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0-02-24 02:38:51吴海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物理探究同学

吴海霞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 226001)

学习方式包括了学习能力和学习关系两方面.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学得相对轻松,而且效果却更好,往往事半功倍.新课程里也提到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套用里面的话说也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所以我结合以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以下四种学习方式.

一、关注“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们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像一个足球,你踢一下,他滚一下,那么毫无疑问,对于教学者与学习者来说,教与学都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学生早晚会走上厌学之路,要想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关键,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有了学习热情和探索物理世界奥妙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学生为了哪怕是弄懂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也会积极主动查阅资料,主动找老师同学探讨,这样不用老师家长逼学生也会把物理这门学科学得得心应手,效果也会非常明显.为了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兴趣,老师是比较关键的一环,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也就可想而知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学生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一个因素,在这里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促进学生物理的自主学习.第一,老师上物理课时可以通过比较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来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物理现象的课堂活动中来,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准备一桶水,开始时我们请两个力气小的同学来提起这桶水,然后我们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提起这桶水,然后问学生这两位个子小的同学是不是和力气大那位同学提起水的效果是一样的啊?同学们肯定会说是一样的,然后就可以顺利的引出什么叫做合力什么叫做分力的概念,这样既避免了直接引出合力和分力这两个概念的唐突,又大大的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舞台,充分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生才会把自主学习当作是一次愉快的享受过程.其次老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当学生遇到物理学习中的困难时,作为老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下去,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勇气独自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才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物理学习任务.只有这样物理自主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难以逾越,成为学习物理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成为物理学习的奴隶.只有通过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学习,主动自觉的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物理自主学习的水平,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从此再也不用背上物理学习难这个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关注“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且目前采用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配合、沟通与互动机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往往可以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地聆听别人的见解的效果,并丰富自己的内在知识.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例如,在比较牵驼人与骆驼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问题有很多种解法,正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

所以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会比之前学得更牢固,又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动手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

三、关注“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现在也已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了,说得通俗点就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相应的一系列操作.这样会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从旁指导,处于主导地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其实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教师要指导得当、适当指导、适时指导,学生要积极思考,尽量多的能够自己完成.例如,在上平面镜这节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照镜子等活动,发现物与像之间的关联,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猜想,然后根据实验的可行性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实验中应该选择透明玻璃板、茶色玻璃板还是平面镜做器材,会更加了如指掌.

四、关注“体验式”学习

学生亲自动手探究过,亲自做过的,往往比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要记得牢固得多,并且更加容易理解,易于接受.正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若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对于实验探究课,教师最好让学生自行分组探究,从而得出结论,而不是一下子告诉学生结论.与此同时,在当下的物理课堂上,用演示实验、实验视频替代分组实验,已经屡见不鲜.他们往往仅仅关注到眼前的“上课效率高”,效果明显等等,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实验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其次,对于有的没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课,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学生有过类似的体验也会容易接受许多.例如,在讲转换法时,学生可能没法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外面有没有刮风?怎么知道刮风的?树叶被吹动了.通过这边树叶动了,体现出有风,从而讲解转换法,贴合生活实际,通俗易懂,就会一目了然,而不会干巴巴的,难以理解.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的双边活动,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毫无疑问,单独改进教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不断改善学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这四种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物理探究同学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处处留心皆物理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