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慧
梨卷叶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危害杨树人工林,黑龙江省各地杨树人工林都有分布。雌成虫卷3—5片树叶成叶卷,将卵产在叶卷的中心,产卵后将叶柄咬伤,使树叶萎蔫后,叶卷干枯落地。大发生时,几乎70%叶片被卷掉,树上挂满叶卷。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
形态特征:成虫虫体色泽有青蓝色、金色、绿色三种,均有金属光泽,鞘翅近长方形,有成排的纵列点刻,头向前延伸成象鼻状,前胸背板两侧各具一个向前的尖刺突。体长约6毫米。卵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1毫米。幼虫虫体乳白色,头棕褐色,体微弯曲、无足,老熟时体长7—8毫米。蛹为围蛹,长8毫米,略呈椭圆形。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地被物和表土层中越冬。翌年树叶开放后,越冬的成虫出蛰,上树补充营养,为害嫩芽新叶,树叶背面叶肉被啃食,食痕成一条条的刻纹,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被啃食的地方失去叶绿素、透明、连接成片,从树下看,树叶象花了一样。成虫补充营养的同时进行交尾,时间在5天左右。随之雌虫开始卷叶,将叶层层卷起,每片叶卷的接头处都以粘液粘合,卷叶成圆筒状,每个叶桶3-5个叶片,然后用喙咬个小孔至卷叶中部,尾部插到小孔里产卵,每个卷桶多数产卵一粒,也有少数产卵2-4粒,最后在卷起树柄基部咬掉2/3,只有1/3连接,后树叶由于缺少水分和养分而枯萎,卷筒干枯下垂,随风摇摆,然后落地。晴天中午前后成虫活跃,在林间飞翔取食,有假死性,遇到惊吓即落地。卵经6—7天孵化,幼虫孵出后即在卷叶中取食,叶卷干枯落地后,幼虫继续取食干枯的树叶。一个卷筒里的幼虫,一生只取食一个卷筒。幼虫老熟后由叶卷中钻出入土化蛹,7月中、下旬在地表5毫米处作土室化蛹,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出土上树,啃食叶肉,补充营养,食痕成一条条的刻纹,待天气较寒,便潜入枯枝落叶层下或表土层中越冬。
依据梨卷叶象鼻虫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哈尔滨市双城区经过多年的防治,总结出梨卷叶象鼻虫最佳防治时间。
2013年,哈尔滨市双城区对发生较为严重的京哈高速双城区段8100亩杨树防护林进行了防治。当年树叶开放时间为5月7日,5月14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森防站使用80马力的车载式喷雾机械进行了防治,药剂使用阿维菌素和2.5%氯氰菊酯100倍液,16日结束防治。防后效果验收,防效只达40%。究其原因:一是高速公路两侧树带宽达70米,80马力车载式喷雾器马力较小,不能覆盖整个防护林,二是时间选择不对,防治时成虫产卵已经结束,三是风向没有掌握好,使林内接触的药量很少,防治效果不好。
2014年,双城区森防站对京哈高速双城区段再次进行防治。当年树叶开放时间为4月23日,随即成虫开始上树,27日既有成虫开始卷叶,由于准备不足,29日才开始使用100马力车载式喷雾器进行防治,药剂还是使用阿维菌素和2.5%氯氰菊酯100倍液,30日结束防治,防后效果只达到73.2%,效果一般。总结原因,主要是防治时间还是晚了几天,部分成虫已经卷叶产卵,造成防治效果一般。
2015年,结合国家林业局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的试验,双城区再次防治京哈高速双城区段梨卷叶象鼻虫。这次防治,我们吸取了上两个年度的经验教训,每天观察树叶开放和梨卷叶象鼻虫卷叶时間,时刻做好防治准备。通过观察,当年树叶放叶时间为4月29日,5月1日即开始使用100马力车载式喷雾器进行防治,药剂使用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50、100、200倍液,5月2日防治结束。防后72小时效果调查,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地面常量50、100、2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49%、94.69%、87.49%,总体效果显著,达到85%以上合格标准。
2019年,哈尔滨市双城区开始使用150马力车载式喷雾器,防治时受风的影响更小,穿透力更强,防治效果更佳。
依据梨卷叶象鼻虫生活史,8月下旬,当蛹羽化成虫后,也可进行防治,但由于害虫的危害期已过,不建议这个时段进行防治。当绿色通道因道路维修等原因,春季无法进行防治时,也可进行补充防治。
结论。根据梨卷叶象鼻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梨卷叶象鼻虫最佳时间为春季树叶开放后的第3天即开始防治,7天之内结束防治。所以,必须抓紧仅有的几天时间,起早贪晚,迅速扑灭。
防治时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最好是选择无风无雨的天气,即使是有风,也要顺风喷洒药液。风向实在是无法调节过来,就在早晨、傍晚和晚上无风或风小时进行防治。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双城区森林和草原病虫防治检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