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萍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灾害类新闻报道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地震灾害作为群灾之首,地震突发事件、地震科普知识、地震谣传等新闻信息备受关注。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地震新闻报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地震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时效性一直是地震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突发事件报道更加快速、精准。以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9年长宁地震为例,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地震发生后,受限于当时的移动网络技术,最早的权威报道是新华社于震后32 分钟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地震快讯;而11年后的2019年6月17日长宁6.0 级地震,震后仅3 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微博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微信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就同步推送了第一条地震速报信息,该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产出,用时38 秒。紧接着,人民日报微博公众号设置了“四川长宁6.0 级地震”专项话题,发送了包括余震信息、震中地形、受灾统计、现场视频、应急知识、谣言处置等方面的50 余条信息,阅读量接近38 亿,讨论接近500 万。同时,灾区公众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今日头条等发布了大量的地震现场照片和视频,为获得第一手地震信息、赢得应急避险时间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新媒体在地震科普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地震科普知识传播呈现出了两个方面的新特点:第一,产品更加多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地震科普宣传产品除了传统的读本、展板、折页之外,还增添了微视频、微音频、微网页等新产品。如山东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编辑的《宝贝安全小庆说》《大龙小庆聊地震》《小庆会客厅》等音视频作品,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喜爱。第二,内容更加注重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第一时间掌握网民关注的地震热点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报道。如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推送系统,对特定人群、特定区域进行分类划分,实现了点对点的最新地震消息实时送达。
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多媒体融合传播等优势,解决了传统媒体时代地震谣言处置中权威信息发布慢、公众覆盖面不足等老大难问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震后网络上广泛出现了将发生较大余震、震前有地震云异常等的地震谣传。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地震局和《四川日报》等20 余家媒体相继发布第一现场报道,如四川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四川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抵达长宁6.0 级地震震区开展工作》;专题辟谣信息,如四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辟谣:九寨沟长海溃坝为谣言》;地震科普知识,如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看云就能预测地震?想多了!“地震云”根本不存在》等,通过官方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共同权威发声,对地震谣传起到了有效抑制的作用。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深度性、品牌性、公信力等优势,而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开放型、互动性等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已然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当前的地震新闻报道在如何合理配置各自的优势,实现新老融合式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内容建设方面,基本仅限于简单复制和嫁接,同一篇内容简单加工后在不同平台简单转发,为了融合而融合,缺乏针对不同平台的原创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震部门内部政务新媒体关联度较低,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和良性互动,难以形成统一发声。据统计,地震部门36 个政务微博中,有多家单位信息内容主要来自于自身新闻信息,而与其他地震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流很少,不利于地震业务工作的开展与推广。第二,地震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关联度较低,特别是对于省级地震部门,在日常地震工作、地震科技发展、重要政策解读、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依旧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
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已然成为常态,如何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吸引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地震新闻报道在内容方面还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文章内容套路化、模式化,普遍存在着仍然以重要会议、领导活动、政策文件等“八股文”为主的问题,难以吸引公众眼球。特别是在地震科普方面,在内容上多以传统的地震知识说教为主,在表达形式上较为刻板,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
一方面,要充分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凸显聚集效应,打造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可以借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津云”发布平台,实现声、屏、网、报的全媒体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地震部门政务新媒体矩阵,强化“国家队”的信息引领作用,完善国家和省级地震部门“双微一端”的交流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实现融合对接。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和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新媒体宣传产品的趣味性,丰富新媒体宣传产品发布形式,充分按照用户需求及信息行为特点优化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增强新媒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特别是地震部门作为政府部门,时政新闻等传统题材作为必不可少的传播内容,在本身客观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采用H5、CG 动画、Rap 动画等新技术、新方式来开展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拓展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渠道,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产品的开发,及时回复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有奖问答、防震减灾作品自主制作等活动,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的关系,扩大新媒体的群众基础。
地震工作具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社会公众是地震工作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因此,地震新闻报道工作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对地震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方式,开展个性化新闻报道服务。特别是针对与受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地震速报、房屋抗震性能、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等信息,策划开设专项栏目和深度剖析。
建设一支精通新媒体技术、适应新媒体发展形势的地震新闻队伍,是开展新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地震新闻报道队伍人数较少,且多为地震技术人员兼职,无法熟练掌握新媒体原创写作、音视频剪辑、图片制作等基本技能,难以满足新媒体新闻报道“短、平、快”的要求。因此,加快打造专业的新媒体地震宣传队伍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