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梅
【摘 要】新沂市把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优质稻米产业地位突出,但由于长期注重优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忽视稻米品牌培育,造成新沂大米一直处于市场中低端水平。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沂高质量稻米产业发展也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该地区优质稻米发展的短板。本文基于近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分析制约新沂稻米产业发展的瓶颈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沂优质米品牌的对策,希望能为相近地区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对策;新沂
稻米产业是新沂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年产优质稻谷25.5万吨以上,位居全省前列。面对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新沂市勇开新局,化危为机,以规模化、科技化、绿色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引领,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精心培育产业企业为主的“骆马湖”优质稻米联合体,发挥稻米产业优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优化品种布局、调精品质结构、强化品牌创建,初步形成政府起引导、市场牵企业、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优质稻米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益逐步提升,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振兴。
一、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一)科技综合引领,基地聚集展示。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新沂市以省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为科技支撑,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推广部门的协作,规范开展试验示范,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深入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在江苏省稻麦产业技术体系(新沂)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了15亩品种鉴定圃、5个示范区,辐射周边4个水稻生产重点镇,集中展示一批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通过举办培训观摩活动予以推广。合沟镇通过与南京农业大学签署稻田综合种养科技合作战略协议,积极示范稻虾、稻鸭、稻蟹等“稻+N”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引领新沂优质食味稻米产业发展,做足做活水稻绿色生产文章,带动发展稻田综合种养2万余亩。
(二)同心协力,创优发展“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依托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服务、农机产业化示范县、农业高标准粮田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开展创新研究,在优质食味型水稻品种选择、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推广应用现代机械化生产等方面提升稻米产业内生动力,重点打造沿骆马湖十万亩优质食味型水稻产业园,推广搭配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病虫害使用无人机、自走式植保机进行绿色防控,从源头上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生产出放心、健康食品。
-----推广好品种。好品种是创优发展的内在因素,近年来,新沂市农业部门积极引进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围绕农业机械化和綠色高质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开展水稻优质食味型创新工作,筛选了适宜本地区推广的徐稻9号、连粳16号、南粳2728等品质优、口感好的水稻品种,在稻田综合种养区推广种植优质食味稻品种南粳5718,试种南粳9108等,稻米品种有了较大的提升。
-----提升农业机械化整体质量。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新沂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为抓手,突出粮食烘干加工机械推广,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运作模式,精心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订单作业、全程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提高机具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精准化程度,提升农机使用效率,仅2020年全市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大户)23家,新增烘干设备110台,日加工能力提升2423吨,全市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5% 以上。
------扎实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好的品种配套好的技术,新沂市圆满完成水稻40万亩的生产功能区划定,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完成高标准良田建设4.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4万亩,受益人口2.51万人,并以化肥减量增效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水稻缓控释肥侧深施肥等技术,多举措并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加大绿色防控推进力度。全面实施农药监督监管机制,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诱控以及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新型药剂,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化学农药减施率达20%以上。
(三)产业融合,逐步实现标准化。苏北大米将竞争对手设定为东北大米中的圆粒米,在新沂大米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国家绿色生产基地生产技术规程》,实现品种、育苗、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储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标准化操作。2019年新沂市完成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认证20.2万亩,规模化综合种养面积增至1.8万亩,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稻麦产业示范片16个,建设技术集成攻关核心方12个,探索物联网+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建设200亩以上稻虾、稻蛙、稻蟹、稻鸭、稻鱼等“稻田+”示范基地25个,辐射稻田综合种养区20000亩以上,辐射12个镇(街道),平均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2020年继续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9个(其中5000亩以上的示范片2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片7个),项目区重点开展节肥减药、提质增效等技术模式攻关,带动全市优质稻生产、农民增收增效效果非常明显。2018-2020年新沂市新店镇、窑湾镇、邵店镇先后获得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新沂实现了连续三年打造三个“味稻小镇”的目标。
(四)以市场化引导为重心,创建优质稻米品牌。新沂以乡村振兴为工作着力点,围绕“优质生产促进品牌销售,品牌建设拉动优质生产”这一目标,积极引导大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优质食味稻米产业,发挥稻谷生产者自愿联盟优势,发展优质订单农业,鼓励“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引导规模种植主体由“卖稻”向“卖米”方向发展。在市场管理方面,从播种、收获、加工、销售,全程跟踪监管,严把质量关,以保证“新沂大米”产品的信誉。也正是基于消费者对于大米的认知,大米企业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开始着重标注产区概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目前,新沂市培育出“骆马湖”、“沂西”、“沂沭香”、“马陵山稻鸭米”“沂九纯香”、“鑫栗纯”、“蛙呱香”、“狗尾稻”、“百粮春”、“金粮源”、“御香院”等一批稻米商标。其中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1个、“江苏好大米”金奖2个、银奖2个,新沂稻米产品畅销周边大中城市。
(五)创意探索,新兴产业释放新活力。新沂市围绕本地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结合窑湾古镇旅游名胜区优势,紧扣新兴业态创新发展,从村庄内现有可利用资源入手,在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把田园变乐园,把村庄变旅游景区,建设“稻香小村”休闲农业综合体建设,休闲农业综合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耕体验园、苏式仓房、缩建展示全国其他仓记、粮食博物馆、农耕文化馆、稻米粗(细)深加工体验馆、产品展示馆、简餐、民宿、垂钓、儿童娱乐等文化创意场所。江苏稻麦产业体系(新沂)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组建了以产业企业为主的“骆马湖”优质稻米联合体,抱团取暖,创意稻田的产业化途径探索,共同创新发展优质品牌建设,同时,运用彩色水稻栽绘稻田画,稻麦产业基地组织味稻田园摄影展,彰显新型稻作文化,推动农旅结合,可以通过体验式购买“骆马湖”系列“沂西”品牌大米。2020年前来游览观光及订单采购的近2000多人次,同时,新沂市在合沟、新店、马陵山等镇建立智慧农业基地,探索水稻水肥一体化建设,为指导精准农业服务奠定坚实数据来源,为农民增收插上智慧的翅膀。
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水稻品种纷杂不一,绿色转型难度较大。新沂市水稻种植品种布局纷杂不一,市场上销售的水稻品种逾30种,推广部门不得强制种植,这就造成加工的大米品质不统一,外观长短扁圆各异,口感软硬黏糯均有,营养成分也参差不齐。种植面积较大的籼稻品种大多不在品种审定区域内,且对极端天气的抗逆性差异较大、有风险;审定区域内的南粳2728,外观性状较差,卖相不太好等,主推优质食味品种尤为缺乏,同时,由于绿色创建见效慢、成本高,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难度大,农业经营者尤其是普通农户接受意愿不强,这都给新沂大米地域性特征品牌打造带来不利影响。
(二)规模种植成本上涨较快,规模生产效益不显。新沂市2020年30亩以上粮食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规模服务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组织607家,规模种粮面积不足总面积25%,总体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严重,农忙季节用工难、用工成本高,且农资价格日益攀升,导致水稻种植成本日益攀升,而水稻价格走低,水稻种植规模收益不明显,甚至出现亏本现象,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实行规模化粮食生产,需要有效的资金投入,一般田块年地租1000-1200元/亩(不包括农业综合补贴),劳务费每亩200-250元不等,导致手中可用资金较少,加上化肥、农药、种子、农膜、排灌等“刚性”生产性开支呈逐年上涨趋势,而粮食价格2017-2019连续三年走低,进一步加剧资金紧缺。此外,目前农村信贷贷款金额小、手续复杂,一些种粮大户面临资金不足难题,进一步影响了投入与产出比,部分种植户为缩小成本,实行粗放式直播种植,很难保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
新沂优质稻米生产政府起引导、市场牵企业、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是新沂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薄弱环节,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尚不健全,诚信机制尚不完善,订单生产的经营行为约束、风险防范化解、合同履行、矛盾问题化解协商等机制执行难以到位,这逐渐成为制约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足够政策、资金扶持。加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新沂市缺少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品牌亮的大型龙头企业,域内大小稻米加工厂逾20家,但成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生产的大米质量和数量稳定性受其影响,竞争能力较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众多稻谷加工企业相互抢原料,形成恶性竞争,甚至有的小加工企业为外地代收代加工稻谷,生产的大米产品挂外地品牌后再销售出去,成为了纯粹的原料供应车间。加工企业规模小,没能力培育基地,与农户仅局限于简单的收购关系,难以打造自身品牌。
三、振兴优质稻米产业的对策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惯性思维,在政策创新、指导服务上想办法、求突破,把思想、政策、工作等都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新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必须走依靠科技、适度规模、内涵发展的路子。
(一)强化高质量投入品使用,加快推进优质稻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推行绿色发展,突出品种布局,做好水稻生产规划,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力度,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等基地建设,加快转变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把种植业化学投入品减下来。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不断减少和限制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统一服务作用,解决生产中“种、管、收”的问题;示范推广“六统一”,即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品种、统一耕整地、统一育供秧、统一播(栽)、统一病虫草害防治,加强稻麦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强化高端农产品供给,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提升。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端农产品,让广大消费者吃出品质、吃出信任,以口碑打开销路。一是扶持与重视种植环节,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实稻谷生产种植补贴政策。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农产品大品牌创建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心且市场开拓、产品深加工和筹资融资能力强的稻米加工企业,从项目申报及金融扶持上给予优先与支持,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稻米产品附加值,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创新现代营销理念,抱团发展,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种植农户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四是在特色个性化农产品供给上下功夫,群众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对农产品的需求个性化、独特化,要顺应时代变化,挖掘农产品更多文化价值、更深文化内涵,新沂需要进一步开发稻作文化旅游产品、深加工产品,继续延伸稻米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创新,构建产业全程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资源整合,让农业大数据在云端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积极助力优质稻米产业联盟建设,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农户”等的服务模式。发挥县(市)、鄉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作用,解决水稻生产政策、技术问题,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下田。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为抓手,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扎根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加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建设主力军。要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大新农民新主体创新创业力度,围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构建一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强化市场研判,实施品牌提升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全省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机遇期,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主动破除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让乡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一是要打响品牌效应。充分发挥“骆马湖”大米省级龙头企业、绿色食品等品牌影响力,延续稻米文化节项目,深入推进稻米特色小镇、稻作农业示范区等建设,积极开发“稻香小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稻作文化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做强稻米全产业,提升新沂市稻米品牌形象。二是要深入市场开拓。一方面继续开拓传统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夯实传统销售渠道,深化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大力拓展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扩大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做好“互联网+稻米”文章,开设新沂大米网上营销专区,打造网销拳头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三是做好产品分级。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产业规划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对大米功能及品质进行分级筛选、分类包装和按级论价,特别要注意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品包装,使优质大米能够贴标上市,实现优质优价,提高深加工及品牌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