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魏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心理体验长期累积,形成心理经验,人们共同的心理经验逐渐形成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习惯,进而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内化于心灵深处,指导人们的行动,主要内容有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巫术等。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就是陕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精神民俗活动是陕北人在科学不发达、无法解释众多自然现象的年代对苦难的消解;灿烂的民间艺术是对生活的歌颂、悲悯。本文从大量影视剧中攫取陕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巫术等方面的素材加以分析。
信仰是社会意识形态,对某种宗教主义的极度崇拜和尊重,坚信超自然的神灵,高高在上无所不知,它控制世界运转,支配人们的行为。现代人物质资料极度丰富,但信仰缺失,导致道德滑坡。而陕北人是有信仰的,他们相信善恶有报、生死轮回。受个人知识水平和心理习惯所限,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异常、动物的反常、事情的不顺,往往被解读为事情凶吉的前兆。人们认为这是神灵的预示和警告,并依神的指示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电影《佛陀墕》是一部关于陕北人信仰的片子。陕北人这样一个满面尘土的族群,生活苦难,但并不伤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解读生活的方式,苦难被他们用天然的信仰消解了。电影中拓巨福老汉一儿一女夭折,他虔诚地认为是他年轻时打倒神像,神灵对他的惩罚。电影中佛陀墕人普遍认为受苦人(对农民的称呼)就是生来受苦的,吃点亏、受点苦都没什么。关于生病、姻缘、庄稼收成、事业,都要问神,神的旨意通过抽签打卦传达。虽然愚昧,但他们仍然勤劳、坚韧,面对生活的责难从不放弃,不屈不挠地奋斗,虔诚到令人动容。再有《平凡的世界》插曲《祈雨调》、《黄土地》祈雨仪式,盛大而隆重,对陕北信仰民俗的影像构建贡献卓著。
陕北民间有着浓厚的巫术文化,人们的巫术性观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祭祀、丧葬、婚庆、生育、节礼等。陕北民间巫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早期社会人们活动范围有限,认识不足,对晴天霹雳、疾病缠身、突遭变故等反常无常现象无法理解;另一方面,漫长的农耕社会生产力落后,无法给人们提供丰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将不满与希冀发泄、寄托在鬼怪神灵等超自然力量身上。陕北民间巫术同时也是陕北人积极同命运抗争寻求疗愈救赎的一种方式。巫神就是存在于人和鬼怪神灵之间的超凡体,起到桥梁的作用,沟通人间与异度空间。他把人们的祈愿告知神灵,再将神灵指示传达民间,指引人们开展生产生活。陕北民间巫术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所以在影视剧中鲜少展示。纪录片《佛陀墕》中有一段对陕北“叫魂”的展示,为陕北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巫术性活动留下了珍贵影像。片中薛大媳妇生病了,无钱医治,找来巫神张四叫魂祛病。张四装扮起来,手拿法器,口中唱着咒语,来来回回穿梭于窑洞与院子中,镜头跳格处理造成叠影重张,巫神的身影无形而虚化、魔幻而神秘。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色彩非常单调,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可是陕北的民间艺术却五彩缤纷,令人惊叹,主要有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道情、陕北剪纸、陕北说书、陕北腰鼓等。陕北民间艺术大多产生于劳动实践,是对现实生活的调剂、娱乐,是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呼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生活龃龉中触情生情,即兴放歌,舞之蹈之,敲打起来,吹奏起来。
陕北民歌源远流长,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是陕北地方音乐与民间文学的结合,其表现手法多用赋、比、兴,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类似,是最传统的民歌。内容题材广泛,有描述爱情的、反映压迫的、庆祝丰收的,等等。音乐是影视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等多种作用。80年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大量使用陕北民歌,比如陈凯歌的《黄土地》中的《女儿歌》《祈雨调》,滕文骥的《黄河谣》中的《一路风尘上九天》等,曲调苍劲、雄浑,哀婉处又不失柔情。电影《人生》中的主题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清凉悦耳,优美动听,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男主角的款款深情,对爱情的勇敢和坚贞。进入21世纪,影视作品题材、风格进一步扩大,但西北题材的影视剧依然大量使用陕北民歌。故事主人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与陕北民歌高亢激越、悲壮苍凉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绥德汉子》《米脂婆姨》等的抒情章节必然响起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中,每当凤英思念她的三哥哥时,就会响起:“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了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陕北民歌在影视剧中的应用丰富了作品内涵,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陕北秧歌是陕北群众基础最广泛的民间舞蹈,大姑娘小媳妇人人都会扭秧歌。它起源于北齐时期,最早是北方的一种祭祀活动,明初传入陕北,与汉族舞蹈不断碰撞、融合,发展而成独特的民间艺术。秧歌闹起来,红火热闹,喜庆欢乐。时至今日,陕北秧歌依然经久不衰,活跃在开业庆典、大型会议、节日演出等场合。其中,每年正月闹秧歌是陕北村落的保留曲目。正月农闲,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纷纷返乡。大家组个秧歌队,舞起来闹起来,锣鼓敲起来,扇子扇起来,绸子舞起来,唢呐吹起来,好不热闹。秧歌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陕北的沟沟洼洼,看秧歌的、闹秧歌的,“谒庙”“谒门子”(挨家挨户去闹秧歌送祝福),色彩单调的黄土高原成了舞的世界、歌的海洋。电影电视剧中观众最常见的陕北秧歌影像是《保卫延安》《长征》等,剧中红区百姓庆祝战斗胜利或迎接八路军就会闹秧歌,镜头移动全景扫过,我们看到的是红彤彤的集体舞蹈,感受到的是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支持和拥护。《三十里铺》出现了几次秧歌表演,其中,绥德解放时,人民群众自发组织闹秧歌庆祝,主角凤英为伞头。这场戏对秧歌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景别变化丰富,运用全景、中景展示小场子以及吹鼓手、观众、演员,且不断变换角度,有俯拍全局,有平拍局部。因主角的加入,景别范围缩小,中近景展示扭秧歌时的欢乐心境,镜头对切男女领队舞姿轻快。秧歌表演形式多样,简单易学,气势宏大,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热情淳朴、粗犷豪放、乐观开朗的性格。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可见剪纸艺术由来已久。陕北剪纸布局圆满、造型拙朴,以刻画轮廓为主,在中国剪纸地域版图中独树一帜。常见的流行图案有“蛇盘兔”“人鱼娃娃”“鱼戏莲花”“龙凤呈祥”“石榴赛牡丹”及十二生肖等。影视剧中我们最常见的陕北剪纸是“窗花”,即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剪纸在影视叙事中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增加民俗氛围,大红剪纸色泽鲜艳,贴在窗户上,场景更加逼真、生动。例如《米脂婆姨》中脚夫杜仲与乐兰在行脚途中萌生感情。回到家杜仲难耐思念之情,来到乐兰家看望乐兰,倾吐心声,乐兰的窗户上贴着红彤彤的剪纸,这是典型的场景造型。二是作为情节突出人物心灵手巧。《三十里铺》中解放绥德表彰大会上,广济堂陈先生表扬凤英,剪纸、绣花样样都行。羊嫂看着凤英的侧影,一把剪刀蜿蜒开合就剪出了凤英娇俏的轮廓。
搬水船是反映黄河渡口上的故事,一般是在秧歌汇演期间晚上大场子或过街表演时出现。姑娘坐船(道具),艄公引船、推船、停船,一唱一和,逗趣调情。近几年随着农村青年进城,搬水船沦为一个道具出现在秧歌队伍后头,喜庆的唱逗场面已不多见。《黄河谣》中男主角当归,行脚赶在闹社火前回来,带着乡亲们扭秧歌搬水船。两支社火队在川道相逢,两支水船队各自使出看家本领,欢快比拼。固定镜头,装饰花哨的水船由远及近,蛇形前进,轻快无比,生动再现了搬水船这一民俗的热闹场景,为人们研究陕北民俗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唢呐也叫喇叭,吹唢呐的民间艺人俗称“吹手”。唢呐音色嘹亮高亢,音域宽广,是民族乐器的代表。陕北唢呐是生活中常见的民俗乐器,婚丧嫁娶、年节庆祝、乔迁动土、开业庆典、庙会办事都离不开唢呐。陕北人一般要请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黄土地》中八路军战士顾青出场听到唢呐声,寻着吹鼓的音乐来到老乡家,遇到主人正在办喜事。迎亲队伍逼近,唢呐鸣号报讯;唢呐一吹,新人拜堂,唢呐长号,特写展示,新人入洞房,这里的唢呐是行动指令。《米脂婆姨》中杜仲送回心上人乐兰,再次启程行脚。路途中思念乐兰,坐在磨盘上吹起唢呐。唢呐声清亮悦耳,响彻沟谷,犹如男主角对心上人的思念早已飞出山谷,起到了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说唱结合,曲调激扬粗犷,腔调变化多端,优美动听。它以陕北民歌为基础,采用方言声调,通俗易懂,地方特色浓郁,是研究北方语言文化的活字典。说书匠一般为盲人,说书时手弹三弦,腿系甩板,坐在凳子上。说书艺术的美主要体现在书匠对故事内容的演绎上。而影视艺术主要是视觉艺术,二者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影视剧中很少见到陕北说书。电视剧《三十里铺》出现了说书场景,镜头较少,唱词没有字幕提示,作为过渡场景,没有引起观众重视。纪录片《佛陀墕》有一段长达5分钟的说书,可见作者对说书艺术的热爱,对陕北民间艺术的保护来说不可谓不珍贵。但是画面单调、静态,对于不懂陕北方言的观众来说,必然弃之不看。
陕北民俗丰富多彩,精神民俗尤其内蕴丰厚、形式多样,许多民俗活动上古有之,是研究陕北文化的活素材。陕北民俗进入影视剧,通过镜头为观众或记录或再现了乡土社会时期的民俗场景,既丰富了电影电视的表现手段,营造了浓厚的地域文化,又增加了作品的内涵。陕北民俗文化借着影视剧的翅膀,传到了千家万户,走出了陕北。这些珍贵的影像片段也成为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