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忠宏 娄恒基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局势,必须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在全球化的洪流中使国家经济不落人后是我们该深思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积极的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才能不断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比较优势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发达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应对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那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就会日益凸显,导致不同程度的政治不稳定和经济波动。像俄罗斯、墨西哥、东南亚等国家,受全球化的波动,金融危机、政治动荡时有发生。对中国来说,全球化局势已经不可逆转,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和政治带来了威胁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在信息、资源、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已经已经超越了国家、民族之间的界限。在经济全球化初期,资本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试图将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给各个发展中国家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全球化能够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能够阻碍其发展,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垒。在一定程度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一定条件下挑战也是大于机遇的。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依托世界市场的全球化,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关系需要市场按照自由竞争的原则自发进行调节,而经济全球化正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通过世界市场试图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转嫁到中国市场,并且国际政治经济的风险、矛盾和危机越来越倾向于中国市场,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且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平衡,对我国经济结构也产生了影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势必会导致政治发展的稳定性。以上所有因素的综合存在,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对我国产生了综合性的影响。市场如何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具体调节,会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政治方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大量兴起,进行自由竞争,维护全球利益,这种情况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泛滥严重,而经济全球化的维护恰好需要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进行,以此来保证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但无政府主义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要想维护全球化下经济秩序仍需各国共同努力,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需要各国政府进行承担。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全球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各国之间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协商对话,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公平的全球化。
(三)文化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渗入,伴随着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也通过国际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他机制进行了传播,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更加严重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代表着物质文明的全球化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西方物质文明的到来同样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公众政治心理的冲击不可忽视。文化的传播媒介几乎无处不在,但现实是发达国家支配着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而全球性的传媒公司也大都位于发达国家,对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进行了垄断,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公众对信息的接受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局面。正是借助这种劣势,发达国家不断推行自己国家的文化,实行文化霸权主义,不断向我国公众传输西方价值,抹黑中国的一些活动,我国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得到了影响,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出路
(一)始终坚持推行改革开放
近40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中国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正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样也有利于获取自身利益。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國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不应该局限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对于发达国家也应该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开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使对外开放真正成为一种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
(二)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口问题从以往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变为与其他国家相比的优势。众多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更占优势的工资成本,这将成为我国的长期优势。同时人口的富足给我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有着强大的潜在市场的需求。中国应该始终保持并且真正对低下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的比较优势进行长期维持发挥,并且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对教育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那么这种比较优势胡进一步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中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获取更高的利益。
(三)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金融行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活动运行不规范、机制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这些问题屡见不鲜,中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风险和危机频频出现。基于以上现状,对于金融业的规范措施需要贯彻落实,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自由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也要深入落实,除了对央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服务效率、产业结构等也要实行监管改善。金融机构改革要参考各国的制度法规,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行规律培育高效的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结构的调整,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使中国的金融体制同国际接轨,从而增强中国金融业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锋,肖维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J].陕西农业科学,2003(05).
[2]王东,丰子义,聂锦芳.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