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F2代选育家系的生长性能分析

2020-02-24 07:49张利德付璐璐韩林强孙雪姜鹏李胜杰
水产养殖 2020年1期
关键词:草鱼性状群体

张利德 ,付璐璐 ,韩林强 ,孙雪 ,姜鹏 ,李胜杰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80;2.苏州市未来水产养殖场,江苏 苏州 215000)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属于草食性鱼类,分布广泛,北至我国的黑龙江水系,南至珠江水系,和青、鲢、鳙一起统称为“四大家鱼”,已经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1]。目前我国草鱼的年产量在国内淡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排名第一,据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草鱼养殖总产量为5 670 000 t,约占中国淡水鱼养殖总量的20%[2]。由于江河、湖泊的环境变迁,捕捞过度等原因,近些年来草鱼自然资源量锐减,个体的经济性状指标也有所下降。目前养殖的草鱼主要是通过从江河中捕捞的野生草鱼直接作为亲本用于繁殖苗种,由于缺乏人工选育改良,加之有些苗种生产单位不注重亲本留种规程,造成了养殖草鱼的种质退化,主要表现为抗逆性差、生长性能下降[3-4],制约着草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亟待培育生产性能优良的草鱼养殖新品种,促进草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在实验室开展了草鱼家系选育,并获得了F2代草鱼选育家系,通过比较分析草鱼选育家系和2个非选育草鱼群体之间的生长性能差异,评估草鱼家系选育效果,为今后草鱼家系选育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2018年3月,在苏州市未来水产养殖场池塘中进行选育系F2代与对照组的养殖性能对比试验,选育系F2代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对照组试验鱼为邗江群体和瑞昌群体,分别来自江苏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和江西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10月龄时,从选育群体和2个对照组中各随机取300尾规格一致的试验鱼,采用金属线码标记物进行标记,标志物在选育群体、邗江群体和瑞昌群体中的注射部位分别为胸鳍基部、尾鳍基部和背鳍基部,然后将标记的试验鱼放在一个面积为1 334 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以便消除环境因素对试验效果造成的影响。

1.2 饲养管理

试验用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上海众望饲料有限公司公司),每日投喂2次,总投喂量约为鱼体质量的1%。试验期间,池塘的水质状况基本稳定。

1.3 试验数据的测量处理和分析

分别在16和19月龄时对3个草鱼群体的生长指标进行了测量,随机抽取各组试验鱼30~50尾,用MS-222进行浸泡麻醉后,用电子天平称量活体质量,并用数码相机拍照,结合Photoshop和Winmeasure 1.0软件测量体长和体高。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和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绝对增重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绝对增重率(AGR,g/d)=(W2-W1)/(t2-t1);

体质量变异系数CV(%)=标准差×100%/平均体质量。

式中,W1、W2为时间t1、t2(d)时的平均体质量(g)。

2 结果

2.1 选育群体、邗江群体和瑞昌群体表型性状的比较

对草鱼选育群体、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在不同时期的平均体质量进行比较(图1、表1),3个群体的起始体质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16月和19月龄时,选育群体的体重均分别大于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其中选育群体与邗江群体的体质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瑞昌群体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瑞昌群体平均体质量显著大于邗江群体(P<0.05)。19月龄时,选育群体的体长和体高均显著高于邗江群体(P<0.05),但于瑞昌群体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选育群体在表型性状上优于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草鱼人工选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所获得的草鱼体质量和体长、体高数据在所测时期,其两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体长和体高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34。体质量和体长的相关性最低,为0.391。

2.2 日增重率

试验结束时,选育群体平均日增重率为2.2 g/d(表3),分别比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提高了6.2%和12.2%。在10—16月龄期间,草鱼选育群体的日增重率最高,为5.32 g/d,生长速度最快(表3),且选育群体的日增重率均大于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在16—19月龄阶段,邗江群体的日增重率均大于选育群体和瑞昌群体,结果表明,选育群体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连续2代的人工选育取得了良好的选育进展。

表1选育群体和对照组的体质量、体长和体高比较

表2 19月龄时草鱼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2.3 体质量变异系数

19月龄时,草鱼选育群体的体质量变异系数为16.17%,相比对照组降低了5.88%(表4),结果表明草鱼选育群体的生长速度更加趋于一致性,反映了人工选育对草鱼生长性状有所改良。

表3草鱼选育群体、瑞昌群体和邗江群体间的日增重率比较

表4选育群体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异系数

3 讨论

在进行生长性状对比试验时,试验鱼初始体质量对结果的影响较大[5-7]。该研究中,各试验组草鱼的繁殖时间接近,初始规格相近,各组间的平均体质量差异很小。各个试验组仅CWT标记后处在相同的养殖环境中,按照科学方法投喂饵料,合理的放养密度及随机采集样本,这些都尽可能降低试验的系统误差,因此,该试验结果能可靠的反映出选育群体和对照群体的生长差异是由于草鱼本身遗传水平的差异而造成的。

鱼的表型性状普遍存在较高的相关性[8],在刘贤德等[9]对大黄鱼的形态特征和体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全长、体长、体高与体质量成极显著相关。该试验统计分析了草鱼的表型性状数据以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重与体长、体高呈显著相关。因此在选育过程中可以根据体长和体高来间接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的影响,避免根据体重直接选择产生因环境影响造成的系统误差。在姜鹏等[2]对草鱼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中提出在未知遗传相关的情况下以体重作为选育目标性状能更加效地改良草鱼的生长性能。在体质量、体长、体高三个表型性状上高于瑞昌群体,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选育群体在3个表型性状上均显著高于邗江群体(P<0.05),表明了经过连续两代选育的草鱼家系已经在生长性状上取得了显著的改良效果。

变异系数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受变量值平均水平大小的影响[7]。因此体质量变异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鱼体生长规格的一致性进而反映该群体的遗传变异大小[10]。现如今,鱼类品种的优良不仅限于生长速度,同时也要求生长规格尽量一致。该研究中选育群体与对照组的体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6.17%、17.18%,选育群体相比对照组降低了5.88%,规格更趋于一致,表明经两代的人工选育对草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选育群体的体质量变异系数仍较高,说明选育群体还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鱼的选育要经过至少6代以上才能达到经济性状有明显的改良且遗传稳定[11],后续会对其进行不断选育,进而改良并稳定其遗传性状。

猜你喜欢
草鱼性状群体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屋檐下的小草鱼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