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元琪
20世纪初,现代思辨之父杜威(Dewey)于其著作《我们如何思考》中提出了“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有多种翻译,如批判性思维、审辨性思维等。国内很多学者主张翻译为“思辨能力”,以避免“批判性思维”给公众的理解带来的歧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并指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并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 2018)。“为思而教”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新方向,要求教师通过英语教学实现对学生思维和价值观的培养。
梅德明、王蔷(2018)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提到,“现行的教材较少关注思维的训练”,“缺乏对思维系统训练的设计”,“教学评价试题也是如此”,“思维的难度停留在语义的理解和文章细节的辨析上。传统的教学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黄源深(1998,2010)曾多次提出“思辨缺席症”这个概念。
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及语言水平的限制,加之升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思维深度方面的拓展总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形成多元思维、审辩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领学生深刻思考,积极表述,是英语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将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一篇阅读文本的教学为例,探讨思辨型英语阅读课堂的可行性,即如何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思辨型英语阅读课堂。
深度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态度和学习效果(王蔷 2015)。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结论或说明的表述上,而要进一步深入进去,挖掘和揭示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余文森 2017)。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3 Reading Living with a robot,该语篇讲述了主人公与家用机器人之间的故事。语篇结构清晰,以机器人感染病毒这一事件为界,故事可分为两部分。通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Robots can help people a lot,but they can also be too much trouble.”可以发现,语篇不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表达了“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这一深层思想。教师通过深度解读文本,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让学生深入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如果机器人拥有人工智能,拥有情感,会怎么样?”这一问题。
【教学片段1】
教师首先提问:“What is it like to live with a robot?”因为学生在前一个课时即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的词组,他们有丰富的语言内容可以表述,应该会得出结论:“Life will become more convenient”。这时,教师给学生展示电影《超能陆战队》(Big Hero)的截取片段,并给出任务:We all know that robots can do a lot of things to us human beings.Next,I am going to show you a video from Big Hero.Tell me what happened to Baymax.学生可能会用课本中的词组“Baymaxwent wrong”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发现,拥有机器人的生活并不是只有便利,也有可能会有很多麻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即将贯穿整堂课的主题句:“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设计说明】首先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复习了上一个课时的内容,然后用一个电影片段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同时引出主题“Living with a robot”,并且引导他们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建立起贯穿整堂课的思辨主线。导入部分的设计旨在激活学生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让他们从记忆中查找有关信息并加以提取,从已知出发,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热身,为思维的开放、拓展打下基础,并且自然导入文章主题。
【教学片段2】
当读到故事最后的“In the end,Mr.Jiang decided to return the robot to the robot shop.”时,教师提问:“Do you really think Mr.Jiang should return the robot to the robot shop?”请学生讨论后上台表演主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并在PPT上提供足够的词组作为语言支持。在学生准备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会提醒他们关注文中的词组“the robot satisfied Mr Jiang’s needs”。
T:What about the robot’s need?Do you think the robot also needs to be...?
S:The robot needs to be cared about/paid attention to/treated equally.
学生呈现的对话里有非常精彩的观点,如有些扮演机器人的学生表示,是主人从来不关注他的需求,不停地给太多的指令,不换电池,不让他休息,才让他感染了病毒;也有些扮演机器人的学生表示,正是因为主人从来只把他当机器,当仆人,忽视他的存在,所以他要故意制造出麻烦来吸引主人的关注,新颖而又直击人心的观点博得了全班的掌声。
【设计说明】创作对话的活动旨在实现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文中的重点语言内容,同时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思考。教师首先请学生评估主人究竟应不应该在机器人出问题的时候将其退回公司。学生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也许觉得答案很明显——商品有问题当然是退货,但是当教师要求他们创作一个主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对话的时候,他们会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当学生开始站在机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思维就被激活了。
【教学片段3】
教师呈现一张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AlphaGo)对战的图片,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 will our future be like?”请学生说说他们对未来的预测和发展。有学生表示“人类只有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才不会被机器取代”,这个观点是深度思考的产物,非常精彩。话题自然过渡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此时,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What if robots have emotions?”并给学生展示了两个电影片段,分别截取自《机械公敌》(I,Robot)和《人工智能》(A.I.),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思辨性讨论,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形成并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学生提出,不可以把人工智能化的机器人只当成金属制成的机器,而应站在机器人的角度,它们既拥有情感,又拥有最高端的技术,完全不会愿意被当成奴隶来看待。
【设计说明】两个电影片段的设置旨在逐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创造性表达,学生可以基于现有知识实现信息输出,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后一个问题对思维层次较浅的学生有一定难度。有些学生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在课堂上,经过视频的输入和教师的引导,他们的思维被打开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维产出。
第三个问题确实极具挑战性,也是十分难回答的一个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人工智能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势必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道德问题,正如斯皮尔伯格(Spielberg)在电影《人工智能》中想传递的。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促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思考,从而使其学会思辨,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茫然、被动地接受观点。
思维培养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语言和思维更是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赵思奇 2016)。然而,思维品质的培养恰恰是外语教育或者基础教育重视不够的地方(张连仲 2016)。事实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急剧形成的重要阶段,也处于思维水平、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能够在英语课堂上不仅习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还能够在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层面得到训练和培养,那么英语课堂才能够真正实现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提升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
未来,学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并探究问题,善于质疑,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具有批判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打造思辨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