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练基,张海红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526000)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聂强和蓝菊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并提出重建通识教育体系[1]。于克娟从组织管理机构、运行机制、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通识教育发展的具体策略[2]。黄丽华主要从通识教育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英语综合课程的开发,并指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课程开发可以基于科学、文化、语言等领域的教育视角[3]。龙翔认为,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课程,重塑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个性[4]。也有一些学者对高职普通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余大丽、夏焕堂认为,通识教育的设置将大大改善美术教学中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5]。陈平在分析普通教育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艺术专业未来发展的策略,包括把握教育发展新趋势、以学生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加强非艺术与艺术跨学科合作[6]。范妮以《影视表演的基础》为例,分析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通知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7]。李海燕,张敏以陶艺课程为例,研究高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8]。然而,目前还没有学者研究过OBE 概念下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为此,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深入探索OBE 理念下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与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补充相关领域的文献基础。
OBE 理念是教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在OBE 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合理,因而也促进了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9]。现阶段,OBE 教育理念在科技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成为优化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动力。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实践能力面临着难以提高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较弱。因此,有必要将OBE 的概念应用于高职院校的艺术通识课程中,促进基础艺术课程的改革[10]。
OBE 概念是指针对教学结果输出的教育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美国,在中国的兴起始于2013年。OBE 概念的关键在于设定一系列的学习目标,然后创造机会和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有四个模块,即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成果导向和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施OBE 理念的基本原则详见表1。在OBE 理念下,任务型课程改革的主要路径是: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标引与成果相结合,修订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框架。二,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方法。三,确定考核结果,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表1 OBE 概念实现的基本原理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提高艺术修养,获得更高的思想智慧,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在专业学习中具有更高的创造创新性。然而,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滞后,评价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以“艺术欣赏”课程为例,这类课程可以给非艺术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意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但是教学组织者往往因为对课程价值理解不当、重视程度不够而简单对待只根据教材内容单方面讲学;或过于重视其实用性和技能性令其专业化。两者都不能很好地承担学生人文素质提高、非认知能力完善以及提升创造力的任务。
除教学方法外,高职院校艺术通识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考核方法单一。多数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成绩。虽然这种判断方法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但过于片面,不适合实用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说,我国高职院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整合课程教育理念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够满足企业短期需求和长期发展需求的人才,将OBE 理念应用于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校、教师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强化实践作用,开设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既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又促进能力本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将OBE 概念应用于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基于结果的综合能力,培养更多具备满足社会综合性需求高职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认为,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对生产力的促进在于其有能力适用新技术组织形式和对不可预见的情况做出复杂和适当的决定[11]。如今专业知识更新快速且高度综合化,现代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冲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组织界限,艺术通识教育所具备的非认知因素特点,如能力、情感、态度,将使学生对未来变化具备更适应性,更有可能以自身专业为基点,从事开展跨学科乃至跨领域的活动。
艺术原理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艺术创作中的精神性与材料性的结合加工过程是该课程的背景。工具材料的运用,往往被看作是创作活动后期的事,构思完成以后才开始选择材料,这是极大的误解。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是用他的艺术材料、工具来感觉、体验和选择事物对象的,并将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与物质材料的加工操作原理分为许多具体的单元操作过程,从而最终完成创作目的,这与高职教育OBE 教学理念也有很高的统一性。
自上而下和反向设计是OBE 概念的重要实现原则。高职院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应结合这一原则,建立学生长期目标培养方案和课堂成果等目标,合理开发和设置课程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在制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需求和课程培养方案,明确学生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法,逐步设定不同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明确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梳理艺术通识课程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图1 基于OBE 教育的课程流程
在OBE 理念下,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调整主要围绕学习产出,根据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工具,优化讲座内容的构成和课时比例。例如,教师可结合艺术领域发展线索,重点解释根轨迹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并尝试与不同专业和行业进行联系探讨,充分利用校内外条件,挖掘公共艺术教育资源补充教学。教师在运用OBE 理念调整课堂教学形式时,应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多种教学媒体,线上线下结合进行课内测试和翻转课堂,随时控制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强化。如,教师可以利用AR 技术制作三维艺术作品,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学生可以用手机放大和缩小艺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作品的形式、尺度和纹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和实验,积极整合互动、游戏化的创新元素或教学绘画展览等,采用混合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审美情趣,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借助OBE 理念,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对评估方法进行再评估。教师应在注重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艺术实践的评价,鼓励其在本专业的应用延伸。对于学生综合成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最后的卷面成绩,还要注重课堂和课后的实际成绩。为此,教师应设计多个学习阶段的考核目标,划分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充分激励学生学习。在课程评价目标中,要结合企业要求,构建全面,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态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评价基础课程学习的有效性时,应结合学生平时任务准备,在线学习,实践完成等因素进行多维评价。
在OBE 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高职院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势在必行。借助OBE 教育理念开发新课程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资料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应贯彻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OBE教育理念与艺术通识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等,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