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北
“画风”最初用以描述绘画作品的风格,如“野兽派画风” “海派画风” “写意画风”等等,可以说但凡每一种绘画流派,都有相应之 “画风”。作为 “绘画风格”的缩略表述, “画风”显得更加轻灵自由,此为日后能够“吹拂”到一切艺术创作之地盘埋下了伏笔。当人们将它用到动画片的领域,如“有的批评说: ‘老版画风严谨,刚正不阿,看了新的葫芦兄弟,画风真的不能接受’” (指新版动画片 《葫芦兄弟》,摘自 《新民晚报》2016年7月15日)——几乎顺理成章,甚至没有借用之感,盖动画片虽是新媒体的艺术形式,但其仍以绘画为本,一帧帧的画面理所当然有其专属风格。但虽然是这样并不出奇的调用,却打开了后面更加无拘使用的豁口。
网友在形容电视剧的风格以及观后感的时候开始用上了“画风”,有趣地带上调侃的意味。这种演变的痕迹自然不难踏勘,因为动画片到电视剧“迁移”十分自然,不过到形容人表情的突然转变,如喜怒转化为 “画风大变”等,则是对“画面” (纸上或是屏上)的突破,移用到更加立体和真实的情境描述之中,使人莞尔。于是又让人“应接不暇”地运用到对人的服装风格、说话风格的表述之中,甚至是对行事风格的叙述。
在对人们的行为举止的 “揭露”上, “画风”有自身的特点,一是竭力表述生动,强调画面感,欲使所描述之人的风格呼之欲出;二是难以避免地带上了表述者的偏见——对比“风格”, “画风”一词更显得是观者先行的看法——由他来甄别和界定的“画风”总是顽固地带着那些固化的认识。如果说前者是流行语言抽调那些视觉化的词汇用以奋力表述现实世界,那么后者则因为对风格更热情但同时更简单的界定而显得偏狭。如“画风清奇”这对 “固定”搭配,乍看之下新鲜有创意,当它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用以形容一切令人刮目相看的观感时,实则是懒惰而不思创造的运用罢了。所以说, “画风”谙合的是网友总是热爱随心随兴的言谈习惯。
由于表述者对画面的兴趣过浓,这种视觉启动又把人的胃口吊高,而具体描述时却是粗枝大叶,这样的势差便造成了期待的失落。紧接着,这种表述类型的使用最后又总是落入俗套,所以某种程度上说, “画风”既是对人用语言联接世界的一种调动,同时又是禁锢——这种荒诞感几乎是大部分网络流行语的 “通病”。也就是说,在视觉时代,以图像观看为获取信息之主导,语言也受到 “牵连”。语言描述本以抵达世界为其荣光,它一直孜孜于对世界画面的再现和塑造,但浮光掠影的“画风一转”并没有使它在此更加靠近真实的丰富肌理。换句话说, “画风”加了一个“监控”的探头,但这种观看的方式依然不能免俗地再次忽略了个性化的生命体验,使得观看再次成为一道预设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