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而引发的关于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思考

2020-02-24 19:48东莞实验中学吕雪玲
师道(教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信息化疫情

文/东莞实验中学 吕雪玲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学生返校也被按下了暂停键。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教育系统开启了在线教学,一时间,几乎所有教师都披挂上阵,在线直播。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得心应手,老师们非常迅速的实现了从三尺讲台到“网红”的转变。也许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参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教育试验,成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践行者和未来教育的衔接者。而要担负起如此重要的使命,我们就必须要立足当下,反思当下,尤其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疫情前的教学内容,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考试科目知识的学习。对此,我们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的教学内容现出了原形,失去了它应有的重要性。那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是否具备应有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老师们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电脑前呼呼大睡——这是线上教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未来教育中,我们最需要教给学生的,或者说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终身学习最需要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

疫情前的教学形式,虽然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但始终没有脱离“一间课室、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模式。然而,疫情期间,教学场所从课室转到了家庭、黑板变成了电脑屏幕,教学打通了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的边界。甚至学生们也不必再按照统一的时间上课下课,因为错过了直播还可以看回放。同样老师们也可以在空闲的时间里提前把课录制好。这时期的教学便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教,学生们自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

三、谁来教和向谁学的问题

疫情前,所有学校都是按照教育部课时安排,一个老师固定教哪几个班,一周满工作量10-12节课。一旦某个老师有事请假,就必须让其他老师来代课。尤其是在编制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然而,疫情期间的教学,便打破了这种师资配备的限制,老师们可以按照行政班来上课,也可以上几个班甚至全年级的大课。同样,学生们也不再被固定在某个老师门下,他们不但可以跨班学习,甚至可以跨校、跨市、跨省学习。找到了喜欢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也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

1.教师职能的转变

未来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是一种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2.课程设置的转变

开放式的教育首先是课程资源的开放。即使在传统教学阶段,我们也并不缺乏课程资源,但我们缺乏的是对课程的合理设置,需要转变的是教师对课程设置的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繁杂的课程资源中,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经典的、科学合理的课程。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学并不是从课堂开始的,而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这就更需要我们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配餐服务。

3.学生学习组织的转变

在未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中,我们原有的作为固定学习组织的行政班将不复存在,学习者将按照个人兴趣、特点、志向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这就意味着同一个学习者将拥有多个学习组织。此时,通过网络平台或实体教室而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新的学习组织,兴趣、特点、志向相近的教师和学生将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家在这个共同体体中互相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中,基于大数据而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是我们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最可靠的支撑。此时的评价体系,我们将摆脱“一考定终身”的结果评价方式,而实行对学习者进行全程跟踪的过程评价方式。我们将建立起对学习者从自学到作业、到微课学习、到网上对话学习、到在线测试的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再基于这些数据对学习者进行在线分析和学习管理。此时的评价将更加科学合理。

猜你喜欢
学习者信息化疫情
战疫情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