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桥南联中 王锦辉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特点展开,主要培养学生有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交流合作的习惯、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以及构建数学知识框架的习惯。
首先,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数学教材开展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并在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过程中通过概括、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如果在实际的预习中,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教材,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一检查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其次,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课堂能够真正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从众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于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学生能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如在教学“统计”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放一组交通安全的宣传片,片子中会有几起事故,但是教师不要说明,学生观看完第一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一下有几起事故。这个时候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成员的分工和合作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布置相关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地从生活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进而积极地开展数学的学习。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一面镜子,让学生通过开展“照镜子”这一活动得出相关的结论。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将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然后再结合实际的需要构建起数学学习的知识框架,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完“3 的口诀”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题:“同学们,大家知道马老师今年多大了吗?我可以用图片表示出来,最早算出来的同学有奖品哦!”然后再出示之前准备好的糖果图片,横排7 颗,有3 排。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能够复习到之前所学的知识,也能够将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内化,更好地进行吸收。
总之,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自身发展的情况和数学教学的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