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瑜伽文化变迁下的“文化健身”价值探析*

2020-02-24 10:2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瑜伽传统文化

李 娜

传统瑜伽文化变迁下的“文化健身”价值探析*

李 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通过对瑜伽文化的历史性回顾和文化学分析,以瑜伽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瑜伽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及主要特征,解读瑜伽文化内涵,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因素,倡导文化健身的实用价值和意义,为瑜伽运动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瑜伽文化;变迁;文化健身

瑜伽以其修身养性的运动特色而深入人心,成为当今最流行的时尚健身方式之一。通过走访大量瑜伽会馆、培训机构以及开设瑜伽课程教学的学校,发现人们对瑜伽的认知和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失和误解。当下流行的瑜伽更多注重的是瑜伽体式和肢体的运动,练习方式更趋于“体操”和“杂技”,在日常练习或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肢体轻文化,重健身轻育人的现象,更有一些商家在商业利益面前大肆敛财,这些现象都远远背离了传统瑜伽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育人价值观。瑜伽是印度传统文化的载体,尊重传统文化,以文化健身理念为指引,在学习探究中,领悟瑜伽文化真谛,解读瑜伽文化价值,帮助人们培养一种新的健身理念和生活方式,建立与人类和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开放的关系,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瑜伽本土化的文化健身发展之路。

1 瑜伽文化形成及主要特征

1.1 瑜伽文化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术,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一、开发人体潜能的作用。据史料记载,人们最早在古印度和流域古老的废墟里挖掘出了刻载瑜伽姿势的史前文物,因此推测,瑜伽至少在五千年前已经萌芽[1]。瑜伽文化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的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阐明了使身体健康、精神充实的修炼课程,创立了更加系统和规范的八支分法修炼体系,构成当代瑜伽修炼的基础,帕坦伽利提出的哲学原理被公认为是通往瑜伽精神境界的里程碑。

1.2 瑜伽文化形成

印度是一个宗教化的民族,瑜伽不是宗教但源于宗教。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说:“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大量的文献和史料记载,说明了瑜伽本身虽不是宗教,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却与哲学、宗教密切相关,也与科学、艺术、体育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思想意识密不可分。传统瑜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初始期、萌芽期、雏形期和形成期四个阶段。

初始期:大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800年,根据印度河流域的出土文物和《梨俱吠陀》中记载的雅利安人统治“印度次大陆”后,推行残酷的种姓制度,加剧了各种矛盾,许多人为寻求自我解脱和探寻终极真理而遁入深山密林[2],主要以静坐、冥想及苦行为主进行各种修炼,以此推断这个时期的瑜伽尚未形成体系。

萌芽期:公元前15世纪,在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中提出了瑜伽的概念,是瑜伽有系统的记载的开始[3],据《吠陀》记载,当人们对各种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充满恐惧的时候,便被蒙上了“有灵”的神秘色彩,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开始在佛堂里祭祀膜拜,幻想接近神灵,用身体模仿自然,祈祷神灵赐予力量,这就是瑜伽的萌芽期[4]。

雏形期:公元前800年左右,瑜伽逐步脱离苦行,脱去宗教的色彩,对静坐的姿势、进修的地点、呼吸的调整、意念的控制等具体要求,逐渐从原始的锻炼身心转为对终极真理的思辨修行,以达到亲证梵我境界的最终目的,获得解脱[2],当时最权威的《奥义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六支行法。由此,瑜伽从《奥义书》到《薄伽梵歌》将瑜伽由民间信仰中的灵修实践逐渐转为正统,使瑜伽学说初具雏形。

形成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瑜伽行法与吠檀多哲学合一,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印度圣哲帕坦加利《瑜伽经》的问世,使瑜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5],“瑜伽八支行法”的提出标志着传统瑜伽文化体系的基本形成。

1.3 瑜伽文化主要特征

首先,宗教底蕴是传统瑜伽文化的首要特点。瑜伽虽不是宗教,但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印度主流文化的婆罗门教,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达到“梵我如一”方可获得解脱。瑜伽中的“梵”在宗教理念中可以作为“神”来看待,所以“梵我合一”即是“神人合一”。瑜伽很早是作为数论哲学派的修炼方式,同样印度教、耆那教、佛教也都将瑜伽作为自己的修炼方法来采用。

其次,思想丰富。在印度哲学史传统上,弥曼差、吠檀多、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被称为“六派哲学”,婆罗门教哲学因承认吠陀圣典权威性被称为正统派哲学;佛教、耆那教和唯物论派的顺世论,因否认吠陀圣典权威性的哲学流派被称为异端派。吠檀多派理论是印度哲学史上的主流,主张“一元论”梵就是一切[6]。

第三,尊崇自然。史料记载,瑜伽修持者一般选择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地带进行打坐冥想,根据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姿态进行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在崇拜和敬畏中感受大自然法则以及动植物的生存法则,为获得最高境界积蓄身体的潜质和能量。

第四,觉醒意识。在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伽修炼可以摆脱自然灾害和疾病的痛苦,在全身心静坐进入最深层次时,能够感悟生命的至善境界,获得内在的自我意识与宇宙的联结,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和善意,提升人的觉醒意识。

2 瑜伽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瑜伽文化变迁是瑜伽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在原有的瑜伽文化模式基础上结构性和整体性的变化[7]。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瑜伽文化凭借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朴素的育人思想和强身健体的养生之道不断发展并走向世界。

2.1 古典瑜伽的文化变迁

据史料记载,传统瑜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和近现代瑜伽五个阶段[8]。《瑜伽经》的问世,标志着传统瑜伽文化体系的基本形成,取得了瑜伽文化的核心地位。之后,许多瑜伽派别应运而生,其中,密教瑜伽和诃陀瑜伽两个体系中的身体修习成为核心,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重新继承了前古典瑜伽曾奉行的不二论哲学思想,把最初技术层面的瑜伽行法与古老的宗教信仰和哲学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多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

2.2 近现代瑜伽的文化变迁

传统瑜伽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与世界的多元文化发生冲突与融合,并从民族文化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1893年,印度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辨喜把以哲学内容为主的瑜伽带入西方国家,而西方人弱化了印度传统瑜伽中的宗教内容和玄学等内容,以体位练习为标志的健身瑜伽在西方国家空前发展,正因为传统瑜伽健身文化和西方健身文化体系的互补、融合,开启了世界健身文化的新平台。从20世纪70年代到当今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对健康和美的需求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而瑜伽运动特点满足了现代人强身、健体、塑形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需求,成为更多人喜爱的一种健身生活方式。同时,瑜伽文化也成为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并逐渐渗透到医学界、心理学界、艺术、体育等领域。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历程中,具有极大同化力和顽强生命力的瑜伽文化也在不断地反思、整合,衍生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瑜伽健身文化。

2.3 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变迁

据资料记载,自西汉以来,印度教的瑜伽行派开始传入我国,但瑜伽大量的思想和功法是在公元7世纪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南北朝时期的“易筋经”、唐朝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导引法”都来源于印度瑜伽经典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柏忠言、张惠兰合著的《瑜伽气功与冥想》一书在中国发行,张惠兰的“瑜伽功”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具有神秘色彩而非同一般的瑜伽,使瑜伽作为一项时尚健身方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当时的瑜伽在教学内容,传承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是以西方健身理论思想为主导,以模仿体位法为主要内容。到21世纪,瑜伽在中国经过同化、吸收和异化的过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类瑜伽产业应运而生。受中国本土文化以及社会条件、环境、审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瑜伽的体式内容、练习方法、实用效果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人们追求塑形美体功效,重视瑜伽祛病强身、预防疾病的养生价值,但同时对瑜伽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普遍流于形式,异化现象突出,诸如,把瑜伽当为牟取暴利途径大肆敛财;片面追求体式的力度和难度;重技术轻理论、重健身轻育人;沉溺于自我提升或身体表演等,与传统瑜伽追求内心宁静、和谐、统一的目的相去甚远。如今,面临中国全面快速发展,体育文化以各种方式不断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期待中国化瑜伽能够在传统瑜伽文化思想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假”存真,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特色瑜伽并发扬光大。

3 文化健身的价值和意义

21世纪以来,随着以体位法为主的健身瑜伽在我国不断普及,瑜伽文化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内涵与精髓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瑜伽应该是健身和文化的双重结合,瑜伽应该由单纯的模仿走向与本土文化融合之路,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瑜伽体系。

3.1 文化健身释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多专家试图从多个学科体系的视角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迄今为止仍无公认的定义。教学法专家斯特恩(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9]。中国和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造就了同质性的中印文化,瑜伽是印度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资源,无论在身体技术层面的行法还是精神心理层面的灵性等方面都显示出朴素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的体系[10]。儒、道、佛三家文化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道德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鉴于此,提出文化健身的理念,首先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文化,尊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身文化价值,肯定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追求精神解脱和心灵的自由。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健身观,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瑜伽文化的关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当下瑜伽健身赋予更新更深的文化内涵,在强健身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

3.2 文化健身价值分析

3.2.1 中印两国文化的相似与相容

这首先表现在和谐、自然的思想观上。瑜伽文化主张的“梵我如一”和中国古代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均强调人与自然相容并重。“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印度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涉取神秘本质;中国古代的“天”是神话了的自然,中国道家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无论“梵”还是“道”两者都是对天地人生的终极性把握。道家《庄子》逍遥游的自由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人生态度,与印度的传统文化、瑜伽修习理念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和天然的相通之处。中印两国文化的相似与相容还表现在相似的养生理念和身心观上。瑜伽文化的“梵我如一”强调修持者的冥想禅定,在求得天地与个体意识的联结中,通过各种体位法领悟身体与自然和谐的灵肉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不可分割,在中国古代哲学《易经》中提到“与天地参”,表达的也是一种最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古医书《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参”之说,本质即是通过天地与人的比较,归纳生命的规律,从而形成一套针对身心疾病治疗的系统方法与理论[11]。再者,传统瑜伽体式、呼吸及冥想的健身功法与中国传统导引、气功、按摩的调身、调息练习功法,无论在思想及方法论的根源上都与天人合一、形神相依有很大程度的共同之处,并在灵魂与肉体,身体与心智的协调共存关系上体现了两国文化中一系列相似的养生逻辑和健身观。

3.2.2 现代社会灵性的缺失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30年来,中国科技与生产力的发达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传统身心观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有了新的价值取向。转型期的中国,人的物欲追求、享乐思想、个人价值观等大行其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感以及自身认知的丢失,使人内心感到了焦虑、迷茫和恐慌,人们需要空间去释放焦躁的情绪,需要静心去体检生命的意义,需要良方去医治病变的心灵。瑜伽文化恰好符合了人们对自我的审视,对心灵的拯治以及对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的渴望与追求。中印两国传统文化的相似与相容,可以更好地利用文化健身这样一个培育身心、重塑朴素价值观的良好平台,去实现人与自然相依,与社会相谐的美好愿景。

3.2.3 现代瑜伽与传统瑜伽的背离

现代瑜伽与传统瑜伽的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的背离。传统瑜伽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人自身穴脉的相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修习去感受生命的和谐律动,获得身心灵的宁静和统一。然而,传统瑜伽在中国发展变迁过程中,难免沾染上商业和世俗化色彩,许多瑜伽培训机构为迎合潮流和顺应市场需求,随意篡改瑜伽体式,缩短培训时间,大量伪劣的书籍和影像制品层出不穷,更有生拉硬套的瑜伽练习专用器具趁势而上,这些以盈利为目的手段与瑜伽文化精神背道而驰。二是形式的背离。首先,瑜伽环境是修习者体会瑜伽精髓的重要场所,但很多练习场所的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人员无限制,级别无区分;其次,瑜伽教练鱼目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在利益驱动下,瑜伽教练大多是速成而来,缺乏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多沉溺于身体表演,关注身体的外部表达方式,对瑜伽内涵的理解流于形式。三是认识与方法的背离。首先,对瑜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模糊,认为瑜伽只是一种减肥运动,关注的是身体的姿态和塑形;夸大健身功效,片面追求体式的力度和难度,造成练习者韧带拉伤、撕裂、骨折等瑜伽伤病;其次,重技术轻理论,随意改变和创编体式,缺乏对瑜伽运动系统性指导,违背瑜伽对“心作用的控制”,失去了瑜伽文化对人心灵滋养、精神提升的根本。

3.3 文化健身价值和意义

首先,瑜伽不是宗教,但源于宗教,以佛教为思想基础的普世性的“善”,教导人们要有善心、爱心和宽厚之心,以“善”的境界习练瑜伽,有利于道德规范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人的和谐意识、公共精神和提升品格,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观,打通了“自我”与“超我”的连结通道,朴素的“身心双修”思想帮助人们消除私欲,净化心灵,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坚定信念,挑战自我,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和期盼未来。第三,在当今科技异化、社会物化,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尤为突出的背景下,为减少和避免瑜伽在教学与实践中存在重健身轻育人、重技艺轻思想的异化现象,用文化健身的教育理念,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陶冶结合起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情操,获得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对健全人格,促进“身、心、灵”全面发展,在不断学习中完善和超越自我,成为服务未来社会的世纪人才,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4 结论与思考

传统瑜伽传入中国后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大量的变迁与改造,存在不同程度的同化和异化过程,我们在接受瑜伽文化的同时,首先要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在理论与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和而不同基础上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统一,推动瑜伽运动健康发展;其次,引导人们充分了解和认识两国传统文化真谛,重视文化健身的道德教育因素,用文化健身理念做指导,深刻领会瑜伽文化的本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正确应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摒弃那些肆意将瑜伽作为敛财手段而丧失朴素教育思想的异化现象,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瑜伽本土化的文化健身发展之路;第三,重视瑜伽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将瑜伽运动与教育相结合,探索文化育人的教育体系,使瑜伽在回归其朴素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得到升华,突出健身与育人并重的价值观,同时,加强广泛运用科技手段探索瑜伽健身修心的生理机制,为科学健身提供依据,以造福全人类。

[1] 张蕙兰.瑜伽的增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25.

[2] 李新秀.从传统到现在,瑜伽的历史跨越[J].新西部,2008(18):215-216.

[3] 黄会,陈敏,赵娟.瑜伽的起源及发展历史[J].科技咨询,2013(33):277.

[4] 刘芬.现代瑜伽与传统瑜伽的比较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5(33):96-97.

[5] 曾琦,何耀昕,胡跃梅.瑜伽课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44.

[6] 王志成.瑜伽之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007.

[7] 胡淑娟.瑜伽文化中国的适应与变迁[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2:7.

[8] 李建欣.论印度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J].南亚研究,1998(1):34.

[9] 文化教育,百度搜索[引用日期2020-02-21].

[10] 中国传统文化,百度搜索[引用日期2020-02-21].

[11] 徐俊英.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82.

Value of “Cultural Fitness” Facing Changing Traditional Yoga Culture

LI Na

()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view and cultur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change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Yoga culture. It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Yoga, excavates the moral educational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dvocates the prac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fitness.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ing of Yoga culture.

Yoga culture; change; cultural fitness

2020-03-15

重点课题: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东方传统瑜伽文化变迁下的文化健身研究》(zdfz17012)

李娜,女,山西人,本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体育教育训练学。

G03

A

1672-0318(2020)02-0064-05

10.13899/j.cnki.szptxb.2020.02.013

猜你喜欢
瑜伽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Hello White瑜伽馆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练瑜伽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