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阅读又是语言实践和交流表达的基础。所以,面对“不可不变”的高考变局,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聚焦阅读、回归文本,纵有“浪淘沙”,终不悔“暖春风”。
1.人文涵养生命
食,可悦心;人,可悦时;诗,可悦神。目前的人教版教材已经显示了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在文本选编、名著导读、知识拓展等模块中进行了隐性的综合,对当代学生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全面阅读、层次阅读的多重维度要求,也让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担当地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以及梳理探究等语文综合能力。
今日之学子,也受着大工业和商业化的操纵,在自由主义和现代情绪旋涡边徘徊。而文学本身的力量就是让孤独的个体走出精神的焦虑,走出自我的困局。教育界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也是高于语文本身的建构,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人文涵养的深度重塑。所以,聚焦文本阅读且能形成有人文生命的文本阅读就尤为关键了。况且,要突破教材读书、量化读书、考试读书的限制,形成全面读书、质化读书、经典读书的思想转变,让阅读与教育形成合力,追求人文和审美,形成有生命气质的语文阅读观念。
2.高考导向明确
十九大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考作为显性的导向标,有明确引导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多元文本阅读和文本体悟,强化民族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2017年海南卷作文题中便看到明确的导向,《周易》、杜甫、李清照、魏源、鲁迅、毛泽东的全方位多维度理解,文本与诗人、政治与历史、豪放与婉约等,无疑不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甚至可以说,阅读素养决定了动笔能力。又如2017北京卷小题写作,从题型选择的各类作品来看:从《根河之恋》与《平凡的世界》,既要求文本阅读又考查人物再现与故事简述;《边城》与《红岩》情境理解与人物特写;《一件小事》与《老人与海》,既要求文本阅读又要求个性解读与想象刻画;《红楼梦》人物与手法的再创造更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题型限定的各类要求来看:符合原著,尊重经典,语言简洁,运用手法,文学再塑,有理有据,从文本阅读到文本解构再到自我重建。可以看出,新时代下学生在全面阅读和有效阅读中形成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中无法避绕的高山。
1.课堂阅读模式的落地
传统语文阅读的课程教学偏重于教材文本的精讲,当然,也包括教师本身对文本的拓展性阅读,但确实少了对文本明物明法的集中性阅读,更缺乏对文学与思维的宏观把控。
首先,深度解析教材,着力于拓展性阅读课程开发。如目前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沁园春·长沙》中加入对毛泽东整体诗词的阅读,《鸿门宴》加入《项羽本纪》的全篇阅读,《涉江采芙蓉》加入了对《古诗十九首》的整体把握。其次,关注文学时势,接轨多层阅读。如开展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明理性阅读,形成对特定时势下大家作品评析的及时性和必要性。最后,特色阅读,打破课程局限。
2.网络课堂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教育方式和阅读资源发生巨变。教学方式不再是教师行为活动的唯一,阅读资源也不仅仅限于教材和教师印发的资料,甚至不限于书籍本身,更有大量碎片化阅读的资源。故而教师要利用新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丰富教育内容,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只有鉴别性地吸收相对丰富的阅读资源,才能提高教育实效性,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
首先,广泛利用平台,阅读形式多变。比如假期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读书分享会,以内容和受众双重标准来促进学生的前期阅读准备和个人阅读理解。其次,依托网络,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可设计和开展文化常识普及的线上教程,甚至鼓励学生适当开展个人文化常识板块合集学习。最后,回归教学本真,不离文本特色。倡导个性,激励创造,优化建模,既要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独特价值,更要立足于学生以阅读为基础的核心素养,坚守孕育学生生命涵养的终极目标。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教师和学生的单向阅读都要有历史与现实、国家与自身、历史视野与世界格局的制高点。这既是双重阅读体验下阅读内容方面的激励,更是对阅读方法的驱动。
1.明物故而明法
明物即理清事理,明白述由。文本阅读,要明晰作者和文本阐释的要义,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核和时代价值。无论是语言认知、表达能力还是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储备。只有先明白阅读本身的意义,理清文本与经典转化思路,然后才能明法,由文本的基础物格出发,循理析征,阐发归纳,自我接受文本价值理念,并实现由阅读到文本的层次转化,从而到达文本阅读的深层意义。
高中阶段的文本阅读是让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年纪遇见作者,在课堂的开发中同构资源阅读、优质文本、青年读者的多重意义。阅读能力的架构体系在读懂、领会、建构的脉络图里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物,包括语言积累与建构、语境语义与解读、结构语法与逻辑;其次才能引导学生明法,阅读也会在顶层结构中对知识、理解、探究重新支架。如品读“春分”节气诗作时,从春天的叶子的角度解读,析景、记人、抒情,学生自我寻求个性化阅读体验。
2.明理故而明志
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文及“己”。阅读教学要符合教学逻辑,达到思想维度。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文体、文论等文本层次,那阅读本身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介入”和“沟通”,只有联结文本与现实、文学外在表现与内在思想审美,才有希望走出就解读文本而阅读,为阅读教学而阅读的困境。
新高考的改革,走班制的实施,给了教师在阅读选择和阅读课程上更大的自由空间。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研读的兴趣,阐发对文本蕴含的精神品质和审美内核的深层体悟,而不是限制、局限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空间。所以,走班选课之外教师可以依托选修课程的开设,打造具有个性色彩的学科阅读体系。有选择性的选读、精读,对文本或深层建构或浅层剖析,或品味语言或关注篇章结构。如开发唐诗宋词专题探究、古代天文历法文言专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全文通读、甲骨文造字艺术巧析等课程。
阅读是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格。在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阅读体验中我们应该深思,如何破解阅读教学的困局,寻求课程实施的佳径;如何实现文学审美体验和延伸思维能力的并行。我想,这必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双重阅读体验中的自觉意识强化和探索行动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