打扰他。”这样的人文情怀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为业内同行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总之,人文关怀的践行并不“难”,而在乎用心。时刻保持对普通个体的尊重,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便是最“稳妥”的行事准则。
注释:
①周宇.解读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中的人文关怀[J].皖西学院学报,2011(01):115-118.
②徐春萍.守护社会良心的底线——浅谈真实与法度之外的新闻伦理道德[J].新闻记者,2005(01):41.
③欧黔.在民生新闻策划中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0(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