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思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科学实践,意味着像科学家那样研究。首先,需要基于真实情景,教师要善于挖掘当下需要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课题,比如,随着秋冬季节临近,如何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成为大家需要关注的问题,借着这个机会,让学生们开展在现实需要中的、在真实情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像科学家一样的调查研究问题,并能进一步了解不同消毒剂的原理,学会合理的使用。
【关键词】素养;项目;实践;原理
一、思考如何让学习真实的发生
1.需要真实有挑战的项目化学习案例
我们完成课内教学任务,教授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但若仅限于此,离真正的科学学习还很远。虽然在这些课堂任务中,学生也经历了提问、假设、实验、结论等过程,可还是感觉经历的真实发现较少。而项目化学习中的科学实践,不是教学案例,不是几节课怎么上,而是持续地、有计划地研究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驱动问题,在解决驱动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应用多门科学知识。项目学习的完成,不仅意味着驱动问题得以解决,也意味着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信息分析等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等思维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2.老师和学生都需要真正的科学实践
如果老师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科学实践,不知道在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老师在课堂也很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考虑这些问题。老师会误以为“学生提过问题了”,“学生说过实验方案了”,就等于学生经历了探究。所以老师需要亲身参与到一些科学实践中,特别是那些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探究中。这样,老师才有机会遇到探究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学习如何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并真正引导学生也做这样的实践。
3.在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学习与科学实践
首先,项目化学习是以真实情况为基础的、问题驱动的学习。在解决驱动问题过程中,学习和应用了多门专业知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持续探究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达到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其次,科学教育思想的转变,促使研究人员用"科学实践"代替了"科学探究"。由于"实践(practices)"一词描述了学生的行为,并且有"重复行为使学生熟练,深入学习使其成为习惯,应用知识使学生达到目标"这一含义,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活动是重复性的,并且在不断地熟练学科的核心概念。
二、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
(一)“碰”出来的学习方案
记得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国,班上的一位热心家长,免费为全班孩子们提供这个学期的免洗消毒洗手液。在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消息并感谢热心家长之后,顺势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用了那么多,那么久的消毒剂,你真的了解它们吗?真的用对了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家里用的消毒剂换了很多个不同的品种了,每次妈妈买回来的都不一样;有的说爸爸告诉他消毒剂使用不当会有危险,但具体什么危险不知道;还有的说家里不同的消毒剂是用在不同的地方的,洗衣服的、喷地板的、洗手的……
接下来,同学们提出我们需要策划一个系统的研究和学习项目。这个想法同时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同和积极响应。
(二)合作确“立”的项目问题
确立项目的驱动性问题前,需要一些前期的初步调查。开始,同学们提出要研究所有消毒产品的和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发现我们对消毒产品的了解不足,因此同学们调查了消毒产品包括哪些?
经过了解,同学们发现消毒产品的范围太广,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不到的。于是老师引导同学们发现,立项选题一是要跟现阶段的水平相适应的,二是要活动实施可操作的。那么,我们初步研究的切口要缩小,可以从“消毒剂”这一种类型入手。因此在全班同学的合作下,我们发现适合现阶段研究的驱动性问题: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消毒剂”?在这个主干问题的驱动下,罗列出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需调查解决的问题,并设计方案。
(三)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和课时
项目名称:研究不同“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核心素养和科学实践目标:
1、遇到问题,通过调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2、会合作设计、组织个别化的小组活动方案,并能研讨交流。
3、体验通过真实的科学实践,增长科学知识。
4、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分辨能力。5、积累总结经验,会运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各学科学习目标
科学: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知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传播环节和预防措施。
2.调查市面上不同品种的消毒水的消毒原理,通过对消毒水的比较,了解不同品种的消毒水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数学:能对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如:制作图表等,并作出一定的分析。
人文:能够运用写作,绘画,摄影等方式,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成果。
学习任务单:
阶段一:1、关于消毒液的一些基本知识研究。(第一周)
(1)去超市调查常见的消毒液的类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消毒液的消毒原理。(2)调查不同消毒剂对不同的致病微生物的消杀效果。
2、以个人为单位收集信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信息,并在班級中以表格形式汇报汇总。(第二周)
阶段二:3、调查如何合理应用消毒剂。了解不同的消毒剂的规范正确的使用方法、不同应用场景、使用误区和注意事项。(第三周)
4、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题,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交流信息,并在班级中以手抄报形式汇报汇总。(第三周)
阶段三:5、消毒剂的使用实践和使用情况调查。(第三、四周)
(1)消毒日记——根据研究成果,指导家庭或邻居消毒。
(2)调查问卷——全校各班家庭消毒液的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6、评选优秀日记。
7、全班合作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制作统计图表。
阶段四:8、总结项目学习成果。(第五周)
(1)回顾总结项目学习的过程,并反思。(2)撰写心得和调查报告。
9、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
根据规划,此次项目学习历时1个多月,为能指导和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社团课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利用每周五下午的2节科学社团课开展。安排5周,每周2课时,总共10课时。
(五)项目学习评价设计
本项目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应该及时评价,形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指导。
每个同学完成第一周的调查任务后,在小组内进行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习最后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成果报告、心得体会、回顾学习历程、总结经验等,都是学生的成长收获。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定和家长评述等形式进行,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公平,引导、激励学生健康地发展。
三、项目化学习后发生的转变和反思
1、师生共同进行真实的思考和学习
在真实的情景下设计的项目化学习,能引导学生们在真实的世界和抽象的思维之间不断地建立起相互的关联,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挖掘隐藏在项目化学习背后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
而老师也能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案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开展真实的科学实践,探究教学规律,总结具体做法,形成经验。比如,在项目学习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研究进程调整,选择集体教学活动或小组学习活动。还可以观察某一小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孩子学习的认识。通过各阶段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随时撰写教学笔记。对自身的教学成长大有裨益。
2、展示基于真实的科学实践的吸引力
基于当下真实的、特殊的、有挑战的情景中的项目化学习,对比学生在普通的、教师虚拟设置的情景下的学习,前者对学生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学生更有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真实情景下的项目化学习能展示真实科学实践是怎么样的。让学生体验通过真实的科学实践,增长科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分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盧姗姗;毕华林.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科学教育的观念转变[M].《教育科学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