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卫萍, 孙志林, 张 秀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自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学习生活。这些留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所处的社会制度各不相同,在学生生活中,有着跨文化适应的共性问题,这给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带来了挑战。笔者以扬州职业大学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选取扬州职业大学120名“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来华时间以1-2年为主(占71.2%)。34.8%的学生具有中级汉语水平,43.8%的学生汉语水平尚在初级阶段,其余的英文授课没有汉语基础。被研究者的专业分布较广,涵盖全校12个专业。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从心理适应、学业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等方面,探讨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现状。
心理适应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首要条件。心理适应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考察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1-2]。留学生心理适应涉及来华动机、中国文化认同感、在华生活满意度、与人相处态度、未来计划等因素。调查显示,59%的来华留学生认为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助于日后就业,72%的留学生想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获取中国奖学金也是来华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53%)。对于中国文化认同感,近70%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或一点不了解,22%的留学生是通过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了解中国,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多民族,人们有武功……”。可见,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待加强。对在华生活满意度,42%的留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5%表示满意,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不太满意。在与人相处的态度上,近50%的留学生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渴望与中国人相处。可见大部分留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意愿,这有助于促进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接受调查的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汉语语言水平几乎为零或者只接受过简单的汉语培训,借助于翻译软件与中国学生进行的语言沟通能力,常常不能保证双方交流的准确性。加之,中国文化具有高度的含蓄性,这与他们自己比较直观的文化形态差异很大。沟通障碍引起误解,如果误解得不到及时消除,容易使留学生心理上产生诸多不适。关于未来计划,46%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25 %的想留在中国发展,19%的表示不确定,在访谈中,有几个学生希望学校能妥善安排他们的毕业实习,能够提供更多的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机会。
学业适应性是指留学生对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授课方式、课程难易度、师生互动及课后学习等方面的满意度。留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显示,近80%的留学生对学校教学计划的总体设置选择“满意”或“一般满意”。38%和33%的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是满意和一般满意的。访谈中留学生希望教师能给大家足够多的机会练习说汉语,而不是仅仅是回答问题,增加更多中国文化类课程,建议教师在遇到复杂汉语时,最好能用英语解释汉语,而不是用汉语解释汉语,他们更能理解用英语解释的意思[3]。
就对教学资源调查来看,近90%的留学生对各专业学院的教学资源感到满意或一般满意。在课程难易度方面,只有7%的留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教师所授课程,有一半以上(55%)的留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授课程,觉得学习有些力不从心。就师生交流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学生都愿意课上课下与教师互动交流,由于语言、文化、个性等原因,也有少数(23%)的留学生选择向本国同学寻求帮助。总之,由于留学生汉语语言的交流不畅、对全新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积累不足以及教师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等原因,留学生在学业上普遍存在压力与困难。
社会文化适应涉及饮食习惯、住宿环境、与人(社会)交往、社会习俗、天气变化等生活适应问题,主要指个体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调查显示,80%的留学生能适应中国饮食。不少学生来自伊斯兰教国家,学校设立了民族餐厅,并在留学生公寓内设立了两间公共自炊厨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做饭或去民族餐厅就餐。在住宿环境方面,近70%的留学生对在华学校住宿环境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饮食住宿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必要因素,留学生对中国饮食住宿满意度高、适应性强,说明对中国饮食住宿文化易于了解,这有助于他们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社会交往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说明其文化适应性强。有效建立当地朋友圈有助于留学生完成学业和实现职业目标,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学业适应性正相关。与中国学生交朋友,是留学生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53%的留学生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留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希望多与人交往、结交中国朋友,找到进入目的国的归属感。社会习俗也是影响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24%的学生不适应 “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习惯。就“天气变化”而言,24%的留学生不太适应中国天气。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留学生持否定态度的比较多,很多时候他们有心理困扰时会无所适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的不适应往往使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现象,而文化休克容易挫伤他们汉语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反之,语言学习的困难又会加剧文化休克。因此,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成为留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大困难。
调查表明,因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留学生在心理、学业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呈动态变化趋势,面临明显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的挑战,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来华留学生因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不同,各自面临的心理问题自然较为复杂,学校应成立相关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对来华留学生的人文关怀。成立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为留学生面临的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复杂心理问题提供有效及时的咨询疏导服务,指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生活,多与教师同学沟通、多参与集体活动,进而有效地帮助留学生完成学业、快乐生活、成长成才。成立爱心帮扶小组,冬天来临,组织师生给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天气适应能力的来自热带地区和国家的留学生捐赠寒衣,这样留学生的生活便有了含义。成立留学生自律会,鼓励留学生自我管理,给予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从而克服心理阻碍和加强抗压能力。立足“知行合一”,开辟留学生“第二课堂”,定期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类短视频大赛、文化论坛、文化观光、文化体验等,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方位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华道德文明的了解和体验,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营造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的良好氛围,加快对中国文化心理适应的过程。
2.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来说,读懂中国意味着更好地读懂世界,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4]。留学生入校前,学校留管工作人员应主动作为,在给留学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就要寄送入学手册,让留学生事先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当地天气情况和必备衣服,在心理上对就读学校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从而缩短来华后的心理适应和生活适应过程。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留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对生源国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差异加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给予留学生引导和指导,避免管理中的误解和不愉快,有针对性帮助留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心理、生活不适,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多与教师和同学沟通。
1.加强来华留学生教师队伍建设
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其在华学习的适应与否。第一,提高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意识,重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汉语教师应该参加多学科学习,了解国家间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差异,提高多元化文化意识,避免教学中的误解和不愉快,并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改变中国式的填鸭式教学,强化跨文化交流训练,从而,提高汉语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其次,提升留学生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师在留学生汉语语言或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留学生多了解中国文化,课堂上多补充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让留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留学生基础阶段的综合汉语教学中,不要一味地讲解语言知识,可以采用渗透式教学法,让留学生体验像剪纸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也可采用情境教学法,鼓励留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各国同学的互动交流有助于留学生体验不同的国家文化,营造多文化、多价值共存的留学生课堂,从而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实现跨文化中的学业适应。
2.提供各种学业指导
首先,通过实施小班化教学,为留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授课教师要严抓留学生的课后预习、复习,要对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因材施教。对进入专业学习的留学生,也要不断强化汉语训练,留学生汉语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其学业、生活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第二,通过评奖评优的激励措施选拔品学兼优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建立互帮互助的结对关系,开展“一对一”的学习互助,或者安排英语较好的志愿者做留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助教,协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激发他们汉语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留学生语言学习阶段需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满足留学生课内外学习需要;对于相关专业留学生课程结束后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学校要给予指导和帮助。
1.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
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形成国际交流学院与二级学院、教务、保卫、后勤、学工、当地公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在华留学生管理规定与制度,设立来华留学生班主任、辅导员、专职生活老师及宿管人员工作责任制,多方联动,同向发力,将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与培养落到实处。通过微信工作群,保证信息通畅,及时有效解决留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实施“全天候”管理服务,并成立由中国学生组成的外国留学生志愿者协会,帮助来华留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使其尽早融入中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创设汉语学习交流情境,如:汉语演讲比赛、迎新晚会、中外学生“双语角”、国际文化美食节、中外新生入学教育等。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扬州剪纸、武术、绘画、写春联、包饺子等,加快留学生对中国文化适应的过程。
2.尝试趋同化管理
2018年,教育部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提出“逐步实现中外学生教学管理的趋同”。[5]首先是教学上的趋同化。来华留学生在完成基础汉语学习达到HSK4水平后进入专业学习,在考虑特殊性的前提下,将留学生专业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将留学生编入与中国学生同班学习、采用同一教材、采取同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形式。除了教学方面,就是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采取与中国学生同样的考勤管理,对无故旷课、违规违纪的留学生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可以鼓励留学生加入到校院相关社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安排中外学生入住同一座宿舍楼或同一间宿舍。学校食堂在了解了不同留学生饮食习俗、宗教习惯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饭菜品种和口味,使留学生渐渐适应中国饮食。
趋同化并不是等同化,一方面我们要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求同存异。在华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学校应以合理、公平、审慎为原则,努力构建协同育人来华留学生培养机制,为他们提供学业帮扶,创造条件定期组织中外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让留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学生互动交流、相互了解,引导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核心竞争力。[6]事实证明,笔者于2019年5月组织的中外学生参加WCCO大运河文化博览会的志愿者活动、2019年10-11月组织的中外学生“双语角”活动很受中外学生的欢迎,通过活动,留学生们了解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运河文化、认识了更多的中国朋友、提高了汉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趋同化管理能够促进来华留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质量,让留学生真正融入中国社会文化。
来华留学生从一种文化环境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是身居他乡异国的特殊群体,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障碍直接影响到在华学习效果。探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情况并因势利导地提出应对之策,对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