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明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200)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北起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头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18 340 km,布局全国沿海11个省(区、市)、344个县(市、区)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总面积42.77万km2,一期工程1988—1999年;二期工程2000—2010年;二期修编2006—2015年;三期工程2016—2025年,规划到2025年工程区增加森林面积147.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0.8%。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自启动以来,先后实施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2001—2010年)》《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6—2015年)》。新一期《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正在实施当中,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38万hm2,封山育林157万hm2,低效林改造25万hm2,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十大生态屏障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之一,源头区域为辽宁省的宽甸地区。
源头区域的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南边陲,鸭绿江中下游右岸。地理坐标为124°21′—125°43′ E,40°13′—41°09′ N。东北接吉林省,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边界线长216.5 km。境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在1 000~1 200mm,大小河流549条,水系总长2 798 km,水域总面积284 km2,主要河流有鸭绿江、浑江、半拉江和叆河、大蒲石河、南股河、北股河、小雅河、大平安河,以“三江六河”著称,统属鸭绿江水系。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全境地貌大体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土壤分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5土类,7个亚类,25个土属,47个土种,境内大部属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植物处于长白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替地带,具有南北混生和互相过渡等明显特点,境内共有植物249科、759属、1 841种,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9.4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75.69%。依据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内属于辽东生态重点区辽东山地水源涵养林与用材林区,差别管理分区为限制开发区,又因居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北部起点,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区位,所以加强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是相当必要的。
2 源头区域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
宽甸地区自2009年被纳入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截至2018年统计,现已经历二、三期工程,实施了10年时间,共计完成23 586.7 hm2,累计投入资金4 11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5 120 hm2,投入资金2 120万元;封山育林18 466.7 hm2,投入资金1 999万元)。分别为:二期工程2009—2015年共计完成21 400 hm2,累计投入资金3 27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4 266.7 hm2,投入资金1 480万元;封山育林17 133.3 hm2,投入资金1 799万元);三期工程2016—2018年共计完成2 186.7 hm2,累计投入资金840万元(其中:人工造林853.4 hm2,投入资金640万元;封山育林1 333.3 hm2,投入资金200万元)。
3.1 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和林地资源,特别是天然次生林资源。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林木、滥征滥占林地、随意采挖珍贵树种、私人违建等涉林涉草违法违规行为
3.2 提高对野生动植物和中草药植物的保护意识,防止随意、掠夺式的捕杀动物和鸟类以及采挖中草药资源,科学发展中草药人工栽培和动植物资源原生地保护,促进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3 加大对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科学保护和利用国有林区的林木和林地资源,并应加强国有林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如瞭望哨、交通、网络等,以满足森林游憩,防火救援等应急需求。
3.4 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部门应组织协调与市、省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检测、控制和扑灭区域内松材线虫病、栗山天牛、日本松干蚧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以保护松林、栎类等森林资源安全。
3.5 分别林分类型对退化、低质、低效林分进行生态修复。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工程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资源总量和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作为该项重大生态工程的源头,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措施,保护、节约和建设源头区域自然资源,才能使当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提高,使这一优势工程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