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鹏 刘 倩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99)
中华民族素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丰富拓展校园文化。
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智慧的结晶,在规范个人生活行为,涵养道德情操,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教育方向仍基本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并且能够适应一线生产、工作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的与企业需求对标,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用人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礼仪文化素养,因此在党和国家不断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把重视和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既是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自身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以铁路行业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迎来了速度和设施设备的全面升级和更新,伴随着“硬实力”的不断提升,如何提升服务品质这一“软实力”,更好的服务旅客,宣传企业文化,培养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成为各大铁路公司的首要目标。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成为各铁路公司在铁路客运类人才招聘时重点考量的一项要求。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铁职院)作为一所培养铁路客运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以企业需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将礼仪文化根植校园,在铁路客运类人才培养中融入礼仪文化教育,着力探索构建行之有效、多元成熟的铁路客运类人才礼仪文化育人体系,为铁路企业培养大批业务技能精湛、礼仪素养兼备的高职人才,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礼仪文化育人品牌。
近年来,陕铁职院深入挖掘中华礼仪文化精髓,将其全方位融入学生培养各个环节,以文化人,铸魂育人。通过实施“1234”礼仪文化育人工程,推进五大举措,强化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学习和实践,让礼仪素养成为学生生活、工作中的自觉意识,培养具有较高礼仪文化素养的铁路客运类人才。
“1234”礼仪文化育人工程具体内容有:“1”是将礼仪文化培养这一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始终;“2”是强化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大主阵地建设;“3”是立足校内展示、校外传承、职场深化三个维度;“4”是遵循知礼、学礼、明礼、行礼四个阶段的教育引导。
五大举措有:一是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将礼仪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二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将礼仪文化纳入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搭建师生结对平台,师生共学共育礼仪文化;四是创新实践载体,拓宽学生礼仪文化养成渠道;五是突出铁路礼仪文化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通过实施该项工程和五大举措,有效构建起行之有效、多元成熟的铁路客运类人才礼仪文化育人体系,培养了大批业务技能精湛、礼仪素养兼备,深受铁路用人企业欢迎的高职人才。学校也初步形成了具有铁路特色的礼仪文化育人品牌,育人成效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四个组成方面,其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保障既包括宏观层面的规划,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执行,陕铁职院在校园制度建立过程中,既建立了教师层面的课堂教学规范,也制定了学生层面的《学生手册》,将学生的礼仪规范纳入到学生考核体系当中,从制度上保障礼仪教育在学校的落实。同时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礼仪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兼容并包。
学校将礼仪文化教育纳入铁路客运类人才方案当中,开设了《形体训练》、《礼仪与形象塑造》、《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等礼仪课程,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还加强了生活礼仪知识学习,增强其实用性。在课程的教学形式上,实施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理实一体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分类教学和分层培养。例如学校开展了“木兰讲堂”等课程,邀请企业专家、礼仪文化学者、优秀毕业生等来校做专题培训和报告,多渠道拓宽学生学习礼仪文化的知识面,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材选取方面,学校结合铁路客运类专业学生特点、专业特点、企业需求、礼仪文化需求等方面,编制出版了相关礼仪教材,将礼仪文化和铁路工作人员相关工作标准相结合,达到了专业作业标准和礼仪知识的相互融合,为培养具有礼仪文化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内容供给保障。
为了提升礼仪课程教学水平,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学校在礼仪课程教师选择上注重遴选专业水平高、具有相关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并和专业课教师组为教学团队,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将礼仪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根据学生和社会需要开设针对性的礼仪教育和实践活动,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除需掌握礼仪理论知识之外,学生还应掌握相关实践技能,为了满足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建立了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基地不仅配备有专业的实训室,还配备有形体室、化妆室等供学生实践学习的礼仪相关实训室,注重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执行,旨在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基础。
同时随着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各种承办的社会活动、礼仪培训活动也为学生的礼仪展示提供了平台,使得学生校外锻炼成为可能。学院也积极与企业对接,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通过顶岗、跟岗实习、实训等形式,增加学生赴企业锻炼机会,提升学生将礼仪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礼仪比赛,将学习成果以比赛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比赛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礼仪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兴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每年举办一次的校级礼仪技能大赛,内容涵盖铁路客服礼仪形象展示、铁路客服礼仪知识问答。参赛学生通过礼仪形象展示及礼仪操展示,重点考察其熟练掌握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化妆、站、坐、行、蹲、鞠躬、手势、语言等技巧。
学生还走出校门,多次参加省上、国家学会主办的礼仪大赛,开阔视野,交流研讨礼仪文化,实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除了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外,教师也积极参加相关的礼仪竞赛,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学校将礼仪文化的教育落小落实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让学生随处可见、随时可学。实行“礼仪贯穿”,第1学期安排“知礼”环节,第2、3、4学期安排“学礼”环节,第5学期安排“明礼”环节,第6学期安排“行礼”环节。
定期召开礼仪文化主题班会,选取典型人物和故事,进行解读和分享。邀请高年级学生进班级、进宿舍,开展礼仪知识和礼仪技能的展示和培训。每年的迎新晚会、元旦晚会上安排礼仪文化为主题的小品、舞蹈等节目,让学生感知和触摸礼仪文化。在学校举办的大中型活动以及接待校外人员来访交流的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实践练习礼仪技能,增强个人自信心。
每年寒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养老院、留守儿童之家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展示所学礼仪知识和技能,弘扬礼仪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文化机构开展礼仪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水平。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因此,将礼仪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可以弥补弥补课堂教育教学时间和空间的不足。学校对礼仪类相关社团、文学社、传统文化类社团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等方式,促进公关礼仪协会、书法协会、汉服协会等社团的成长,从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其浸润在礼仪文化的熏陶之下。同时,依托专业特色,在校企订单班、杰出校友报告会等方面融入礼仪文化,打造学校的礼仪文化特色品牌。各二级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定制“工作服”,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训期间必须穿着,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角色。
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学校积极开展辩论赛、诵读经典、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同时,开展礼仪周、礼仪月等活动,营造时时刻刻学礼仪的学习氛围,并结合学校铁路特色,在教学区、公寓等地方布置铁路文化、铁路工作人员风采、礼仪小故事等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营造礼仪文化学习氛围。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学校将网络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新媒体平台带动二级学院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展,大力宣传礼仪文化活动,普及礼仪文化常识,弘扬礼仪文化道德价值。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礼仪文化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领导和教师每年深入铁路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礼仪文化素质的需求,并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礼仪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学生积极参与铁路企业组织的春运志愿活动,在车站、安检、咨询等各个岗位上实践锻炼,将所学礼仪文化知识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强化个人职业素养,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7年,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中,陕铁职院学生团队和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8支代表队、近260名学生同场竞技,获得礼仪操创编一等奖等集体项目3项和传统项目二等奖等多个奖项。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服务礼仪大赛上,学校学生团队在全国60多所高职院校500余名选手竞争中获得团体礼仪操竞赛三等奖,个人礼仪演讲竞赛二等奖、个人礼仪仪态展示三等奖等多个奖项。2019年,在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大类服务礼仪赛项中,学生团队和来自全省18所院校共30支代表队180余人同台竞技,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学生扎实的礼仪技能和良好的礼仪文化素养。
2019年,在陕西省举办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活动中,学校30名学生积极参与礼仪服务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文化内涵。学校礼仪教师多次受邀担任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专家评委,为所在地渭南市基层志愿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经理、领导干部等分别开展服务礼仪培训、干部社交礼仪等,示范效应不断彰显。
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将所学礼仪文化和技能融入其中,弘扬和传承礼仪文化,出色的表现受到了企业、群众、媒体的广泛好评,也为在校学弟学妹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017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以《高铁旅客突发疾病 众人联手相救》为题,报道了学校2013届毕业生邱耕救助休克乘客,为旅客脱离生命危险赢得时间的事迹。2018年2月12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Z68:列车乘务员,旅程中的守护员”为题,报道了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Z68次列车列车员,学校2017届毕业生邓雨蒙,为乘客安全出行提供优质服务,受到旅客好评的事迹。当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第3版以“寒假高校“待机”,大学生们都忙些啥”为题,对学校大学生助力春运开展志愿服务的消息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内容如下:同样是在实践岗位上检验真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的坚守格外特别。今年寒假该校近200名学生放弃休息,参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春运跟岗实习培训。这些年轻的大学生经过理论培训考核合格后,顶着鹅毛飞雪,被分配到西安客运段不同车队跟车实操服务,助力春运大潮,成为旅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历时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具有亘古弥长的独特魅力,发扬传统礼仪文化是历史传承的体现,也是民族特色的弘扬。
新时代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具备礼仪文化素养、掌握精湛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光荣使命,要着力挖掘传统礼仪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对接行业企业礼仪文化培育的现实需求,传承和创新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传统礼仪文化的生命力和延续性。要通过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节点梳理,构建起全贯通全方位的礼仪文化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展学生职场发展空间,为党和国家培育栋梁之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