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铨晟 郭学军
随着分众时代的到来,大众根据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层。而文化圈层作为一种内向性的文化系统,“形成了不崇拜权威,不迷信学说,只关心自身圈层的内容与讨论,追捧自身圈层的网红与明星的奇特现象”①。圈层明星基于其文化圈层而生,以圈层文化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调性,来获取文化圈层传播渠道,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调性形象。因此,其与大众明星相分离,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符号。
圈层明星形象是在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对立统一中建立的。一方面是我们称之为“人物”的作为文本而存在的圈层明星,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个体而存在的通常意义上的圈层明星。理查德·戴尔在《明星》一书中将明星形象构建人物的方式分为三种,其中,圈层明星符合完全匹配方式。圈层明星的所有方面同人物的所有特征完全吻合,也就是说,人物的符号体系和圈层明星的符号体系是相融合的。符号是一个能指和一个所指通过意指作用产生的结合体。其中,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②。因此,符号可以通过概念或者意象的物质载体,传达出某种意味或内在意义,具有间接的指示性。它通常代表一种观念中的东西,有时是一种抽象概念,有时是一种意象③。不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会跟随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而相似联系成立基础是相似的人生体验和社会意识形态。例如,对于“奇装异服”这个能指,精英文化圈层常常将其与“堕落、垮掉”这类所指联系起来;而在说唱音乐圈中,这个能指代表着“彰显个性与气质”这个所指。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的包容性可以缓解这种冲突。而圈层文化时代,圈层文化为大部分能指和所指建立稳定、单一的联系提供了保障。因此,当圈层明星作为人物时,其符号表意要紧紧围绕着圈层文化自带的符号语言,伴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迁移来搭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表意,传达价值观和吸引受众的行为模仿。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符号体系,它们是纷繁复杂的,但任何符号体系都根植于人类基本的心理活动。因此,下文将从“能指层”和“所指层”两个层面来简单阐述。
作为符号所指层的物质层面,能指层具有外显性,能够被人们通过感觉直接获取。其作为人们的直接第一印象,常常对能否顺利引发受众观看兴趣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只有将能指层做好,才能引发所指层的反应。对于圈层明星而言,外形塑造和人格魅力是其基本的表层符号,可以直接被感知,而现场反应和能力展示是其基本的内在符号,可以通过事件激发被感知。这些都是外显的符号,是能指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众明星不同,细分化的圈层明星的能指层需要基于其文化圈层的特有符号系统而生成,这样才能让后物质主义的受众找寻到定制感,成为其身份象征的影舞者。
外表与造型是能指层中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和圈层明星外在相连,可以分为面容、服饰和动作三个范畴。圈层明星一定要有偶像级的造型包装,首先要做到金玉其外,才能牢牢吸引住受众。圈层明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所属的文化圈层常常自带包装。例如在《中国有嘻哈》中,各种怪异的嘻哈服、刻痕的发型和大金链子等,都是带有极高辨识度的圈层文化产物。又比如《这!就是灌篮》中,健硕的肌肉线条、帅气的动作和高难度的技巧都是篮球竞技文化圈层自带的包装。能力展示也可以算作外表的一部分,不过其往往需要事件激发。
圈层明星的主动行为和关键抉择是展现人物性格的绝佳利器,是与圈层明星内在特征紧密相连的能指层,圈层明星的人格魅力和可贵品质都需要依靠其来呈现。例如在《烧脑》第二季中,为了体现人物性格,展现真实反应,强化人物弧,加入了30 分钟赛前准备环节。在这样一个展示空间中,每个圈层明星都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比如,有些人喜欢合作抱团研究问题,寻找破题的出路,而文科生陈皓禹和“面人”传承人郎佳子彧则喜欢单独研究解题策略。最终,得到众人认可的策略没有发挥出太大的效果,而郎佳子彧的策略却让其成为第一个完成的人,由此圈粉无数。
环境和道具是不易感知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能指层。就像圈层明星自带外表的包装一样,圈层明星也自带环境的包装。如《相声有新人》就将环境设置成为茶馆,《这!就是街舞》建立了四个别致的具有不同风格的街舞环境。其中,老北京街道带有浓浓的中华文化气息,广州骑楼街道将岭南文化的精致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海石库门街道将古朴与大气相结合,最后则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涂鸦街道,选手需选择其中一条街道进行街头表演,场景感十足,给人以沉浸式体验。环境很重要,环境中的道具也很重要。道具不仅能反映或者表现人物,还能通过人物对道具的态度和对道具的“控制”来揭示人物个性。比如在《爱幼星球》第七集中,金钱成了重要道具,而不同孩子对其不同的态度,既让我们认识了多变的孩童世界,又让我们被其单纯的想法所圈粉。
符号从来都不单单只有表现出来的能指层,它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感知到更深的所指层,这才是其真正的精华。所指层作为符号的深层意义层面,常常不易被人们的意识所感知,而是被潜意识所接受,从而引发接受者身体、情绪以及观念的变化,进而引发可能的行为实践。基于过滤泡沫的技术机制,对于圈层明星来说,其所使用的符号所指层,在短期内要具有情感性,在长期内要能引发移情,并引发跟随。
短暂性情感符号的使用可以帮助圈层明星实现快速传播。圈层明星需要更加偏向于使用情感的、短暂的、非逻辑的符号系统,而不是冷静的、理性的、逻辑的符号系统。这是由过滤泡沫的技术属性、圈层文化的交流结构和艺术的本质需求共同决定的。我们可以从生成机制、内部信息传播机制和发展机制推论出情感化内容更加适合滤泡环境。伴随着圈层文化覆盖范围变大、社群互动的升级,圈层内人际关系趋向强互动、强情感的粘结式结构。“同一圈层内的人员,在现实中大多并不相识,也没有直接的身份或利益关联。他们唯一的联结点就是相同的兴趣或价值目标。因此,圈层成员之间很容易建立起一种以情感为导向的纯粹情谊,从相同的兴趣审美中建立信任,从共同的价值观中产生认同。”④另外,苏珊·朗格指出:“艺术品就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而艺术的本质就是将人类情感进行显现化处理。很明显,《烧脑》第二季导演组也注意到了情感符号对于圈层明星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的一季引入了女性队长角色。女性情感更加外化,这些情绪性的表达使舞台更加活力四射。脑力圈层明星们的紧张、焦虑、压力等情绪反应,成了性格的最好阐释,也增加了记忆点,引发了观众的追求。又比如,《这!就是灌篮》也注意到了情感的重要性,和体育赛事不同,《这!就是灌篮》将更多的篇幅用于嘉宾和选手的互动,用于紧张、激动、热血等情绪的塑造和表达。
稳定性移情符号的使用,是引发圈层受众行为追随的重要因素。都铎提出了明星和观众关系的四种分类。在特定空间下,底层为“情感爱好”:最普遍也最脆弱的情感介入。高层为“自我认同”:情感介入达到观众自己身临其境,并且和明星的个体同化的地步⑤。在溢出环境中,底层为“模仿”:明星成为楷模;高层为“投射”:观众利用明星的行为作为自己处理现实问题的借鉴。而圈层明星基于圈层文化的守护,受众通过凝视、移情,可以与圈层明星同化,直接跳过情感爱好阶段,进入自我认同阶段,因此圈层明星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移情。而在溢出环境中,因为圈层内人员和圈层明星的相似性,常常也会跳过模仿阶段,直接进入投射阶段,从而巩固圈层明星的移情地位。《烧脑》第二季的目标是让普通圈层受众把“青春智上”的圈层价值观,从理念转变为自身行动,而稳定性移情符号正好可以用来实现这个目标。受众对脑力圈层明星的移情行为,可以建立起普通受众对脑力成功层面的完美投射,进而帮助普通观众突破“脑力恐惧”,从而引发脑力实践行为。
注释:
①杨晖: 锁定新圈层——垂直综艺引爆智娱时代[EB/OL].美兰德咨询,2017-11-16.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3CSVCIB0518C97I.html.
②刘慧卿.作为充分能指与任意所指的诗歌意象——试析玛丽·奥利弗与西尔维亚·普拉斯两种不同的“黑莓”意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52-156.
③郭淑敏.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论苏珊·朗格之艺术新界定[D].保定:河北大学,2003.
④蔡骐,岳璐.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9):143-147+152.
⑤陈晓伟.明星符号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东岳论丛,2012(0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