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2-23 03:32张静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4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大学生

张静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一 引言

我国生涯教育工作的本土化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一批教育学家开始推动生涯教育发展,曾任清华校长的周诒春对学生就业方向提出了三个指导方针“天性之所近、国家所急需、能造福于人类”。后来的一段时间,生涯教育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得到发展,但那个时代的生涯教育主要是就业指导工作,比如就业分配或者简单招聘活动的举办等[1]。直到2007年,教育部提出鼓励和提倡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我国的生涯教育课程开始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生涯教育课程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时代的发展对生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涯教育课程需要承担起新时代的教育使命,进行生涯教育深层次的本土化建设。

二 大学生生涯教育课程的现状

(一) 生涯教育课程完成了初步的阶段性积累

2007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书中提出,“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通知明确了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之后,各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启了生涯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学生生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全国范围内生涯规划类课程在本科层次设立系统课程已成为主流[2]。根据调查,北京高校中有40%的学校开设了生涯教育必修课程,其他高校均开设了生涯教育选修课或采用专家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生涯教育。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郑州大学自2013年起建立了生涯教育的二级硕士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生涯教育师资;上海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学学科中设立了生涯教育的研究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在应用心理学的学科中设立了生涯教育方向研究,开始了生涯教育专业性的研究。

生涯教育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本土化发展。在生涯教育课程的最初授课阶段,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教育理论及体系主要来自于美国的理论体系,如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舒伯的生涯发展论、霍兰德的类型论等,时至今日,这些理论也依然在生涯教育课程中被广泛运用。在消化吸收了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我国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如钟谷兰编写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一书中提出了系统性的生涯规划方法,古典提出了三叶草模型和职业选择漏斗模型。

(二) 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备,授课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部分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已较为完备,课程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建立了贯穿学生求学全程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每一年设立明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块,学生经过系统学习,生涯规划能力和成熟度得到有效提高。如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四年的职业生涯教育,大一学年侧重生涯探索,具体内容包括解读大学、生涯规划概论、自我探索、确立目标等;大二学年侧重了解专业与认识职业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解读行业、职业的现状及发展,探索工作世界方法解读等;大三学年侧重职业生涯决策,具体内容包括继续参加实习实践,进行毕业去向的决策等;大四学年侧重就业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制作就业形势分析、简历、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技巧等。

学校的课程设置类型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首都师范大学较早开始生涯教育课堂教学,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建设1+4+X课程体系,助力学生职业发展”的生涯辅导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课程建设日趋完善,部分学校也顺应课程建设的趋势,开设了在线课程。清华大学2016年制作的《职业探索与选择》慕课入选全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课堂也纳入了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浙江、江苏等十多个省份连续10多年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些都是我国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建设的尝试。

表1 课程安排

(三) 生涯教育课程面临的发展瓶颈

1.生涯教育的生态环境制约课程发展

从学校层面而言,全国范围内开设生涯教育必修课的高校还相对较少,部分开课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没有从学生入学就开展生涯教育课程,归根结底是高校并没有对生涯教育的长远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在人力、制度、财力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保障[3]。从支撑系统而言,生涯教育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归类,发展缓慢,生涯教育的理论学科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现有的测评系统主要从国外引进,未进行本土化改良,导致很多测评结果与社会环境、学生认知不符,科学性易遭到怀疑。

2.师资力量良莠不齐,专业化专家化程度不高

高质量的授课效果离不开专业的授课教师。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机构通常都具有一批稳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而目前我国各高校生涯教育授课教师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或辅导员为主,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日常行政工作较多,少有高校能够安排专人专岗负责生涯教育工作。学院教师通常承担着大量的学生事务,生涯教育课程只是其众多工作职责中的其中一项,对课程的投入精力较少,且队伍整体流动性大,稳定性差[4]。同时,目前在高校从事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师中,缺乏社会阅历与企业沟通交流的经验,甚至有些老师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直接留校工作,他们通常只能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授一些理论知识,难以保证授课质量。

三 生涯教育课程的时代使命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生涯教育课程如何围绕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设计,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生涯教育课程教育目标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 生涯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呼唤新的时代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中国的科技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中国创造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国家人才强国的需求,要求大学生涯教育要引导学生主动迎接“变局”带来的挑战,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加丰富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在国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背景下,产业调整升级,新业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大数据工程师、无人机驾驶员等新兴职业不断出现。学生面对的选择更加多元,大学生涯教育课程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职业世界,在综合个人特质与外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生涯选择。

新时代的学生个体对生涯教育的需求更加多元。“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一代,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成长的一代,他们信息获取能力更强、见识更广、思维更加活跃,他们对职业的要求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也不仅仅关注初始薪酬、就业地域等职业的显性指标,更关注职业幸福感、个人成长等深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生涯教育不仅仅是满足学生求职的当下需求,更要帮助学生认识生涯的全程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生涯认知的不断成熟,学会生涯管理,最终自我实现。

(二) 探索建设达成“三个度”的生涯教育课程

1.要实现“金课”的课程“达成度”。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教高函〔2018〕8号)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金课主要包含“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生涯教育不仅仅是讲授生涯理论、生涯选择和管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和学生个人的经历、能力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国家未来等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生涯教育课程要培养学生探究自我,探究职业世界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生涯规划[5]。

2.要达成学生、学校、社会三方“满意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6]。具体而言,生涯教育课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目标,实现三个满意: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获得一份高满意度的工作,实现学生满意;学生将个人学业规划与生涯规划结合,自主学习,主动追求美好未来,帮助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学校满意;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要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做好大学生生涯教育,为用人单位提供优秀人才,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人才,人才强国助力国家发展,实现社会满意。

3.要体现立德树人的“贡献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生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生涯教育课程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确立生涯目标,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四 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 加强生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涯教育理论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积极应对新环境、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需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理念、丰富内涵[3]。西方的生涯教育发源于心理学,注重人格的自我概念,因此生涯教育更加关注个体,个人主义色彩浓重,从帕森斯提出人的特质因素理论,要找到个人的兴趣、能力到人本主义思潮更加注重人的自我发展及内在价值的澄清,这些都体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而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能够把个人发展同国家未来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高校生涯教育研究者要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目标的生涯教育理论体系,在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涯教育理论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深入系统地建立一套满足中国学生生涯教育需求的理论体系,让学生能够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之间、在个人未来与国家发展之间、在兴趣与理想之间找到结合点。

(二) 创新授课方式方法,发挥线上课程优势,转变课程教学方法

现有对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的研究大多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展开的,很少从大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和方法进行系统化研究[8]。传统的课程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上课方式,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学生只是作为参与者,学习知识,教师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通用性需求,课程内容重点是解决学生们的共性问题。而生涯教育类课程是启发性、探索性课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启发者、催化者,通过课程授课,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生涯教育课程要广泛推动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首先建立和开发生涯教育在线课程体系,通过网络课堂、微课堂、直播课堂等多种授课方式,坚持自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设计原则,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其次,深化推动体验式教学法。生涯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学校要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安排社会实践、用人单位走访参观、单位就业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就在大三学年安排全校学生进行为期10个学时的实习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世界。

(三) 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互促、互融

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生涯教育可以“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进的路”。大学生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中包含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行业、企业、职业、职业选择等内容。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国情、社情给学生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政治教育。如讲解就业形势分析时,结合“中国芯”事件,激励学生加强专业学习,锤炼过硬本领,掌握核心科技,在未来的职业选择时将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努力使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9]。

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对专业的认知与发展和生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脱离专业背景的生涯规划教育难以带给学生收获和成长。职业生涯发展内容教育应该体现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到专业课内涵,融合职业认同的发展教育与学科教育才能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0]。生涯教育应该融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中,更要鼓励专业课授课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传递的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典型案例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行业,引导学生担负起“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的使命。

(四) 进行大学生生涯教育的迭代升级,与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进行有效衔接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于当年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到2021年,全国将有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14个省份的改革落地实施。新高考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在遵循个人兴趣和发挥优势特长的基础上,在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选科决策。在此背景下,各高中陆续开启了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大学的生涯教育就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原来在大学阶段进行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等内容已经在高中完成,大学就需要升级生涯教育课程。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大学生生涯教育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涯教育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指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呼唤生涯教育的新使命,大学生涯教育要加快本土化建设,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大学生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