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静
核心素养理念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宋静
(首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北京 100084)
核心素养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密切关联可从三个维度体现,即核心的音乐知识、核心的音乐技能、核心的音乐态度。根据核心素养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契合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从中可得出三方面的启示:从培养目标上,体现公民意识;从课程内容上,兼顾全球化和本土化,传统化与现代化;从教学方式上,借助信息技术,突破课堂界限,增强文化交流。
核心素养;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它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各级学校课程改革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也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一定成就。与此相较,核心素养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一个仍需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问题。“高校音乐教育是指在高校开展的音乐教育活动。”[1]与基础学校的音乐教育不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社会化功能上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培养对象是心智成熟、身心独立的大学生群体。核心素养的本质、意义则恰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方向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本文拟就核心素养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性意义做一探讨,期冀能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始于1997年经合组织发起的项目“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 DeSeCo项目),这为教育界的全球核心素养热提供重要参考。欧盟经多次讨论和协商,最终形成指导教育改革的8项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2]这8大核心素养体系为之后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厘定和探讨树立标杆。在美国,核心素养被表述为“21世纪的技能”或“21世纪素养”。表述虽有不同,但内容实质并无大异。在结合中国国情前提下,我国学界同样掀起一场核心素养研究热。尽管学者的界定和认识各有千秋,但总结而言,无论对学科或是培养人才还是教师成长而言,核心素养是指优选素养,是关键少数素养,是面向21世纪的关键素养,而非面面俱到的全部素养。[3]
由这个定义出发,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指的是那些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未来音乐人才(包括师范和非师范类)的关键的、少数的高级素养。它涵盖一系列的知识、能力和价值体系,这些知识和能力,并不局限于音乐的专业领域,而是涵盖一切有助于面对未来社会,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复杂环境进行交往和对话的能力,必要的反思和批判能力。与音乐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是高级音乐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与音乐间接关联的其他知识和能力,其了解和掌握程度,会对专业的音乐技能提供支持和反哺。尤其是一些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音乐作品,如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的音乐作品,他人生的主要时段集中于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如果无法对格里格幼时、少年乃至青年时期的个人经历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有较好的把握,无法深刻理解其音乐作品的“挪威特色”。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能力和价值体系是动态的,能够随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变革而变革。不同的时代孕育着不同秉性和思想的人类群体。21世纪的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独立、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变革,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自然不同于20世纪乃至更前的时期。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封闭性、单一性和标准化,很难符合大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借助核心素养的精神内核,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理应做出适时的调整和变革。
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和塑造,是任何其他人文和社会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难以承担的。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化了以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三维培养目标,它将这三维目标放置于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更具时代感的高级要求,即知识、技能和态度不应满足于初步的了解,而应在更深的层面上加以掌握。具体来说,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和高校音乐教育的现代关联包含以下三个关键内容。
核心的音乐知识,具体可指语言知识、科学知识、文化常识、学科理论知识等,这些对音乐教育而言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也是养成核心“技能”“态度”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包括母语和外语的习得,这是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和广泛的音乐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科学知识是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而必须的情境化、动态化的一般科学知识和音乐科学知识。19世纪出现的后现代知识观已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知识观,不再崇尚绝对客观而中立的知识,提倡一种渗透不同文化背景、蕴含不同民族特色的知识观。同样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一种生态音乐教育观,这种音乐应是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而不仅仅是艺术门类的简单分支。“没有普遍标准与绝对基础意义的音乐存在,音乐具有动态的文化变更意义。[4]无论语言知识、科学知识、文化常识乃至专业学科知识,都在受到社会变革的直接影响。新技术、新媒体、智能化、大数据乃至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使得新词汇、新知识、新的音乐形式和内容不断随之变化。如果只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而没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作为辅助,将会难以适应飞速变革的时代和社会。
核心的音乐技能,主要指面向21世纪全球化社会所需的信息技能、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技能,这是一种突破院校藩篱,面对社区、地域甚至全球化社会的能力。音乐素有“无国界的语言”之美称,它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其广泛性、传播速度乃至便利性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音乐教育的这种学科特点恰好与核心素养的全球性精神相吻合。除此之外,“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是一个巨大而科学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个传输技能、经验的工具,也不是一个技术性的传授和训练的问题,而是一个审美观念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5]创新素养可谓是核心素养构成的重中之中。同样的,创新能力对于音乐教育,尤其是对日后从事音乐的专业人才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成为音乐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心之一,应着重在创新素养的培养方面。
核心的音乐态度主要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反思能力、评判能力、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重和认知能力,成为具有全球化意识的社会公民,等等。首先,高校音乐教育上的反思能力、评判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行及时自评、自纠,而且通过这个过程锻炼自身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其次,根据相关研究,“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依然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核心,对音乐的认知也是以西方基本乐理为基础。”[6]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教育制度和法律日臻完善,探寻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必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如何处理西方音乐体系与中国音乐特色的关系,是一个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长期过程。核心素养概念提倡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力,正是为这种改革之路奠定观念上的基础。
在2014年,欧盟设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主题工作小组(Thematic Working Group: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的相关负责人弗朗西斯卡(Francesca Caena)曾经指出,“优秀教师理应具备培养优秀的全球化公民的能力”[7]这里的公民意识放置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上,便可启示我们,通过高校音乐教育的专业和系统训练,应改变过去以培养单一的音乐型专业人才(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目标,转向培养面向未来全球化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一方面,这类人才能够在专业内部,实现对音乐这门艺术或是学科的推动和深化,促进专业内部的艺术交流和切磋;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够突破学科壁垒、区域壁垒和文化壁垒,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学科壁垒的打破,需要实现跨学科的交流;区域壁垒指的是,期冀通过音乐交流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教育性,加强与周围环境的艺术联系,提高周围环境内社会群体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认知水平,由点及面,长此以往,可对整个社会的艺术文化水平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由于历史和社会变革原因,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建立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之上的,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从一开始,可以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恰恰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结果。但这却造成了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缺位问题,本土化的内容退居次位。从风格特点而言,“中国音乐属于地区性音乐风格的文化自主体系,唯有能够传承中华民族十六个地区的音乐风格才能代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8]根据欧盟构建的核心素养框架,其关键素养之一,是要养成学生“对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良好的认同感; 对文化表达多样性的尊重和开放的心态。”[9]它所指的正是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相互兼容问题,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具体反映到课程上,要避免为了体现本土化而全然否定国际化、全球化的音乐理论和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同理,全盘西化的取向也不可取。从理论上而言,要从形成学生关键的音乐艺术修养的需求出发,以尽量均衡的学分比例,合理调配专业课程和跨学科内容,逐步选取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专业和专项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音乐门类的专项技能水平基础之上,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均衡。
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封闭的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一些音乐教师还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模式,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梗概、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并没有亲身体验和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难以真正体悟到音乐作品内在的意蕴之美。”[10]对于思想超前、个性日益突出的大学生而言,这类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存在极大问题。一个有效而直接的解决方式,便是形成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因为,“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须先具备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11]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尤其对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而言,核心素养更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影响未来音乐教师的素养;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自然又会对其培养对象的知识和能力产生影响;这些培养对象又会进一步成为下一代的音乐教师。简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教育改革,如果可以实现,形成的将是一条良性的循环机制,反之亦然。
另外,文化理解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它也是形成大学生音乐审美的重要因子。与西方音乐的理性不同,中国音乐以及东方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生物的遗传,”[12]也就是说,依靠的是经验和民族文化的情感性传承,其中渗透的民族、宗教、情感的附加因素要多于西方音乐中的“物理性”“数学性”元素。这些珍贵而特殊的文化因子是很难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获得的,即使有所感触,也十分有限。在核心素养的构成中,信息素养是一项权重较大且贴合时代背景的素养。“21世纪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能够使他们与新媒体较好地融合,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渠道。”[13]因而,为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或是相关课程的理解力、审美力、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或是即时性通讯手段,教学中可以实现与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知识、历史信息的跨地域、跨时段的交流。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对学生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形成支持。
综上而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关键的、少数的高级素养,是一个涵盖广泛但需谨慎选择和筛取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体。一个基本原则是为日益变革的新时代、新社会而服务。这就决定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力求剔除其传统体系封闭而单一、僵化而保守、重西方而轻本土的特点,适时转向开放而多变,兼顾本土化和全球化。由核心素养而引发的这些重要启示,无疑会对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形成助力,助于培养一大批可适应未来音乐发展所需要的音乐专业人才,同时他们也会是适应全球化社会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1]张瑞智,张俊梅.2006-2016: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主题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6(3).
[2][9]裴新宁,刘新阳.为 21 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4]于晓晶.后哲学文化视野下的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39.
[5]聂卫华.高校音乐学专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音乐学”与 “音乐教育”专业之比较[J].当代音乐,2017 (23) .
[6][8][11][12]管建华.21世纪的抉择从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三个“缺失”问题谈起[J].人民音乐,2015(1).
[7]王美君,顾銮斋.论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核心素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10]李红梅.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13]蒋朝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多维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94.
2020—05—12
宋静(1973—),女,汉族,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音乐教育教学。
G642.0
A
1673-4564(2020)04-0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