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伶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 215200)
新课改形势下,要求初中化学教学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知识探究能力、观察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将“借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习,促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方针加以落实,要求教师需针对化学教学展开合理引导,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化学教学所具备的特殊性为依据展开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灵感的调动.
初中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初中化学,伴随新课改推进,针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提出新要求,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至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为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要求,同传统模式下的注重理论教学知识的灌输相较而言,新课改对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予以重视.其次,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为学生良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创造条件,教师仅有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习惯慢慢培养,方可在同一问题上形成突破性理解.为学生全方位总结、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1.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伴随科学技术教育现代化发展,HPS(科学历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理念应用至教学汇总.教师在讲述化学知识时,结合HPS主要内容,可促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发展形成认知,由此推动学生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思想意识的提升.如展开“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学内容时,涉及元素周期表内容,教师讲述元素周期表内容时,便可将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发现过程向学生介绍,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此知识,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门捷列夫在1860年,为找寻元素周期律,首先收集已知元素性质资料,再分析、记录数据,发现某些元素存在共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基于此,门捷列夫不断展开研究,最终探寻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规律.1869年,门捷列夫成功发表元素周期表,并将化学元素展开归纳整理.此历史知识,可有助于学生深层次了解元素性质内在含义,针对化学知识展开科学探索,还可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关注知识的归纳、比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利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良好的开端为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序言时便应促使学生对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形成认知,并认知到化学知识广泛应用至生活中,针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产生重要意义.伴随工业化发展,此类燃料储存量日渐减少.同时,此类燃料燃烧之后,将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未来最为理想的生活能源是什么?”此时,学生将会给出诸多答案,随后,教师再次提问:“同学们,将你们自身的想法转化为实际为人类服务?”此时,教师无需给出答案,应予以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并将STS(科学-技术-社会)理念结合,促使生活向化学迈进,逐步由化学向社会科技迈进,借助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展望化学发展前景,以实现学生针对化学创新热情的不断激发.化学学科自身便同生活、生产联系密切,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局限于课本,应将学生引出教师,走进生活、生产,教师可引导学生至工厂、农业基地加以观察,对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加以观察,再展开详细记录,借此方式,可实现学生勇于探索精神、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综上所述,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内容,化学教师需加以关注,并借助多种教学策略的采取,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素养重要构成,化学教学需予以重视,如教师可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可利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人才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