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防震减灾局,云南 华宁 652899)
实践表明,具有防震减灾知识和意识的公民,他们的行为选择,具有理性和科学性,往往能获得保护自我以及保护他人的正效果而无防震减灾知识和意识的公民,他们的行为选择,往往具有盲目性,甚而惊惶失措,常常导致不应有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负效果[1]。地震发生时因缺乏防震减灾知识而造成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的实例比比皆是[2-3]。因此,社会公众知晓防震减灾工作,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有助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能够在地震来临时冷静判断,从容镇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传统、常规的防震减灾科普,形式陈旧,载体少,内容多年不变,缺乏创新,语言死板,宣传方式老套,群众接受度不高,不容易记忆和消化,科普效果不明显,甚至社会公众会有抵触,不能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如何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创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需要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引入社会公众容易接受的新理念、新方法。
当前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主要是以开展集中式宣传、摆放展板、张贴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展讲座等为主。此类宣传方式虽有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没有摆脱传统、常规的教条式理念,展品老化,方式老套,缺乏吸引力,仍然是受众被动接收地震科普知识,受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缺乏兴趣。比如,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漠不关心。表现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时,部分人不看科普展板,不接收宣传单、宣传小册子等材料,即使拿了宣传材料,要么走马观花,不深入学习,要么拿着宣传材料另作他用,或者拿着宣传材料没走多远就扔掉。又如,对集中宣传活动存在错误认识,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看作是在搞促销,和带有商业目的的活动一样,无动于衷。再比如,部分群众看不懂宣传材料上面的内容。然而,与不关心、存在偏见、看不懂不同的是,群众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产品需求强烈。表现在对印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日历、挂历、手提袋或附带奖品的活动感兴趣,常常是日历、挂历、手提袋被抢空,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和城市中老年人人群中尤为明显。为何会形成鲜明的差别,跟表现方式单调,不创新,不注重实效的科普方式不吸引群众有着直接关系(图1)。
图1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
除集中宣传发资料、看展板外,很多人对科普的第一印象还包括冗长乏味的讲座。主要表现为,一是讲座内容不丰富,没有创新性。比如,讲授者发音不清晰,语言没有吸引力,一套PPT语言死板,内容长时间不更新,不与时俱进,讲座方式老套,比较乏味,影响受众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受众难免玩手机,打瞌睡。二是讲座内容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受众正确、客观、科学地接受地震知识。比如,在说构造地震时,过度渲染“骡马不进圈”等动物宏观异常,却不强调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地应力不断集中,岩石圈某处岩层突然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瞬间急剧释放这一本质原因,也不强调动物宏观异常只是预测预报地震的参考手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讲明有动物宏观异常不一定会地震,没有动物宏观异常也不一定不会地震。又如,没有讲明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的关系,抗8度地震不等于抗8级地震等。再如,地震发生时,对如何科学紧急避震讲很多,却抓不住“纵波速度快,破坏力有限,横波速度慢破坏力大,纵波与横波先后到达的平均时间相差12秒,房子质量好一楼或二楼先跑,三楼以上先躲后跑等”这一关键点。三是对讲座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和职工总认为忙工作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听讲座,通常是派几个职工去应付了事。此类现象归咎于受众认为讲座实用价值不高,究其根本原因仍旧是难以吸引公众参与,难以激发受众者兴趣。“讲座”这种传统的科普,受讲授者和内容的影响,知识陈旧,内容晦涩难懂、更新迟缓,群众接受程度严重受限。
对于防震减灾科普受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受众普遍感兴趣、喜闻乐见的内容是什么,受众需要什么,就要朝着这些个方向去思考创新科普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广大受众在闲暇之余做得最多的事情之一就是看电视,甚至大部分人把看电视作为了休息消遣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基层广大的农村。通过看一部行业电视剧、一部行业电影、一个行业公益广告就可以潜移默化地了解该行业,学习到该行业的相关知识。有鉴于此,通过拍摄制作防震减灾影视剧和公益广告来宣传防震减灾是非常值得和肯定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医疗、法律等方面的影视剧,比如宣传医务工作的《急诊科医生》、宣传反腐败工作的《人民的名义》、宣传法律工作的《执行利剑》、宣传民航工作的《中国机长》、宣传房地产中介的《安家》等影视作品,往往看后就能让全国观众对相关行业工作领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潜移默化地了解、学习行业知识。这一点值得地震行业借鉴。
现有的以地震背景为题材的影视剧,如《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等,大多剧情是围绕着地震发生、如何救灾的主题来展开,并没有从宣传防震减灾工作、普及地震知识的角度来创作。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行业的了解少且片面,让公众了解防震减灾行业,学习地震知识,电视拥有最广、最大的受众人群,有着巨大的优势,值得思考并重视。例如,2018年10月16日上映,由北京市地震局牵头创作的电影《我要去远方》,是国内第一部聚焦“地震人”题材的电影,影片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地震科普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
因此,突出公益的同时要激发社会力量创造拍摄一大批地震行业电视剧、电影、公益广告,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移动电视,电影院等平台播出,宣传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知识,让公众了解防震减灾行业,学习地震知识。其一,电视剧、电影、公益广告中要突出防震减灾行业特征,宣传防震减灾。其二,把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剧情中,通过剧情、影视剧、公益广告中的人物来吸引观众,从而把防震减灾知识传播给观众。
信息社会全民都在上网、刷流量,在信息公开透明的今天,地震发生后地震三要素会第一时间呈现在网民的面前,更何况地震能使大地震动,公众能够切身体会“振动之感”。此刻社会公众比较关注关心正在发生的地震,尤其是破坏性、重特大地震事件成为人民群众的重大兴趣点。此时,在张贴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等传统科普方式乏力的情况下,将科普知识嵌入热点地震事件是一种有效的防震减灾科普方式。其一,能使受众者了解到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公众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的热情。其二,能够为公众提供权威的地震处置信息和地震科普知识,引导舆论,有利于公众支持理解抗震救灾工作,同时,也能够避免公众获取、接触到一些片面,不正确的地震知识,特别是使公众自觉识别和判断与地震谣言相关的知识,能够预防和遏制地震谣言蔓延,保障社会稳定。所以,建立在活生生地震事件基础上的科普,能够迅速、有效地满足公众的现实需要,能为公众提供官方版权威信息,能遏制地震谣言产生,能把防震减灾知识迅速地灌输到公众的意识中,吸引公众注意力。为此,地震事件发生后,一方面,要通过有影响力的广播,通过电视台、电视栏目、手机、手机短信、微信平台、微博、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地震灾害处置情况和实用的地震知识。另一方面,要深入灾民安置点、群众集中的空地、街区,利用广播、影像播放地震知识,同时发放实用的地震知识宣传材料。
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时,公众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历、挂历、手提袋等科普产品表现出极大热情,与不关注科普展板、宣传单、宣传小册子等,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传统的科普产品,受欢迎程度竟是天差地别,这就要求在创作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时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受众天生对广告有抵触心理,将商品融入娱乐方式的做法常常比硬性推销效果好得多,防震减灾科普可以借鉴植入式广告。一方面,把防震减灾工作及科普知识植入到影视剧、电视栏目、报纸、杂志、小说、手提袋、纸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中一个点,一个面、一个情节,借助载体,受众在生产生活中欣赏、体验、运用防震减灾科普产品,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给受众留下印象并不知不觉地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另一方面,开发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的科普产品。
随着传播理念和受众兴趣的改变,传统常规的发放宣传单、说教式讲PPT等宣传形式的科普效果已经慢慢减弱,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科普形式必须革新。游戏能吸引人,健康有趣优秀的游戏更能吸引人,游戏式科普成了一个创新方向。2007年3月1日,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公布一套名为“阻止灾难”的电子游戏,成为国际减灾战略在严肃游戏科普手段上的一次尝试。该游戏分为三个难度等级,适合9到16岁的儿童参与。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特定的灾难环境中拯救生命,游戏本质是让孩子们觉得很有趣,进而喜欢这个游戏,目的让儿童从小就有防灾减灾意识[4]。此举措值得借鉴。
在国内,北京市地震局推出首款面向儿童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地震科普教育系列游戏APP—《宝宝地震安全》,重庆市地震局开发了《多多地震历险记》等,一经推出受到广泛欢迎。沿着这个思路,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一大批品质高的地震发生场景,避震场景,自救互救场景,地震探索场景,地震减灾场景等严肃游戏,能够让公众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地震知识。
找准社会公众的需求,注重实效,运用受众感兴趣、喜闻乐见、可以理解的方式方法,多种形式创新科普内容。引入防震减灾影视剧、公益广告、植入式科普和利用好热点地震事件、游戏式科普等社会公众容易接受的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