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道的声音创作
——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配音实践探索

2020-02-24 19:48康毅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纪录片美食味道

□康毅

《老广的味道》是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于2016年大年初一启播第1季,如今已推出5季。节目问世以来大受线上线下受众热捧,仅2017年就在广东卫视重播15次,在央视纪录频道重播3次以上,节目版权远销海内外,成为省级卫视出品的现象级美食纪录片精品。笔者担纲目前为止全部5季节目的配音工作。以下结合相关实践,谈谈纪录片配音创作的相关意识、技巧和素养。

一、以作品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笔者是主持人出身,从2003年开始涉足配音工作,有着1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配音与主持的共通之处在于,要做节目(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中介①,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受众理解媒体和创作者的立场、思想和价值。相比节目主持,纪录片配音同样具有组织串联、节奏控制等主持传播的功能,但是配音者隐于幕后,其人格化、人际化特点要大大弱于主持人,而作为“传声筒”的工具属性则强于主持人,也因此,虽然配音无处不在,但却成为受众鲜有关注、学界甚少涉及的“盲区”,这也要求配音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更强的服务意识——以作品为本,克制自我标榜的冲动。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配乐、剪辑、撰稿、配音等各个环节既要相对独立操作,又要做好融合。配音往往处于整个流程的“下游”,更要做好配合和支撑,与其他工种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老广的味道》配音创作过程中,笔者要与编导聊稿子,了解创作背景和传播意图,明确解说的整体风格,提高表述的精准性;要带着稿件去与配乐师聊音乐,听取音乐气质,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声音氛围,预设配音的语感;还要与录音师聊技巧,着力呈现最合乎作品要求的音色……总之,要在其他创作人员的协助下,“进入”作品。

笔者始终认为,没有不好的稿件,只有不好的配音演员。配音者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到以节目为本,一方面要有“清零”意识,面对新的作品,忘掉过往的“战绩”和成就,甚至忘掉自己的声音,保持“初逢”的好奇心,建构新的声音;另一方面要有“空杯”心态,需要给予其他创作人员充分的信任,要善于从创作者视角分析问题、理解作品,积极从各工种工作人员身上汲取养分,并竭尽所能地给予“声音”支持,而不是各自为政,相互指摘。

什么是真正的“好声音”?那就是要找到“对路”的声音,这离不开与导演组的沟通与配合。《老广的味道》展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日常,需要接地气的、平实自然的解说风格。在作品创作的初期,笔者在与导演、录音师、配乐师等沟通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进行“试验”,尝试用270度的字音表达方式,描述食物的味道。当导演听到“不多不少刚刚好”的那一款,便会激动地要求定格,并飞快地按下录制键,留下可遇不可求的声音感觉。纪录片创作是一种集体劳动,要配合与给予,才能促成良好的合作,进而成就精品。

二、以感受为桥,把握作品本意

配音既要呈现文稿作者的创作,也是个人利用声音对稿件的再创作。向其他创作者求教,无法替代自身的体悟和探索。《老广的味道》热播后,不少网友和业者也关注到了片中的配音,一是觉得声音好听,二是有“舌尖”的感觉。《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也带红了配音者李立宏老师的声音,确实对很多后来的美食类纪录片作品产生了影响。事实上,笔者在备稿过程中,全力摆脱既有作品的影响,围绕“老广”作品本身来创作声音。到最后,观众还是从“老广”中品出了“舌尖”味,笔者只能感叹:“舌尖”的威力确实强大,而创作者对美食纪录片的情感理解确也出现了共通。另外,两部作品都极力呈现的人文气息,或许更进一步促成了这种“似曾相识”。

声音是一项诚实的工作,感觉不对,通篇失败,但感觉和灵感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必须讲求一些可行的方法。“三内四外”,是播音专业工作者在实操中常常提及的“行话”。“三内”是指3种内部技巧,分别是情景再现、对象感和内在语;“四外”是指4种外部技巧,分别是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三内”是核心、是支撑,“四外”是结果、是外显。“三内”到位了,“四外”往往水到渠成。首先,情景再现。就是要将自己带入文稿表述的情境,感受环境,感受角色,在脑海中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体会“剧中人”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引发个人的情感和态度。配音者要先体察到食物的色香味,才有可能赋予声音“色香味”。其次,对象感。就是想象观众是谁,思考观众的期待是什么,基于此来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喜欢看美食纪录片的观众不一定全都是“吃货”,但是把观众想象成“吃货”,一定不会错。在呈现美食的特写画面时,可以适度放慢语速,给观众留下一点想象空间;有关食物的介绍,也要注意重音的位置,确保关键性息的触达。另外,内在语。就是要理解文稿中的文字、人物话语等在相应语境中的弦外之音,确保外部技巧的运用与作品本意一致,防止会错意、传错话。

5年时间,5季节目,30集美食纪录片,近200多个故事,笔者并没有把“老广的味道”吃个遍,因为时间关系,很多拍摄也未能去到现场,很多时候备稿时甚至没有画面、没有音乐,全靠想象。事实上,“盲配”是配音工作的常态,这对配音者的感受悟性和感受技巧构成了巨大考验。

三、以学养为阶,抵达声音真谛

《老广的味道》始终秉承“明写食物虚写人”的纪录风格,让观众“看见”色香味,更要领略形形色色的老广们真实鲜活的日常,在人物关系里呈现美食故事。作品所需要的声音应是贴近生活的、接地气的,有着浓浓人情味的。笔者大多时候虽未深入拍摄现场,但平时在工作之余,最爱漫步老城区,穿街走巷,品小吃、逛小摊,体会老广的生活,这些真切的来自生活的温度,成为配音创作的源泉。

关于配音创作,笔者常强调“长线条思维”。配音看似谁都会做,很简单,就说说话,但是要说得精准、说得出彩,很难。长线条思维,就是将每件作品的创作看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备稿或二次创作,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了。一方面,要通过阅读和体验,不断积累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多途径丰富学识,拓宽视野;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每一次的工作实践和工作体验,梳理一般规律,将技巧转化为素养,将不可控的灵感转化为可控的理想创作状态。广东广播电视台是南派纪录片创作基地,源源不断的配音需求,给了笔者持续锻炼积累的机会。如果能够保持不间断的学习,并且留心生活,那么每时每刻都是在“备稿”,面对新的作品时,感知也就更加敏锐和精确。

《老广的味道》的配音风格属于“平实晓畅”型,要求亲和实在,语脉连贯,听上去循循善诱,娓娓道来②,做到“情深而语淡,意真而声平”③。在过去一些特定时期里,纪录片配音喜欢提高调门,彰显力量。1986年,王泰兴老师在为《广州街边仔》配音时做了一次降调,并因此获得了全国好新闻的特等奖,学术界对此的评价为:他的降调,变成了说话。当前,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都转向这种平实自然、“去宣传化”的解说风格。自然、流动,才是有声语言的真谛。而要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平实的话语,忘掉技巧,不着斧削痕迹,最考验配音者的功力。正所谓深藏若虚,自身必须有丰厚积淀,才能化繁为简、游刃有余,于平凡处见真章。

笔者曾思考过能力与作品的辩证,即是“大马拉小车”,还是“小马拉大车”。如果自身积累不足,能力不够,就像小马拉大车,力有不逮,往往需要依靠技巧来掩饰思想的空洞。反过来,如果能力到位,就如大马拉小车,面对任何作品、任何困难,都能够举重若轻,从容不迫,此时技巧成了“配角”,自然流露亦能点石成金,这也是配音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注释:

①高贵武.主持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4

②刘兰.浅析人文类纪录片解说的三种风格[J].新闻世界,2014(06):146-147.

③王小蕴.纪录片解说平实风格的美学探析[J].声屏世界,2010(11):172-173.

猜你喜欢
纪录片美食味道
中秋的味道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夏天的味道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