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艺活动育人路径探微

2020-02-23 00:11
关键词:技艺文艺育人

韩 伟

(盐城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文艺活动既是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又是大学生娱乐身心的主要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艺的形式、内容和品位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当前文艺活动存在的问题,综合施策,更好地实现以艺育人。

一、高校文艺活动育人的现实逻辑

文艺具有审美、娱乐和教育的功能,这三种功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文艺育人功效的发挥。第一,审美功能。文艺通过吹、拉、弹、唱、跳等技艺将作品提供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情境气氛等体现为美,从而使观众理解美并获得精神愉悦。美感要有精湛的技艺水准作支撑而且要不断追求精进和形神一体。第二,娱乐功能。文艺要想教育人,首先要有娱乐性。娱乐是人们欣赏文艺作品的主要目的。如果相声、小品、歌舞等没有了娱乐性,那么人们就不会喜欢它,文艺自然就失去了直达人们心灵深处的桥梁和介质,育人功能也就无从谈起。第三,教育功能。如果文艺的功能超出娱乐,过分追求感官刺激,就会有俗的倾向。文艺的教育功能不是直白地体现出来,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的价值取向,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标志。

由此我们得知,要充分发挥高校文艺活动的育人功能,就必须遵循文艺的基本规律,集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首先,美是基础。文艺活动要达到一定的技艺水准并有表现力。其次,艺中有乐,做到雅俗共赏。最后,乐中有教。通过审美体验让大学生们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实现高校文艺活动的文化担当和公共关怀。

二、高校文艺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以驻盐的4所高校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调查当前高校文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3份,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为96.2%。个别访谈32人,其中,大学生文艺骨干20人,指导老师9人,管理干部3人。高校文艺活动在育人方面虽然发挥了重要功能,但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存在模仿复制、媚俗倾向和生硬说教等问题。

(一)模仿复制

技艺学习以模仿为先,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技艺为创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大学生文艺方面的技艺主要源于兴趣爱好驱动自学而成,技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高校文艺活动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模仿和复制现象,文艺课程体系不完善和艺术指导力量单薄是主要原因。

1. 文艺课程体系不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部分高校对文艺课程建设不够完善。首先,课程设置不健全。有的高校没有开齐开足文艺方面的课程,供大学生选择的艺术实践类选修课程较少,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多层次的文艺技艺成长需要。问卷调查中有近七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文艺课程开设不足。其次,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开设的文艺类选修课没有规定的教材,授课较为随意。一般均为大班授课,管理较为松散,师生互动和交流较少。有的大学生平时不学不练,通过互联网照抄或者模仿,组装、拼接一个作品谋求考试过关。虽然有的大学生想进行文艺创作,却苦于没有可供选择的课程系统学习,加之自身技艺水平有限,导致创意夭折,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自然就产生了与其创作不如模仿的心理。

2. 艺术指导力量单薄

技艺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展高校文艺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艺术指导。大学生艺术团和文艺类社团是繁荣高校文艺的主要力量,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技艺水平还是难以提高。虽然高校为艺术团和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但总体效果欠佳。一方面,指导频率较低。指导老师本身承担着较重的教科研任务或繁重的社会工作,无暇顾及技艺的悉心传授。教师指导学生次数较少,“蜻蜓点水”带来的常常是一知半解。另一方面,指导能力不强。有的指导教师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能力不足,未能处理好专业和非专业的关系。他们过多从学科角度出发,一味强调专业知识,导致非专业的学生无法领悟技艺要旨。访谈中,有5名指导老师均谈及由于非专业出身,虽然知道节目存在问题,却不能从技艺上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整改提高。

(二)媚俗倾向

文艺要雅俗共赏。雅即高雅,俗即通俗。通俗文艺一味迎合低级趣味,放弃精神追求,审美情趣同质化就会诱导俗的倾向。高校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穿着暴露、言语和动作搞怪等现象是源于新媒介“泛娱乐化”的影响和大学生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

1. 新媒介“泛娱乐”化的影响

利益的驱使,让文艺也越来越受到商业市场的支配,娱乐就成为最高价值追求。传媒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博人眼球,它们制造热点、搞笑成风,把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从中牟取暴利。自媒体时代,微信等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最方便的入门工具,它使得“原创”变得很简单,一个人借助手机发一个所谓的段子就可以完成;同时微信又为校园文艺提供了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1]。这些“个乐”大多表达随性,内容诙谐。大学生们通过再造、点赞、转发、评论助推了整个“圈子”和环境朝着“泛娱乐化”方向发展,高校文艺活动出现俗的倾向也就不足为奇。大学生们长期沉浸在这种“俗乐”的氛围中,就会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高校文艺活动背离了以艺育人的初衷。

2. 大学生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

“互联网+”以一种锐不可当的姿态介入并影响每个人的生活。“00后”的大学生们作为“网络土著”,接收新事物的观念更加开放。大学生们对网络上另类、新奇事物的盲目跟风和简单认同,容易使他们走进审美趣味粗俗化和审美价值功利化的误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以及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叠加上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压力,很多人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2]。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简单快乐、个性自我、与众不同的文娱活动。他们认为主流就是俗套,非主流就是时尚。在学生组织自办的文艺活动中,有些大学生为追求时尚,模仿网络作品的动作、台词和打扮,大搞“无厘头”,追求“有意思”,迎合观众的感官刺激。问卷结果显示,有62.3%的大学生对这种文艺表演持“随大流”和习以为常的态度。这折射出他们的审美逐渐出现多元化和非主流化的趋势。

(三)生硬说教

文艺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促进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让人们在艺术欣赏和审美感悟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坚定对美好的社会理想的信念[3]。而有的高校为了追求理想的效果,不管文艺的形式和内容,通过语言或字幕直白、生硬地向大学生们表达教的要求。校园文艺机制建设滞后和作品内容陈旧是造成直白、生硬说教的主要原因。

1. 文艺建设机制滞后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仍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事实上,文艺活动的作用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高校普遍重视对科研、教学等显性的量化成果的建设,而对文艺活动隐性育人的价值认识却不到位,还停留在大学生们玩乐和消遣的层面上。高校的关注点在于重视比赛而轻视普及。一是活动未能常态化。文艺活动的组织与年度内重大节日庆典正相关,呈现出波浪起伏的趋势。节日多的学年,活动相对多一些,而一般学年则较少。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缺乏相关的激励措施,对师生的辛苦付出没有形成机制保障,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内生动力。在访谈中,指导老师和管理干部均谈到高校对优秀的校园文艺作品缺乏必要的鼓励,既影响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又影响了优秀作品育人作用的发挥。

2. 作品内容形式陈旧

忽视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群体特征,与现实校园生活相距较远的作品,难以通过审美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内容陈旧。有的高校不注重节目创新,为了活动而去拼凑节目,甚至出现一个节目次次演的现象。还有的作品讲的不是大学生关注的人和事,72.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他们期盼的乐趣。二是形式传统。要么歌咏比赛,要么安排在主题教育活动之后,活动缺少固定的切入点和专有的展示平台,自然成为了大学生眼中的“应景”和“官宣”。三是脱离生活。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平时学习任务较重,深入田野调查,到基层积累素材的机会较少。大学生无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品味酸甜苦辣,往往只能无病呻吟地自我欣赏,或从网络、书本上照抄照搬他人作品来完成文艺实践任务。这样的作品不接地气也不聚灵气,不能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

三、高校文艺活动育人的实现路径

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文艺活动育人的实现路径是加强文艺第二课堂教育,普及“互联网+”文艺,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文艺活动集艺术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

(一)基本原则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有许多经典论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4],这说明社会主义文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消遣娱乐,而主要在于通过审美体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5]8,这一论述说明文艺符合年轻人的身心特点,揭示了在年轻人思想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5]22。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向人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介质,即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巧妙的艺术手法使人们在尽享其乐的同时受到教育。以艺育人可以看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将始终贯穿于我国文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中。高校应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学习,将其作为高校开展文艺活动的根本遵循。

2.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生是校园文艺建设的主体人群。只有以大学生为中心,才能让大学生喜欢文艺活动这种乐的方式。一是尊重大学生。高校开展文艺活动要充分尊重并发掘大学生的智慧,选择他们喜欢的主题和形式,排演符合大学生年龄段和群体特点的文艺节目。只有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才能让他们欣然接受指导老师对节目的修改意见。二是依靠大学生。大学生是文艺活动的主人,只有提高他们主动参加和全员参与的热情,实现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的转变,才能实现校园文艺的繁荣和常青。没有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高校文艺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三是服务大学生。在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策划上,要考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考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需求和准备[6]。从年级、兴趣和职业发展等维度开展不同的文艺活动,服务学生成长需要。

(二)实现路径

1. 加强文艺第二课堂教育

高校文艺活动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高校应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培育精干的文艺队伍,实现普及技艺知识、提升技艺水平、展现精神面貌的“三赢”局面。

(1)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要提高大学生文艺方面的技艺,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是基础。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校园文艺活动。高校要从两方面着手优化课程设置。一是切实推进课程建设。高校应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通过前期调研,开设适合自身校情和学情的课程,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技艺传授课程化。授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大纲和培养方案进行教学。高校还应适时对文艺课程结构进行不断地动态调整。课程调整既要考虑大学生的喜好,又要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调整后的课程应有不同方向和层次,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二是注重考核方式多样性。对文艺课程的考核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侧重过程性的实践考评。建立学生课内外技艺学习记录制度,把参与校内外文艺实践活动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优化课程的设置能充分调动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统一要求和自觉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艺水平。

(2)培育文艺队伍

培育一支精干的文艺工作队伍是开展好高校文艺活动的基本保障。一是重视培养师资力量。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外文艺指导教师品德、技艺和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策划、组织和编排文艺活动的能力。在人员配备上,还应充分考虑技艺特长、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做到优化组合,切实为高校开展文艺活动提供人才支撑。二是重视扶持学生组织。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扶持,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和文艺社团,做到每学期有作品,每学年不同样。还要注重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并促进实践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精品化[7]。三是重视培养学生文艺骨干。高校应注意挖掘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将他们编入大学生艺术团,平时注重思想教育和技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舞台表演水平和综合素养,使他们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普及“互联网+”文艺

互联网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也改变了文艺实践。人们的娱乐消遣和文艺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生动、易学和有趣,可以同时发布文字、音乐、视频和图片,备受大学生的欢迎。因此,高校文艺活动也要自觉与时俱进,抢占网络阵地。通过普及“互联网+”文艺,实现娱乐有品位的追求。

(1)用好平台

以艺育人需要平台持续、稳定的输入、输出与传播。一是建好平台。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介的作用,实现多路径复合传播。平台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两微一端”、广播、电视台等,构建复合平台。通过平台收集大学生原创作品,让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实现从受众对象到创作主体的转变。平台将作品分门别类后约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及时交流指导,并推送成熟的作品进行线上展示。二是入驻平台。通过平台,加大线上展演展示的力度。线上展示可以减轻线下展演的压力,并突破其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使文艺活动的影响力更持久,覆盖面更宽广。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介自带的技术优势,在校园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下功夫,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学生们就团聚在“官媒”周围,实现“高大上”的“官媒”和“小而微”的大学生自媒体之间的相互贯通。三是注意互动。互动可以是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演员与演员的互动、观众与观众的互动。线下的文艺晚会能够对观众的线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反作用于观众的线下行为[8]。通过互动,就可以把握舆论方向,矫正错误思想,形成正确共识。高校平台管理部门还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引导大学生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的传媒环境贡献力量。高校还要通过平台把好文艺节目的审批关,确保既有青春活力,又有正能量。

(2)重视美育

提升大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要注重美的呈现。高雅艺术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和健康精神的重任。既然大学生是“网络土著”,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活动,高校就要把讲台搬到网络上来,把美学理论传播和技艺欣赏相结合,向大学生传递正向、健康的价值观。一是进行积极的线上教育。善于运用新媒介传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唱响主旋律。一方面,通过校园平台推送必读书目和经典曲目,加强大学生美学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促进他们自觉提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建立“互联网+”文艺工作室,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艺工作者的交流和互动,集欣赏、体验、指导、创新于一体,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进行必要的线下熏陶。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或邀请文艺名家进校讲学,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与文艺名人面对面交流,共同欣赏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组织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让大学生们在勤学苦练中锤炼精益求精的禀性、甘于寂寞的耐性和锲而不舍的韧性。对于原创作品中俗的倾向,指导教师要及时跟大学生交换意见,指导其对作品进行调整。

3. 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

文艺方面教的功能及其作用就藏于作品本身。优秀的校园文艺作品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只要大学生们喜欢,就会有好的化育效果。因此,创作优秀的校园文艺作品是以艺育人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一靠健全机制,二靠抓好创新。

(1)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高校要重视文艺活动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建立符合学校文化精神的文艺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文艺活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组织领导、考核反馈、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确保文艺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明确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给出时间表、任务图,压实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的职责,确保各项任务都能顺利完成。尤其是针对校级层面的大型文艺活动,要提早谋划,精心组织,打响品牌。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实施项目化运作,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高校文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师生的辛苦付出要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鼓励,激发师生的担当意识。在评奖评优、晋级发展中予以倾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师生加入校园文艺工作的队伍,师生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校园文艺工作中,为繁荣和发展高校文艺贡献智慧和力量。

(2)抓好创新

文艺的生命在创新,因此高校文艺活动须注重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大学生。一是融入校园文化,凝练特色。每所高校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校园文艺活动的创作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学校的历史沿革有机结合,挖掘乡土特色和校园精神典型等,形成特色鲜明的作品。学校应当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际情况,强化运行机制建设,使之契合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以及自身特色[9]。二是结合青春元素,鼓励原创。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开展作品原创,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并以更多励志、向上的校园故事吸引人、教育人。三是投身广阔天地,深入生活。高校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生活,通过文艺了解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以文艺田野调查研究、暑期送文艺下乡等活动为契机,在研究和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增长才干。校园文艺创作要把青春活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让大学生在欣赏校园文艺节目的同时进行自我审视和价值观培育,从而实现高校文艺活动的文化担当和公共关怀。

只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才能使文艺活动的审美、娱乐和教育功能完美融合,高校文艺活动才会向更深层次、更高品位的方向发展,才能更持久、更充分地发挥以艺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技艺文艺育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942,文艺之春
匠心守技艺 绽放新光彩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