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竞赛组织管理模式探究

2020-02-22 08:05耿聪刘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绩效本科生

耿聪 刘伟

摘  要:组织在校本科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参加学科竞赛团队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效果有显著影响。本文旨在针对参加学科竞赛团队的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投入情况、所需条件及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和绩效评估,以期望能够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竞赛的特点,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团队开展有效的组织管理提供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本科生  学科竞赛  组织管理模式  绩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c)-0154-03

Abstract: Organizing under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ubject competi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participating in subject competition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investment, required conditions and benefit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odes of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teams,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team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Subject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odel; Performance

習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这些重要论述,传承接续了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基因,是对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的再动员。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要营造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

学科竞赛是一种探索未知,参与社会活动和自主教育的行为,有着常规课堂教学不具备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本科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能够接触到工程实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2-4]。因此,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够对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5-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黄丽名等人[8]指出,随着高等教育院校竞争的激烈,普通高等院校转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科竞赛与课程的融合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他们以平面设计课程为载体,探讨将学科竞赛引入非设计专业学生课堂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总结教学经验。

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姚利花等人[9]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竞赛的特点,提出以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教学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杨奇星等人[10]指出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学科竞赛是最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之一。高校应该建立学科竞赛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造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通过校企融合、课赛结合组织实施学科竞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范晖等人[11]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制造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科竞赛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指导教师如何通过学科竞赛过程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他结合学校培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实例,从指导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介绍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环节和应用实例,提出了相关保障、激励机制和措施。

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学部的王亚娜等人[12]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了学科竞赛中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7个维度的因子:参赛动机、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学校创新氛围、个体创造力特质、学生科研素质、师生关系、团队情况。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学科竞赛中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师生关系、学校创新氛围、个体创造力特质、参赛动机、教师专业素质、学生科研素质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影响作用逐渐变小;团队情况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创新绩效,应优化师生关系,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打造优质创新环境,创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内在动机提升方案;加强指导教师的组织与管理。

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学生参赛团队采用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会影响到学生的参加规模、参与热情和成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本科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  本科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

首先我们对多种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参赛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国内的各种学科竞赛中,方程式汽车大赛与机器人大赛具有以下特点:定期举办、难度大、挑战度高,参与学校规模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按照团队管理的主导性进行划分,目前国内各高校针对这种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主要有3种:

第一种管理模式是以广西鹿山学院为代表的学校。他们的学生理论水平一般,动手实践能力很强。在参赛团队的管理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最后完成整个赛车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第二种管理模式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代表的学校,参加比赛的学生水平属于中上,老师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有2~3名教师全程跟踪整个学科竞赛。

第三种管理模式以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学校,参加比赛的学生能力很强,整个学科竞赛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基本不参与管理。

这三种学科竞赛的团队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第一种学科竞赛管理模式竞赛容易出成绩,但老师投入的精力比较大,没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培养。第二种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对学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历年的参赛成绩稳定,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第三种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学生受到的锻炼多,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对学生能力的依赖性高,比赛成绩不稳定,而且传承性难以保障,上一届学生取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很难较好地传递给下一届学生。

2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组织管理

根据我校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校学生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组织管理应该借鉴学科竞赛的第二种管理模式和第三种管理模式。在每年新赛季开始的时候,我们采取第二种管理模式,首先将参赛的学生分成多个项目组,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参赛目标。然后将参赛目标分解成多个项目,下发给各个项目组执行。在对参加比赛的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我们采取第三种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我们每周召开组会,了解各个项目组学生的进展情况。在组会上我们会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处理,并对解决的结果进行跟踪。在达到时间节点时进行进度考评。如果项目组的进度不能满足要求,就把对项目组的管理模式切换成第二种管理模式,指导教师参与到进度落后的项目组的日常管理中去,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直到项目组的进度达到预期,此时就再次采用第三种管理模式对项目组进行管理。

每年比赛结束后我们会结合参赛表现对各项目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的评价,选出最佳项目成果。在此基础上,要求各项目组提交项目总结,其中包括个人总结、每周项目进展、动手操作时长、相互交流情况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项目小组表现和学生能力并结合项目总结,最终评价每位同学的项目成绩。

3  结果与讨论

实践表明,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我们通过采用上述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依托本项目的两项大学生创新项目获评国家级,获学校电气杯一等奖一项,获学校挑战杯三等奖一项,参加校创新项目实物展示,连续四年完成赛车设计制作并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就业与深造方面,2017年参与比赛的7名學生中有3人成功保研,2人就业于北汽集团,2人出国深造。2018年参与项目学习的10位同学中有3人成功保研,3人考研成功,4人出国深造。上述事实充分证明,通过采用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效果,对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起到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 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

[2] 杨奇星,杜晓凤,曾育新.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86-88.

[3] 王天.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载体丰富第二课堂,提升协同育人实效[J].山西青年,2020(10):60-61.

[4] 叶敏红.基于学科竞赛创新拔尖人才团队的建设探究[J].考试周刊,2020(29):19-20.

[5] 章剑舞.基于体育技能竞赛的高校体育教学教改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123-124.

[6] 左跃群,熊翰卿.学科竞赛下的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9):85-86.

[7] 黄拓,谢军,李盛, 等.基于"学以致用"的《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教改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75-76.

[8] 黄丽名,梁栋,蒋凌昊.平面设计课程与学科竞赛融合教学实践探索[J].传媒论坛,2020,3(12):158-160.

[9] 姚利花,郭刚,张占东,等.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的研究[J].大学教育,2020(6):38-40,53.

[10] 杨奇星,杜晓凤,曾育新.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86-88.

[11] 范晖,王善奎,范希营, 等.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82-184,216.

[12] 王亚娜,金丽馥,毛罕平.学科竞赛中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5):104-114.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绩效本科生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