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暲对中央保健工作的历史贡献

2020-02-24 19:03华碧春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首长保健中央

黄 颖 华碧春

傅连暲(1894-1968),字日新,福建长汀人,是我党我军卫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他从1927年开始就为革命卫生工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及普通士兵、人民群众看病,被誉为“红色医生”“红色华佗”。从长汀、瑞金、延安到北京,他一直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保健工作尽心竭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一 苏区时期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时,傅连暲正在福建长汀城内的福音医院当院长,听闻起义部队将至长汀,就开始做医院接收伤员的准备。他以福音医院为中心,和长汀全城的医生们一起成立了合组医院,还动员了几所学校的教员和学生来担任护理工作。起义军营长陈赓在会昌战斗中被敌军子弹打断了腿骨,住在福音医院附近的新安楼。傅连暲去给他医治的时候,发现伤腿中弹,化脓严重,肿得很粗,红而发亮。但即使这样,陈赓不但不喊一声痛,还满有兴致地和护理员说话,发出爽朗的笑声。傅连暲面对这样一位年轻、勇敢的革命军官,觉得有责任挽救他的伤腿。于是采取了保守疗法,每天用“由素”替他消毒,用夹板固定,同时把新鲜牛奶让给他喝,增强他的抵抗力,想尽种种办法,避免截肢。在这样持久而谨慎的医疗护理之下,陈赓的伤腿终于保住了。起义军二十军三师政治部主任徐特立正患重病,也住在医院附近老古井旁边的一座楼上,傅连暲也经常去替他医治,使他很快康复。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俘获了郭凤鸣旅2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占领长汀城。那是傅连暲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他给毛泽东和朱德检查了身体。

1932年春,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征军开赴福建漳州途经长汀,傅连暲再一次见到了因为战事而过于劳累的毛泽东。出于对毛泽东健康状况的担心,傅连暲把自己的得意门生陈炳辉派到其身边做保健医生,陈炳辉因此成为了毛泽东的第一任保健医生。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江西宁都召开,排斥了毛泽东对中央红军的领导。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离开前线回到江西瑞金,稍住数日又前往长汀福音医院治病休养4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也是傅连暲照料调理毛泽东的身体。他见毛泽东名为休养,实则每天都在紧张地工作,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东西,继续为革命工作日夜操劳,就想出了傍晚邀请毛泽东到北山散步的主意,用这种方式让毛泽东得到片刻的休息。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失利。毛泽东于9月下旬到江西于都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住在县城北门外何屋。战争的失利使得毛泽东忧心如焚,加上操劳过度,他在于都病倒了,连日高烧。由傅连暲选派给毛泽东的卫生员钟福昌给毛泽东服用了奎宁丸,但他的体温却一直降不下来。钟福昌赶紧上报临时中央政府,张闻天得知后,马上派傅连暲前往于都为毛泽东治病。当时,傅连暲随党中央委员会驻扎瑞金梅坑,离于都有180里路。傅连暲带着药箱,骑着骡子,跑了一天一夜赶到于都。他给毛泽东测了体温,检查了胸部、背部和腹部,凭征象和十几年的医疗经验,判断毛泽东得了恶性疟疾。钟福昌虽然给毛泽东吃了奎宁丸,但药量不够。傅连暲于是给毛泽东注射了奎宁和咖啡因,同时服用奎宁丸。在傅连暲的准确诊断和悉心照料下,三天后毛泽东的体温就降到了37℃。傅连暲在于都住了10天,等毛泽东疾病痊愈、饮食正常后,才回到梅坑中央医院。在这之后不久,傅连暲就跟着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 长征途中

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路途中,傅连暲继续为中央领导同志和战士治病。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同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红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左路军由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右路军由中央、中央军委及前敌总指挥部率领。傅连暲跟随总卫生部被编入左路军,并担任了朱德的保健医生。由于张国焘从对抗中央的正确军事战略方针发展到分裂党另立中央,使得左路军三过雪山草地,历尽艰辛。傅连暲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指挥员和战士,得了轻伤小病,一般就克服过去了。得了大病,要药没药,要设备没设备,只有想些土办法治疗。最麻烦的是伤寒。得了伤寒,往往高烧到40℃以上,昏睡不醒,肠子极易破裂出血,不能震动过大。如果护理不好,死亡率是很高的。当时只好采取两个办法来治。一是用冷敷退烧,将毛巾浸了冷水,裹在头上和身上;一是喝浓茶,茶里面含有鞣酸,能止血,还含有咖啡因,能强心利尿。沿路打土豪,夺到的茶叶不算少,把茶煮得浓浓的,每二小时喂一次。得了伤寒的同志,经过这样治疗,很多人都好了。王树声和邵式平同志是过草地时得的这种病,康克清是过雪山时得的这种病,环境那样恶劣,病情那样严重,由于病人具有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加上冷敷、喝茶和妥善的护理,居然都好了,不能不说是奇迹。”

长征途中,傅连暲还做了不少次接生工作。他在红军从扎西向赤水河的急行军中,为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接生;在阿坝为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接生;在下雪山时为一个难产的女红军接生;在甘肃岷州三十里铺,为红二方面军保卫局长吴德峰的妻子接生。

三 延安时期

1936年底,红四方面军在朱德、刘伯承等的率领下,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傅连暲到达保安后,重新组建卫生所,得到毛泽东、朱德的肯定和支持。军委卫生部长姬鹏飞还请他担任新成立的中央卫生所所长。姬鹏飞说:卫生所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中央首长的保健工作,其次是中央直属机关工作人员和警卫部队的卫生防疫医疗,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防疫工作。傅连暲根据姬鹏飞的指示,召开了会议,布置了工作,要大家全力以赴做好中央领导的保健。他还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连队和农村,为战士和农民防病治病,为人民群众种牛痘。

1936年12月,傅连暲带领卫生所全体人员到达陕北延安。1937年1月,他受命组建中央苏维埃医院,任院长。红军整编后,中央苏维埃医院改称陕甘宁边区医院,傅连暲仍任院长。1938年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中央总卫生处,傅连暲任处长。傅连暲深感中央机关没有一所医院不行,便向中央提出建议:组建中央医院。1939年4月,中央指示由他负责会同何穆筹建中央医院。此后,从1939年9月到1940年12月,从1942年12月到1945年10月,傅连暲两度兼任延安中央医院院长。

作为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又兼任中央医院院长等领导职务,傅连暲领导中央各机关和中央直属院校的医疗卫生工作,并担负着中央首长的保健任务。但即便如此忙碌,他仍每天巡查了解中央领导同志的健康状况,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并定期组织各科医学专家为全体中央同志做健康检查。时任延安中央医院护士长的何奇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傅连暲经常骑着一头骡子,不辞辛苦地从兰家坪出发,去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和中央医院等地来回巡诊。如果发现个别领导同志身体有异常情况,他必亲自组织专家会诊,亲自治疗,直至痊愈。

在工作中傅连暲发现,当时给领导人看病和做保健工作,仅仅靠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建议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医务人员来负责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即建立专职的保健医生制度。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有关方面遂在枣园筹备中央卫生所负责其事,而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则由卫生处和中央社会部共同负责。从这时开始,傅连暲陆续为中央领导人选派保健医生,毛泽东的第二任保健医生周毅胜和第三任保健医生任玉洪都是他认真考察挑选的。每位保健医生到岗之前,傅连暲总要认真教导他们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他曾对任玉洪说:一定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把首长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做保健工作要摸清首长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观察和询问要细之又细,看病用药时要慎之又慎,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切忌粗枝大叶。就连首长身边所有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要有保证。他还特别提出,做医疗保健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注意身体健康。

为了做到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万无一失,傅连暲在他的住处隔壁窑洞里设立了一个小药房,精心为中央领导同志配方。司药由他的妻子陈真仁担任,在他亲自监督下,做到慎而又慎,因此在延安的几年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差错。

1945年10月,中央总卫生处与军委总卫生部合并,傅连暲任副部长,不再兼中央医院院长,但仍分工直接领导中央医院的党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傅连暲随着党中央机关行动,仍然担负着保护中央领导同志健康的重任,随军转战西北战场,直到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四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3月,傅连暲随党中央、毛泽东进入北平城。根据中央指示,傅连暲建立了中央保健办公室,他亲自主持办公室工作,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和中央直属机关的卫生工作以及北京医院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中央政府的各个部委逐步健全。傅连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相继建立负责中央保健工作的各个机构,认真选派保健医生,制定中央保健工作制度,为中央保健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筹建和完善中央保健机构

中央保健办公室刚刚成立时,只有傅连暲和王鹤滨两个人。王鹤滨除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外,还兼顾其他几大书记的日常保健工作,而傅连暲则主持中央保健工作。后来,以中央保健办公室为基础成立了中央保健委员会。起初,中央保健委员会只对中央军委卫生部负责;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央机构逐步健全起来,中央保健委员会的工作开始对中央和政府5个部门负责,即中央组织部、公安部、卫生部、军委总干部部和中央办公厅。5个部门各出一位负责人挂职,他们是组织部长安子文、公安部长罗瑞卿、军委总干部部长赖传珠、中办主任杨尚昆和已是卫生部副部长的傅连暲。中央首长医疗保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要向这5位领导汇报。中央保健委员会成立时,负责的保健对象共93人,其中包括全体中央委员、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团中央书记。保健对象名单是由傅连暲亲自拟定,报中央批准后由刘少奇签署的。

1950年10月,任弼时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引起了中共中央和中央保健委员会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健康问题的重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下新设置了保健科,并调配了医生、药剂师、护士等增加保健人手,为几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配备了专门的保健大夫。

保健科的主要职责是配合一线的保健大夫,随时掌握首长们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联系苏联专家(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曾在中南海派驻过一个包括两位院士在内的六人专家医疗组),为首长联系在中南海之外看病的大夫和医院,协助专家和医院为首长体检,跟随首长外出休假、疗养,遇有紧急情况负责上报抢救方案、动员抢救力量、组织现场抢救等。除了几位专门保健大夫的日常办公地点在中南海,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则仍由中央保健委员会负责,即由傅连暲领导。

1954年秋,中央保健委员会被撤销,正式成立了隶属于中央政府卫生部的中央保健局。中央保健局成立初期的负责人仍是傅连暲,甚至连办公地点、工作人员都没变,只是隶属关系变了。从中央保健办公室到中央保健委员会再到中央保健局,这些机构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首长医疗保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

2.认真选派干部保健医生

中央保健办公室成立时,科班出身的医务干部十分缺乏,只有毛泽东身边配有保健医生王鹤滨,因此,王鹤滨还兼顾其他几大书记的日常保健工作。1949年夏天,傅连暲从北京大学医学院严格挑选了几名毕业生充实中央保健办公室的干部队伍,力伯畏、何惠德等人就是从这时开始从事中央领导人医疗保健工作的。

如前所述,1950年任弼时的去世引起中央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健康问题的重视,成立了保健科,因此,傅连暲从刚毕业的医科大学学生中挑选了一批党员学生充实在首长身边,担任首长们的专职保健医生,直接负责首长们的健康状况。除了医术优秀之外,为人正直和作风正派是傅连暲的重要选人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傅连暲等负责中央首长保健工作的领导,大概是感到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临床经验,遂不再直接吸收刚毕业的医科大学学生,而是从医院调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例如卞志强、钱贻简等,他们来时已经是一些知名医院的医疗骨干了。这些保健医生见首长前,傅连暲都要对他们耳提面命,然后亲自带他们去见首长。

傅连暲亲自认真挑选出的这些保健医生,都在工作中谨记着傅连暲的教诲,践行着傅连暲的工作作风,为中央保健工作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3.制定中央保健工作的制度和规范

傅连暲在保健工作中制定并逐渐完善了一整套的中央保健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在保健对象出现突发情况时,医务人员能及时赶到现场,中央保健委员会和后来的中央保健局办公室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傅连暲规定保健医生们定期向他汇报,遇事可以随时报告,甚至医生开的处方他也要亲自过目。

新中国成立前,傅连暲给毛泽东或其他中央领导发药,都要自己尝过,服用一些时候再发出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保健办公室还没有自己的药房,有些药品要到市面上的私人药房去购买。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医生用药也照样在自己身上注射或服用后再发出。直到后来公安部请来了苏联的警卫专家,建立了化验室,有了较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方法,才不再用活人检验这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中央保健委员会在弓弦胡同2号建了小药房。购买回来的药品经过检验没有问题后,就存放在这里,所有保健对象的用药,都从这里取。当时取药的程序有严格的规定:医生给病人开方后,必须先由傅连暲亲自过目检查,他认为没问题,才在药方上签字。医生或专门的人来取药时,得拿着傅连暲签过字的药方,发药的两位司药要对药方互相核对。核对无误,才取出药品,装好用火漆加封,交给取药的人或有关医生。

拟选派到中央领导身边工作的医生、护士,傅连暲要先考查他们的技能,以自己作“病体”,让他们在自己身上进行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理疗按摩等,然后亲自带着医护人员到首长家,并向首长介绍:“此人注射技术不错,我已亲身试过。”

傅连暲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这些工作制度使中央保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对保障中央领导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保健办公室建立后,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中央领导人对他非常信任。

1960年病休中,傅连暲把自己从事中央保健工作30多年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向党中央呈交了《关于如何加强保健工作,保护中央和各级领导同志的健康》的书面总结报告。报告中的总结和建议对进一步做好保健工作、健全保健制度,起到了十分宝贵的作用。

五 结语

从苏区时期开始,傅连暲为中央保健工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傅连暲55岁生日的时候,谢觉哉赋诗祝寿,称赞他“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这是对其不朽功绩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首长保健中央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家有『首长』
玉溪市粮食局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取得实效
爱丁堡夏洛特广场首长酒店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