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珺,郑三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会将爱情与性混为一谈,因此,跟儿童谈论“爱情”是非常难以启齿和避讳的。但其实儿童的“爱情”并不是“早恋”,也不是“郎骑竹马千里来,绕床弄青梅”,更不是“襁褓之中,指腹为婚”。儿童在4—6岁时开始对人群组合发生兴趣,并开始对各种组合形式进行探索[1]。而在儿童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的“婚姻组合”离他们是最近的,所以,孩子会从婚姻开始探索。许多教师和家长发现,儿童在某一段时期会很喜欢玩“结婚游戏”。再观目前的童书,有诸如《黑兔与白兔》、《鳄鱼爱上长颈鹿》、《搬过来,搬过去》、《天生一对》、《绿熊与红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亲爱的小鱼》、《绯儿》、《爱的奇妙滋味》等经典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儿童绘本,可见,爱情并不是成人的特权,儿童同样可以了解爱情、谈论爱情、憧憬爱情。
在儿童图书中,“爱情”并没有被“关在门外”,相反,有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儿童图书都十分经典和令人感动。当笔者在阅读几本蕴含爱情元素的童书时,不由地沉浸于其纯粹、美好、真挚的感情中,为之动容,而其中所蕴藏的、想要向孩子传递的爱情观也不会使人觉得“不合时宜”。以下分享及分析三则童书里的爱情故事。
《黑兔与白兔》是美国著名插画师加思·威廉斯(Garth Williams)自写自画的代表作,于1958 年出版,当年就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这是一本笔触细腻、内容温暖的“爱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两只有着清澈眼神和温柔心灵的小兔子,半个多世纪以来,黑兔和白兔纯真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成人与孩子,这本绘本经彭懿翻译后,2008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故事梗概:在森林里住着两只兔子,一只黑兔,一只白兔。他们住在一片好大好大的森林里,整天一起快乐地玩耍,跳山羊、找橡果、捉迷藏。可是有一天,小黑兔跳了一次山羊后就坐着不动了,看起来很忧伤。小白兔问:“你怎么了?”他说:“我在想个事儿。”在金凤花和雏菊花里捉迷藏的时候,小黑兔又不动了,看上去很忧伤。小白兔问:“你怎么了?”他说:“我在想个事儿。”接着,在找橡果、喝水、吃蒲公英时,小黑兔又一次一次地不动了,并且看上去很忧伤。小白兔问:“你在想什么呢?”小黑兔说:“我在许愿。”“哦?许了什么愿呢?”“我希望能和你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分开。”小黑兔很认真地说。小白兔瞪大眼睛想了又想,说:“那你要更努力更努力地许愿才行啊。”小黑兔也瞪大眼睛,用心想了好久说:“我希望你全部属于我。”白兔很高兴,她说:“那我愿意全部属于你。”“永远?永远?永远?”黑兔激动地问。“永远!永远!永远!”白兔坚定地回答。他们摘下蒲公英插在耳边,所有的兔子都跑过来围着他们跳起了婚礼圆舞曲。他们仍然像从前一样在草地上跳山羊,找蒲公英,在雏菊花里捉迷藏,只是小黑兔再也不忧伤了。
《黑兔与白兔》的画风有些中国水墨画的韵味,而一黑一白的两只兔子又易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阴阳相生的哲学。当小黑兔忧伤地看着小白兔时,当他们握手定情时,当他们戴上蒲公英结婚时,黑兔的眼里满是温柔和真挚。小白兔在听到小黑兔许了一个要和自己永远在一起的愿望时,先“瞪大了眼睛”,然后用心地想了想说:“那你要更努力更努力地许愿才行啊”。此时小白兔身后是一棵茁壮的大树,这似乎暗示,小白兔的爱已经很坚定了,而“瞪大眼睛”则像是知晓对方心意后的喜悦和欣慰。黄色的蒲公英在黑白水墨中更凸显爱情的色彩,好似他们的生命也因爱而被点燃。
黑兔“一蹬,一蹦,一跃正好从白兔的背上跳过”,白兔也“一蹬,一蹦,一跃正好从黑兔的背上跳过”。这“正好”表现出的是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可是默契也不足以让彼此互通心意,当黑兔忧伤时,白兔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忧伤,所以,一次一次询问,又一次一次的换新的游戏让黑兔开心起来。沟通在这里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当黑兔说出心意后,白兔予以回应,他们终于可以永远在一起了。婚礼当晚,皎洁的满月与幸福的恋人呼应,爱情的美好再一次打动人心。正如黑格尔所言“: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2]332
《鳄鱼爱上长颈鹿》是德国绘本作家达妮拉·库洛特(DanielaKulot)的作品,与她的《搬过来,搬过去》和《天生一对》两部作品构成“鳄鱼与长颈鹿爱情三部曲”,详细描绘了鳄鱼与长颈鹿的相遇、相知和相惜。2007年,这套绘本由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翻译,并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鳄鱼与长颈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他们有许多的差异:鳄鱼是两栖动物,长颈鹿是哺乳动物;鳄鱼小小矮矮的,长颈鹿挺拔美丽……但是,他们之间居然产生了爱的火花。
故事梗概:几天来,鳄鱼先生总是心神不宁、不知所措,明明是在阳光灿烂的花园里,他却冷得发抖,有时不开心,有时却觉得很像拥有了全世界一样高兴。窗外长颈鹿的长脖子和墙上长颈鹿的画像透露出鳄鱼先生的秘密:他喜欢长颈鹿。鳄鱼打算勇敢的去追求长颈鹿,他千方百计试图让长颈鹿看到自己:微笑、踩高跷、表演特技、弹钢琴……可是长颈鹿都没有看到他。最后,鳄鱼居然想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用绳子去套住长颈鹿,让她低下头看自己迷人的微笑。可是不幸的是由于长颈鹿小姐受到惊吓,猛一甩头就把鳄鱼甩进了医院。出院后,鳄鱼先生很灰心,想要放弃了,可偏偏这时候,他和长颈鹿不期而遇,他们“撞”在一起,摔倒在地,在满头绕着“小星星”的情况下,他们终于相望了,那一刻,幸福来临,他们决定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就和鳄鱼与长颈鹿一样巨大,人们的外表、性格、爱好、习惯等都会有所不同,但不同往往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常态,而相同最多是点缀其中的惊喜罢了。鳄鱼不在意与长颈鹿的不同,勇敢地向长颈鹿表达自己的爱。可是正因为他们有太多不同,所以,追求的过程异常波折。爱是需要学习的,鳄鱼很努力的想要靠近长颈鹿,让她看见自己甜蜜的微笑,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而当要放弃时,却突然机缘巧合“撞”出爱情。爱情不正是如此忽明忽暗、忽悲忽喜的吗?也许在成人看来,鳄鱼与长颈鹿恋爱完全不符合理性,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童书中的故事原本就是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统一,故事既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又在人、事、物及他们的联系之间加以筛选,重新组织以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3]。所以,鳄鱼与长颈鹿谈恋爱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也是可能发生的。
通过这既严肃又可爱的故事,孩子心中对爱情、对于如何爱他人又多了几分认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把爱情定义为“对利己主义的克服”。[4]320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也认为:“人类爱的意义就在于牺牲利己主义而证明和拯救个性”。[5]16鳄鱼为了追求长颈鹿,面对彼此之间巨大的差异,又是踩高跷又是表演特技,甘愿付出,甚至最后住进了医院都毫无怨言,执着地追寻爱,与长颈鹿终成眷属。这体现出爱情的力量:愿意牺牲利己主义,真心的为“他人”付出。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Yoko Sano)的代表作,在日本被赞誉为“大人和孩子都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该作品由唐亚明先生编译,2004年于接力出版社出版。
故事梗概:有一只最喜欢自己的活了100万年也不死的漂亮虎皮花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并且在它死的时候为它哭泣,但它从未哭过。猫曾经是国王的猫,但他讨厌国王总是发动战争;它曾经是水手的猫,但它讨厌大海;猫还曾经是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小女孩的猫,它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带子勒死过,但它已经不在乎死亡了。后来,猫不是谁的猫了,它变成了漂亮的野猫。母猫们都想嫁给它,只有一只美丽的白猫不看它一眼。它好几天都走到白猫面前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但白猫只回一句:“是吗?”它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有一天,它在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一半的时候,突然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白猫答应了,就这样,它一直呆在了白猫的身边。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后来,白猫成了一个老奶奶了,它对白猫更温柔了,它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有一天,白猫在它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它哭了起来,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哭了有100万次。后来它的哭声停止了,它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这只漂亮的虎皮花猫活了100万次,又死了100万次,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它讨厌每一个养它的人,也不怕死,日本图画书评论家松居直说它成了一只“什么都厌恶、对所有的一切都漠不关心、都拒绝的猫”。直到最后一次,它变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于是,在自由与孤独之中,它不知不觉爱上了一只恬静不语的白猫。原本它比谁都喜欢自己,可是后来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以及它们的小猫。爱与被爱让它头一次知道活着的意义。所以,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它也不愿独活,因为没有了白猫,再活100万次又有何意义呢?
索洛维约夫说:“一个完整绝对意义上的个体真正生命,只有在宇宙生命的相应发展中,才能实现、才能永久存在”。[5]57索洛维约夫把爱情作为个人自我完善的伟大力量,同时,还把爱情与人类历史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把爱情看作是从个人开始,内在地与他人结合而走向人类统一的历史伟业[6]。在学会爱他人之前,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似乎并没有获得生命的存在感,更不理解生命的意义,白猫没有与其他猫一样崇拜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而是淡然待之,以至于野猫在无形中不断自省,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白猫,体验了爱与被爱。而在社会心理学中,爱(Love)被解释为:超越了我们日常体验所叙述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等[7]5。白猫早已看清,这只野猫即使活了一百万次却并没有真正体验过生命,没有领悟生命的意义,因此,并不像其它的猫一样崇拜它。而野猫接近白猫,潜意识中希望获得它的认同与悦纳,在靠近、想被接纳的互动中,爱上了它。野猫终于认认真真地活了一次,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如此,一次足矣。
以这三本来自不同国家的童书为例,是想表示人性的基本结构使得即使是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人们对具体的故事,诸如美好的儿童“爱情”,也能够超越文化边界,保持在理解上的共通性,也许在一些细节上会有所出入,但是,对于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或含义却有着一致的认同[3]。爱情始终是我们人类生命中一个重要课题,也许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来参悟。三本童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无比的温暖和美好,蕴藏着健康积极的爱情观:黑兔与白兔之间虽有默契,但也需沟通来互表心意,爱情在他们的生命里开了一朵灿烂的蒲公英;鳄鱼明知与长颈鹿属于“两个世界”,但是选择勇敢闯入她的世界里追寻爱情,可是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路途坎坷,需要恒心和毅力,最终得以让佳人看见自己的甜蜜微笑;虎皮花猫自以为活了一百万次很了不起,所以非常“自恋”,但是,白猫的表现让它幡然醒悟,懵懵懂懂间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爱上了——这只只活了一次的猫,并且从中学会爱他人。休谟认为两性之间的爱是爱和恨与其它感情的结合体中最强最猛的一种情感[8]。他认为这种感情在它的最自然的状态下是由三种不同的对象或情感的结合而发生的,“浓厚的好感与善意”便是其中一个[9]432。三本童书中所表达的爱不正是“浓厚的好感与善意”吗?
蒙台梭利提出敏感期“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限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性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消失了”。[10]51可见,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蒙台梭利还详细论述了儿童的“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等。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在许多书籍、论文和少儿节目中还提及了“婚姻敏感期”,例如,2006年9月CCTV少儿频道的《周末七巧板》栏目播出的“解读儿童敏感期”系列片中,第八集就专门介绍了“婚姻敏感期”。但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并没有找到论述该阶段的理论依据,有学者指出:“无论是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展看,说3~6岁幼儿处于‘婚姻敏感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婚姻敏感期’是一个伪概念”。[11]还有学者也认为“幼儿的‘婚姻敏感期’是一个杜撰的概念”。[12]
虽然被知名学者直接批驳,但是,现实中一系列的实例却让笔者不得不对此进行冷思考。为何如此一个“杜撰”的概念时至今日还“活跃”于各种“育儿心经”与电视节目中呢?还有一些期刊论文与硕士论文中也出现了此概念。因此,我们需要回到现实中去寻求答案。
笔者曾看过有关芭学园的一个关于“结婚和离婚”的真实故事:
5岁的佳和睿“相恋”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和双方父母认真讨论了“结婚”的问题,然后在双方父母和李跃儿老师等的支持下,佳和睿便在芭学园认真地举行了一个西式的婚礼。但是“结婚”后,佳对睿与其他女孩交往很不高兴,后面便和牧师李娜老师提出要解除婚姻……
在观看记录“芭学园生活”的《小人国》纪录片时,笔者又注意到了予枫和尹尹的故事:
予枫占据滑梯,披上红色长披风扮演起了“王子”,并且在大声叫着“尹尹,尹尹”,“我是王子,在王宫里”,“你来我们的王宫里玩呀”……但是尹尹拒绝了小予枫,小予枫一个人坐在滑梯上,开始啃着指甲,并流下眼泪。之后,他又尝试了邀请尹尹,不过尹尹都没有接受,顾着和其他小女孩一起装扮自己,最后,还是李跃儿老师从中调解了一番,才使得“公主”来到“王子”的王宫。
在幼儿园实习时,笔者偶然听到班上一位叫木木的小男孩对一个小女孩说“花花,我要做你一辈子的小可爱”。笔者在惊讶之余,又很疑惑“一个5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一辈子吗”?之后笔者找了个机会询问他理由,结果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花花的脸肉嘟嘟的很可爱啊”,“扬扬的脸也是这样的,我也想当她的小可爱”。又有一次,一位叫悦悦的小女孩突然向一位叫小柱子的男孩“告白”,她捧着男孩的脸说,“小柱子,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因为你的头发卷卷的,既像外国人,又像中国人!”
佳和睿“结婚”又“离婚”,予枫扮演王子在“王宫”里等待着心仪的公主,使我们看到,原来儿童会因为喜欢另一个儿童而想要与之“结婚”来印证彼此的情感,或者想要成为对方的王子或公主。原来儿童的“爱情”没有那么复杂,也不计较什么海誓山盟和心心相印,只要一方单方面的喜欢另一方的某个特质就可以说“我喜欢你”。笔者问男孩木木“做一辈子的小可爱”是什么意思时,木木回答道“就是要当一辈子的好朋友”。而卷卷的头发也可以成为孩子“爱”的理由,就因为小柱子的头发是卷卷的,悦悦就向他“告白”,要和他做好朋友。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观察到幼儿玩扮演爸爸与妈妈的游戏,不亦乐乎地讨论着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谁当宝宝,有时还会举行“结婚典礼”。
有学者认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和“互哺”的关系,在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影响方面,因为儿童不仅生活在儿童文化中,也浸润在成人文化世界里,所以,“儿童具有这样的一种天然倾向:他对成人世界是依赖的,他对成人世界是充满好奇与敬畏的,他渴望成人社会的承认与肯定,渴望快快长大以便进入成人世界”。[13]“儿童与成人在一起,向成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那么,儿童才能在成人引导下成长,在成人文化的熏染下逐步成熟”。[14]因此,成人文化中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等或多或少都会在儿童身上留下印记。
在儿童的生活中,家庭是他的第一生长环境,父母的婚姻也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组合方式进入儿童的生活与观念中,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的,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儿童或有亲自参加过成人的结婚典礼,或在电视、图书中观看过与结婚、爱情等相关的内容,这些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是无法避开儿童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儿童“爱情”的背后,更多的是成人文化、成人生活在儿童身上的映射,他们从成人生活中了解了“爱情”的存在,不过,在成人生活中爱情可能更多的代表着求偶、情欲等,但由于儿童原本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所以,“爱情”在儿童世界里得以保留其最纯粹、最单纯的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由此可见,虽然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尚未有科学依据支撑,但我们不能否认,在童年时期,孩子们会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去体验人间的情感,孩子的“爱情”、“婚姻”更多地可能只是他们与异性交友的一种美好、纯洁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这一伟大的智慧——学会爱,不仅个人的幸福取决于这一点,我们整个社会的美、道德、纯洁和安宁也取决于它……如果他没有学会真正地爱,他依然是一个野人。而一个有教养的野人,要比一个无教养的野人危险一百倍”。[15]可见,爱情不会遗传更不能继承,它是需要去创造、去学习、去培养的。早期的“爱情”教育,并不是真的教儿童去谈恋爱,而更多的是一种“人格教育”、“人性教育”和“人际教育”。
即使是3至6岁的儿童,也会对“爱情”感兴趣,他们突然有一天可能就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家长,他要和某某结婚,某某是他的女朋友……当孩子想和某一个小伙伴玩、喜欢某一个小伙伴时,他们可能就会说:想和他结婚。其实,从影视剧、绘本里,甚至单是从爸爸妈妈身上,儿童们可能就懵懵懂懂的知道有爱情的存在,并且正如许多家长反馈的,即使给孩子看诸如上述的几本绘本,孩子也不太懂什么是忧伤,鳄鱼怎么可以和长颈鹿在一起……但是,大多数儿童都莫名喜欢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不仅温暖可爱,而且还与儿童的生活接近,在生活中,儿童要面临着与他人交往的问题。
儿童的“爱情”正是与人交往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幼稚的孩童萌发了对除了爸爸或妈妈以外的异性的善良的好感,并且,在儿童的“爱情”里存在着可贵的情感教育的机会,因为情感教育就存在于普遍的人际关系之中,而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范式[16]。作为教师和家长,当儿童认真的告诉我们他们的“小秘密”时,我们应该认真的正面审视孩子的这份“爱情”,而不是“谈爱色变”、漠视或者避讳,更不能“上纲上线”觉得这是“早恋”。我们要知道,只有对周遭的世界充满美的感受和爱的同情,才能建立起纯洁真挚的感情[16],儿童在产生“爱情”时,我们要看到这背后是儿童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儿童表达爱的方式既简单又美好,只是单纯地表达喜欢,与成人世界的婚姻观、道德观是两回事。所以,儿童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需要教师和家长转变观念,认真、谨慎地对待。
诗人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其实在儿童的这种不添加任何功利性的情感里,成人也能再次体验和感受亲情以外的爱的单纯与美好,学习儿童之间真情实意,善良美好的交往方式,所以,除了正确看待儿童所谓的“爱情”以外,成人还应该守护这份情感,守护需要理解,但是,成人世界是充满理性与现实、祛魅与功利的,这与儿童世界里充满感性与幻想、附魅与自由相距甚远,所以,即使成人与儿童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却难以理解儿童[3]。不过,家长和教师可以借助童书的力量去理解儿童的“爱情”,童书里的故事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同时,也是成人与儿童的桥梁,因为故事培植了一种人为幻想的土壤,这是成人为儿童创造的想象的温床,所以,故事得以沟通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能让成人更加理解儿童[3]。因此,成人可以与儿童共读童书,与儿童一起对童书里的故事进行探讨与交流,从而了解儿童所思所想,发现儿童的生活,拉近与儿童的距离。
儿童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许多敏感问题也是如此,比如爱情,面对儿童对于爱情的追问或者对他人产生爱的时候,成人既不能简单敷衍了事,又难以用言语解释清楚。童书在此时便能派上用场,童书里的故事以虚构的形式来表达真实的现实,以丰富的想象来充实空洞的说教,能够使成人在最大程度上回应儿童的好奇[3]。所以,当孩子产生喜欢某个异性小朋友的感情时,可以和儿童共读以爱情为主题的童书,让儿童在童书世界里找到一片想象的天地,又慢慢感受与成人之间的共鸣,愿意将自己的心情分享给成人,成人也可以用心观察孩子与他喜欢的小伙伴的相处模式,给出自己的一些分析与建议,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理解与关爱。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的心智,儿童能够吸收和内化生活体验。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儿童对于爱情、婚姻等的感受与认识最早是源于在家庭中的生活经验。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儿童观察学习爱与被爱的榜样,儿童在父母的婚姻组合及爱情相处模式中,初步建构起有关爱情的认知。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身体力行,注意彼此之间的相处之道,应真诚和友善地尊重与爱护对方,使儿童感受到健康积极的爱,潜移默化中引导儿童学会爱。
另外,年幼的儿童在表达爱的时候,也许会出现冒犯和伤害到他人的情况,比如,用力拽他人,或者直接亲吻他人以示好感,往往拉拽的情况会让成人误以为是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而被亲吻的儿童的父母又会非常介怀,所以,一般会介入进来,阻止儿童之间的交往。但其实,每一次孩子们在“单恋”或者“互恋”过程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这种善意的情感,并练习如何处理情感。这是他们开始锻炼与异性相处的能力,学习如何爱与被爱。但是,由于年龄特征和与人交往的经验不足,会出现在成人眼中不礼貌的行为,这时就需要成人去引导儿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冒犯或伤害他人。
总而言之,儿童的“爱情”是一个丰富孩子情感世界、建构对于爱的认知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正视儿童的“爱情”,守护这份美好,引导儿童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