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特征表现及其价值诉求的再认识
——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为例

2020-02-22 19:04
英语教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意识内容语言

柳 佳

引言

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取向正在被众多一线教师理解、接受。吴晓威、李岳华(2020)指出:学生应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并对各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修养、懂礼节、重情感、有责任心的人。

梳理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挖掘其特征表现,探索其价值诉求,对于英语教师再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解决以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往往过分重视英语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背诵等这些表象的东西,没有给学生充分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的机会,将语言的学习与文化背景相割裂”(丁薇、汪小漫,等2016)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 )(以下简称“GFI”)为例,探究其中文化内容的特征表现及其价值诉求,旨在促进教师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GFI 中的文化内容

GFI 以话题为主线,由话题引领主题,通过具有交际意义的任务或者活动,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教学内容,实现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思想的目标。GFI 共58 个单元(包括七年级上册的3 个预备单元),其中涉及目的语文化的有26 个单元,涉及本土文化的有30 个单元,涉及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有16 个单元,涉及对比文化的有12 个单元(吴晓威、李岳华2020)。

GFI 中包括大量的文化内容,有介绍文化遗迹的(历史地理文化),有介绍学科喜好的(审美情趣),有谈论日常生活的(语言交际),有介绍如何在交际中运用肢体语言的(非语言交际),还有介绍中国文化的,等等。GFI 中的文化内容结构体系完整,既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文化,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创设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GFI 中涉及的文化内容浅显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未涉及哲学、政治、宗教信仰等超越初中生认知能力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

二、GFI 中文化内容的特征表现

英语教科书所选择的文化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文化意识培养。通过研究发现,GFI 中的文化内容具有以下特征表现:

(一)彰显文化内容与学习主题的一致性

GFI 中的文化内容充分彰显了文化内容与学习主题的一致性。GFI《教师用书》中也列出了单元话题下学生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单元话题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建构文化知识框架、完善文化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文化主题展开单元话题教学;在单元话题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文化知识,使学生轻松习得主题、话题下的文化知识;在日常的单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文化差异,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

例如,GFI 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主题为“人与社会——怎样学好英语”,内容涉及以下几点:(1)读课文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要按意群读;(2)大声朗读有助于记忆;(3)跟着录音读,进步更快;(4)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最好先不要查词典,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5)保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再如,GFI 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he earth!的主题为“人与自然——保护环境”,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类型(水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工业发展、汽车尾气、乱扔垃圾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保要从自身做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话题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话题的文化知识进行分类、整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加深对特定文化知识的认知,从而做到文化知识学习与话题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重视语言培养与文化意识培养的一致性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GFI 重视语言培养与文化意识的同步性,将语言与文化同步呈现给学生。GFI 中的文化内容充分反映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支撑”。

GFI 以单元话题为基础,同步文化知识,在特定的语言交际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操练等活动体会文化异同,自然习得文化知识内容。

例如,GFI 七年级(上)Unit 3 What color is it?中介绍了有关颜色的文化内涵。“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喜庆、欢乐、吉祥,而在英语国家则有危险、暴力、流血的含义。再如,GFI 七年级(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中涉及中外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称呼不同的文化知识点:在我国,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称谓可体现出辈分、性别、长幼、血缘关系;而在英、美等国家,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称谓对于上述种种关系并无具体的区分,如grandfather 既可指“爷爷”,又可指“姥爷、外公”,uncle 和aunt 可指父母双方任意一方的兄弟姐妹。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高思维品质与文化表达的交融性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工具属性,其作用在于让世界各民族的人们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又具有排异性和封闭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基础上认识到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思维能力。

GFI 中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认知英语国家的文化,体现了思维品质与文化表达的交融性。例如,GFI 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的内容涉及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在每年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喜庆丰收、合家欢聚的重大节日。这部分教材内容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和由来,使其意识到:在得到他人帮助的同时,应学会感恩,不能忘记他人给予的帮助。又如,GFI 七年级(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语言目标为“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内容涉及学生的上学方式,如乘坐校车、地铁及私家车等。Section B的阅读文本讲述了我国某山区儿童上学的独特方式——滑索道过河,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及地方性。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及阅读文章分析滑索道过河的原因及优缺点,并讨论山区儿童拥有桥梁的愿望能否实现,理解了不同地理文化差异造成的上学方式差异。

学生通过对教材中不同话题内容的学习,学会了理解、尊重各国文化。通过思辨的方式汲取先进文化,同时对不同地域文化持有正确见解,既不盲目崇拜,又不妄自菲薄,对于文化知识的汲取多元化、多角度化。

三、GFI 中文化内容的价值诉求

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育部2018)。GFI 所选择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交流互鉴、思辨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意识的价值诉求。

(一)通过文化内容实现交流互鉴

1.借助文化内容了解世界

GFI 中有很多与节日相关的文化内容。通过这些对传统节日的介绍,让学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比较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学生理解了跨文化知识。

比如,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内容涉及中西方生日习俗的差异,我们在过生日时一般会吃长寿面;巴西人在过生日时会吃糖果,因为他们认为吃糖果能带来好运;英国人在过生日时会开派对庆祝。又如,GFI 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 介绍了圣诞节。圣诞节是为纪念耶稣诞生而设立的节日,为每年的12月25 日,在这一天,家庭成员团聚并共进晚餐、互赠礼品,圣诞树是圣诞节的必需之物。圣诞节现已成为全世界流传最广、庆祝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再如,GFI 九年级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中涉及握手这一常见的见面礼仪。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介绍欧美、中东地区国家人们的见面礼仪——亲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西方国家的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国家人们的习俗、日常礼仪、行为习惯及对于不同行为举止的评判标准等,从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2.利用文化内容介绍中国

GFI 九年级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介绍了我国的茶文化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手工生产的茶叶被卖到世界各地;来我国旅游的游客必定会品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健功效。除了茶文化,GFI 中还选择了其他的中国文化内容,如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s Gina 介绍了名字。中、英两国在姓名方面是有所差异的。和中国一样,英语国家的名字也有姓和名之分,但是,英语姓名和汉语姓名的位置顺序不同。在汉语中,通常“姓”在前,“名”在后;而在英语中,通常是“名”在前,“姓”在后。八年级(下)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提到了珠穆朗玛峰,九年级Unit 2 I Believe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 介绍了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通过对中国文化的选择与呈现,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向世界介绍中国。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学生在对比、判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文化精髓及底蕴,推广本土文化,对本国文化充满自信感和自豪感。

(二)思辨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意识

1.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比如,由于地理、历史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GFI 七年级(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呈现了有关饮食方面的内容:中国人用筷子,用餐时往往围坐在一起共食,而西方人用刀叉,分餐而食。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帮助其理解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体会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以理解、尊重的态度看待不同文化,为日后的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需要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信。GFI 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介绍了发明的历史,其中包括一个偶然的发明——茶。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茶叶的历史及发展,这有助于他们向世界传播茶文化。

GFI 所选择与设计的文化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习语言的重要意义除了了解外国文化以外,还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能以正确的角度分析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让世界了解中国。

(三)透析重大文化事件,提升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

通过对GFI 中重大历史文化事件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相关文化内容背后的历史知识。如美国黑人平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及美国黑人平权运动等。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文化内容拓展,多维度发掘重大历史文化事件的背景资料,在诸如此类活动的安排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教师还应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对各国节日、新闻事件、著名人物等相关文化主题的认知途径。教师可以根据特定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习俗,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文化,防止盲目崇拜,过度效仿,并在活动中适时对比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国家自信。

例如,GFI 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中涉及Mid-autumn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Chinese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Halloween,Christmas 等中外重要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关于节日的海报,了解关于传统节日的历史、活动、由来等,并在年级内进行展览,引导学生讨论各个节日的精神内涵及庆祝的意义所在。

对重大历史文化事件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语言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收集、筛选、整合资料等方式对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更加具体、生动、深入。

结语

文化知识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积累,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还需要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形成文明素养——行为与表征(教育部2018)。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做到不仅了解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还进行不同文化的比较学习,逐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作准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文化话题进行专门教学活动,或教师讲述,或组织学生总结、归纳、发现,或课外观察、发现,然后展示。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教师要重视文化知识教学,采取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语言,提升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意识内容语言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语言是刀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主要内容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