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东海湾实验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300)
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虞永平、彭俊英曾指出,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在对幼儿园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有课程评价的观念正在转变中、课程评价方式的经验化、课程评价内容的窄化和微观化以及课程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等[1]。课程评价,有如“园长的痛”一般,困扰着许多的园长。针对园本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我园在推进“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建设中以关注过程,多元融合为导向,积极探索“四法四推”的评价策略,优化了课程评价工作。
在园本课程评价过程中,我们借鉴和学习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法,找准了“学习故事”的切入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哇时刻”,引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尝试识别幼儿学习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支持幼儿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有效策略,推动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
学习故事的评价方法侧重于幼儿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重视幼儿在学习中展现的学习品质而不是欠缺不足,强调幼儿所能而不是“不能”[2]。我园借助“学习故事”,聚焦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教师以欣赏的眼光观察评价孩子,促进孩子愉悦成长。在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学习故事”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学习,引导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中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现幼儿的积极体验,关注幼儿活动中的兴趣点,记录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魔法时刻。这种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叙事记录,基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基于幼儿优势与兴趣,基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帮助教师树立起一种正向的评价观,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幼儿、欣赏幼儿,发现幼儿,弥补了教师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足之处。如在主题课程“聚宝街探秘”中,孩子们在聆听了“天后宫故事”后,对“妈祖娘娘智斗海怪”的故事感兴趣,生成了表演区的内容,可是,每到要表演时,孩子们总是会为角色的分配而争吵起来,原因是他们都喜欢扮演“妈祖娘娘”这一富有正义感的角色,而“海怪”的这个负面角色总是被嫌弃,没人愿意主动承担,因此就有了游戏前角色分配的冲突。在一次观察中,老师发现了阿凯在扮演“螃蟹怪”的时候不仅十分投入,还配上了一个“狰狞”的表情,这个表情配上“快把你们的鱼虾交出来!”这句话,简直再贴切不过!老师便把阿凯表演过程中的专注和富有创造性的动作表征记录下来和孩子们分享,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令孩子们听得捧腹大笑,其欣赏肯定的言语令大家不由自主地为阿凯的精彩表演鼓起掌来,原本“螃蟹怪”的负面阴影顿时跑得无影无踪,阿凯的表演顿时让“海怪”成为新宠,许多孩子纷纷表示,他们下回也想当“海怪”。这既是课程发生过程中的寻常时刻,更是孩子们学习过程的魔法时刻,聚焦这一精彩瞬间,教师用鼓励欣赏的正向评价带给阿凯的是兴趣激发,是积极体验。
幼儿的魔法时刻总是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如何识别儿童学习,如何评价这个学习片断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价值,如何把握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自我认识和健康发展。科学识别幼儿行为,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幼儿的行为。如前所述的主题课程“聚宝街探秘”中,一向内向胆小的阿凯成功扮演了“负面角色——螃蟹怪”这一行为被教师捕捉与识别之后,阿凯和孩子们都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孩子们对“海怪”的认识逐渐丰富和感性了,从原先只有“大海怪”、“小海怪”,到“章鱼怪”、“鲨鱼怪”、“鲸鱼怪”…大海里各种具体而形象的“海怪”应运而生,同时还引发了他们对于“海怪”特征的讨论,章鱼会喷出黑色的墨汁、鲨鱼直接张开大嘴吃掉小鱼等等,每次的表演游戏,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大家首选的角色就是“海怪”的角色。受到了同伴们的追捧,阿凯渐渐自信起来了,他成为了孩子们眼中“最厉害”的“海怪”扮演者,许多孩子都愿意和他一起商量“海怪”的表演,阿凯和孩子们在合作表演、互动交往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大家从刚开始的模仿表演,到乐意表演,再到有创意的表演,整个过程孩子们的能力在发展,快乐体验在增长。应用学习故事法,教师聚焦于幼儿的学习过程,对幼儿的识别是:阿凯的表现让我诧异,一个平时比较腼腆、胆小的孩子,能够在故事表演中找到自信,而且还是一个不被看好的“负面角色”,他的投入与专注,他的自信与淡定,这些品质一定能够让他在今后的学习中向好发展。由此,教师树立科学识别的发展观,使阿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开朗起来,自信起来了。
学习故事除了基于教师的发现、记录以及与幼儿的分享外,还融入了家长的参与。家长在“学习故事”中能了解到幼儿的一些学习行为,能感受到幼儿的发展进步,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共同参与并推进课程的实施。随着“聚宝街探秘”主题课程的不断推进,孩子们已经能够创编出丰富的故事情节了,妈祖娘娘“巧妙机智”地战胜了“狡猾贪婪”的各种“海怪”,情节在不断演绎中。此时,教师与孩子一起回顾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串成了“妈祖智斗海怪”的童话剧。阿凯爷爷在老师分享了《阿凯的创意表演》这个学习故事之后,对于儿童的一些学习行为逐渐理解和支持。对于阿凯的进步,他的回应是:感谢老师对阿凯的关注和鼓励,这个故事的表演让阿凯获得了自信,也让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仅需要老师的慧眼观察,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参与,我们会陪着阿凯一起演好这个故事。平时,在家里,爷孙俩时不时会来段“妈祖智斗海怪”的故事表演,阿凯也会不断变换着各种“海怪”的角色,兴致盎然。在自发表演的过程中,阿凯的语言表达及动作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越发地自信起来,爷爷乐了,为了让童话剧表演更加生动有趣,他和阿凯一起制作了各种“海怪”的头饰和服装。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积极回应与参与,既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剂,也是课程深入推进的催化剂。家长、教师与孩子等共同形成了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格局。
案例研究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课程评价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学习故事不同的是,它更多的是通过课程实施者对集体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某一个片段或者幼儿的某一活动行为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不断改善课程方案,推进幼儿发展。应用案例分析法,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研”,在观察、分析、评价中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提升园本课程的执行力。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要优化课程,它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评价幼儿的兴趣、能力等是否能达到预期,分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否得到有效的推进,检视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等。要收集与这些指标相关的信息,就需教师展开深度观察,获取有价值的幼儿行为表现,为科学评价提供证据支持,从而推进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可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辅以拍照、摄像的方式,或用文字速记的方式简要记录,以获取相关的信息。我园园本课程主题馆——“花灯馆”一开张就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在区域选择的时候,很多孩子主动选择了这个区域。但是,教师发现孩子们每次都是尽兴而去,失望而归。原因在哪里?教师蹲下来进行观察,发现了问题根源,那就是孩子们对于新开设的“花灯馆”虽有着强烈的好奇,但缺乏“技术”支撑,他们不熟悉花灯基本制作流程,面对丰富多样的新材料,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当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便增加了一块活动版面,设置了“花灯的制作流程”、“碰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花灯分享”等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有如一个解决困难的支架,“花灯的制作流程”帮助孩子们了解花灯制作的步骤方法,“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了所碰到问题的解决策略,“花灯分享”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花灯的制作兴趣高,制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教师的观察,为科学评价“花灯馆”的幼儿活动提供了证据,所采取的跟进策略,推进了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评价者。当教师捕捉到有价值的场景后,便需要静下心来对场景进行分析,通过解读幼儿行为表现、兴趣需要等,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找到解决的策略,从而实现优化课程的目的。如在《认识小鱼》主题活动中,教师预设了“鱼儿真漂亮”“鱼儿真有趣”“鱼儿真美味”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认识小鱼。课程伊始,教师在自然角里投放的几条小鱼,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我喜欢那条红色的...”,“小鱼,你好!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小鱼,你饿了吗?”一群孩子围着自然角进行提问,他们对这些游动的小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鱼,你听见我们说话了吗”,“小鱼,你喜欢吃什么呀?”随着观察的深入,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蹦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到底哪些问题才是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呢?教师记录下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之后,最后确定了“鱼儿真漂亮”(外形特征)、“鱼儿真有趣”(生活习性)、“鱼儿真好玩”(游戏体验)等几个话题作为活动的内容。这与教师原先设计的三个话题有出入,教师原本预设的“鱼儿真美味”活动内容,计划着让孩子品尝各种鱼肉制品,但是幼儿天生就对小动物有着亲近感,这个“吃鱼、品鱼”的话题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因此,在这个主题内容设置上,老师及时对“鱼儿真美味”这一版块进行了调整。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取了相关的信息,在综合这些信息之后及时调整了主题活动内容,从而使得内容设置更加合理。
评价贯穿于园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为了让教师少走弯路,我们充分发挥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的力量,开展课程方案和课程实施经验的交流分享,让教师通过再现课程实施过程,梳理课程实施经验,达到相互学习与促进,同时,借助专家引领,帮助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分析与诊断。应用“经验分享法”展开的及时评价,助推课程策略的调整改进。
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优化改进的过程,根据课程推进的实际,我们定期举行阶段成果交流分享活动,引导教师借助经验分享,展开多维度的评价活动,从而推进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如大班的“德化瓷器”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围绕“如何追随儿童学习与发展需要、如何整合利用多方资源、如何开展适时适度的教师指导”等几个方面梳理出了一阶段来园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这些成效通过经验分享,对其他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启发和借鉴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就“如何进一步支持幼儿的探究学习、如何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自我研判,总结梳理好经验好做法,借助学园搭建的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分享,在同伴分享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实现共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同伴互助,提出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借助学园教研力量,获得实践策略的支持,在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的同时,形成互相协作的教研文化。
随着园本课程的不断推进,学园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做好园本课程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课程实施的分析诊断。首先,借助专家引领,帮助教师在了解泉州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课程内容。为了推进“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的建设,我们邀请了当地的文史专家,讲解泉州历史、实地考察各处古迹,在专家的指导下从丰富的海丝文化素材中选取适宜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其次,借助专家引领,帮助教师在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把握课程方向。在课程实施之初,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往往比较零散、杂乱。经过专家引领,我们逐步梳理出三个年龄段的课程内容,确定了由近及远的课程内容安排原则,小班的“海丝”主题大多以“家”、“社区”为主线的内容,中班则进一步拓展,从“家”走向了泉州,引导幼儿开展德化陶瓷、永春纸织画、安溪茶叶、崇武渔港等内容的探究,大班的视野则从泉州走向了对海丝沿线国家的了解。第三,借助专家引领,帮助教师在课程诊断的基础上提升课程经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专家参与对课程内容的选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诊断,提高了园本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彰显了评价促进课程实施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我国学者刘志军教授提出的“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3]。
每学期末,我们围绕幼儿发展目标,应用发展评价法,对课程实施以及幼儿发展等情况进行评价。如果说,学习故事、案例分析以及经验分享都属于过程性评价的话,那么学期末的发展评价则是课程实施的结果性评价。我们通过科学测评幼儿发展,反思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调整课程方案,助推课程结构的平衡合理。
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自主进行的,对于它的实施成效需要由园所进行自我检测。我园园本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调查分析表”,其内容包含了主题、区域、游戏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引导教师查找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好的改进和优化课程方案。同时也包括“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幼儿发展评价表”,引导教师通过日常观察、情景游戏、观察谈话、操作探索等综合测评的方式,在一种比较自然、轻松的状态下展开观察评价,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表现,并通过测评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促进幼儿发展的优势及弱势进行分析和建议。比如,在检测中我们发现了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公共区游戏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科学领域中数学认知能力在环境创设和各类游戏中亦得到有效渗透,但是课程设置关于科学探究方面的内容总体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通过检测形成的数据分析和意见反馈,对于优化下一阶段课程的实施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中幼儿科学探究内容偏少的问题,教师在第二轮课题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适度增加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渗透,比如,“泉州木偶”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把原本《学做木偶》从“做做玩玩”调整为“科学小制作”,增加一些科学探究的成分,在《泉州十八景——洛阳桥》主题活动中,教师结合洛阳桥特有的伐形基础,带领幼儿探究伐形基础对洛阳大桥的保护作用等,这些内容的增加,使得课程实施方案更趋合理、科学,同时也形成了“评价—指导—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模式。
课程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1]。我园“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四法四推”的评价策略,关注课程实施过程,对课程评价系统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克服了园本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体单一、被动参与等问题,转而向多元、开放的良性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