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庭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国梦是中华先辈和革命先烈“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上下求索、时代今人追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担当作为、未来子孙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民族复兴。七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压在中华儿女身上的“三座大山”,使人民成为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把握自身命运的真正主人。从“一穷二白”的被动局面,到“爬坡过坎”解决诸多难题,再到实现“弯道超车”的革故鼎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的接力奋进中逐步走向现实。历史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不因经久考验而退缩,反以磨难锤炼更具刚毅,归根结底在于民族复兴之路背后具有强大的中国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P4)从本质属性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蕴含社会理想与愿景的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为中华民族团结互助、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提供精神力量。在这个阶段,对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考察,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要,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培育和筑牢中国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精神支撑和行动力量,实现由“筑梦”“追梦”到“圆梦”的转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自身民族的精神血脉,这是他们能够独立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与信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P154)中华文明是拥有五千年厚重文化根基的宝贵财富,所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先辈和革命先烈为民族复兴的今天留下的宝贵遗产和智慧结晶。
纵观中华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创造、敢于创新的伟大民族。物质方面,不仅创造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科技成果,而且创造了维护国家安定的万里长城、改善水利交通的大运河、促进农业灌溉的都江堰等举世瞩目的利民工程;思想方面,不仅有“天人合一”世界观的道家学说、“中庸之道”处世观的儒家智慧、“法术势”相统一的法治思想、“兼爱非攻”的墨家观点等名扬天下的思想理论,而且有春秋战国诗经、汉唐诗赋、宋元词曲、明清小说等文艺作品。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昭示着中华先辈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力、辛勤劳作的创新力,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赋予了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即便是近代以来遭受屈辱的历史,依然续写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民族解放的探索、洋务派与维新派对治国策略的借鉴、革命派对国家道路的摸索。从一条“红色小船”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凝聚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又到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形成了“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再到“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西柏坡,留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这就是革命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创造创新的漫长书写,特别是在那些峥嵘的革命岁月里,他们无惧流血牺牲,再次熔铸了辛勤劳作、发明创造的民族性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于《周易·象传》,其含义是宇宙运行充满无限动力,人们应该效仿天地达到进德修业的自强。这是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对中华民族这一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所作的精辟总结。回望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愈挫愈勇、愈挫愈强的民族。譬如,中华民族创造了女娲补天的舍己为人、夸父追日的勇于跨越、愚公移山的坚持不懈、大禹治水的为民谋利等神话传奇,反映了中华先辈们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英雄气概。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无论是抗日暨反法西斯的持久战还是抗美援朝中打破世界第一大国的不败神话,都彰显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寻求独立、谋求繁荣、追求幸福的奋发自强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使鸦片战争以来久经磨难、饱受劫难的中国走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不同于西方柏拉图的思维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对抗、康德的此岸与彼岸的对立及基督教的上天世界与人间社会之间的冲突,更不同于西方社会、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思维方式,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和谐共生和团结统一。虽然中华文化强调和合统一,但并不否定对立或区别的一面,“和而不同”的辩证法在中华民族的哲学字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3](P4)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不仅在政党层面实施政治民主、协商民主的“和”,也在地区层面实施区域自治的“异”,遵循着古代智慧的“和中有异、异中有和”这一辩证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华先辈们对民族同心同德的高度认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而且也坚持跟世界上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离不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是对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荣辱与共优良传统的赓续与传承。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怀有伟大梦想并孜孜不倦地追求,形成了“小康大同”的社会理念,秉持着“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坚守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秩序,以不懈执着和敢于拼搏的伟大梦想精神追求着“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华民族被迫走上了一条屈辱的、被动的民族解放道路,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站了出来,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群“心系天下、以身许国”的年轻人把“改造中国和世界”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他们忧国忧民、敢于斗争、勇于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了民族振兴的“星星之火”。“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P70)正是这样一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才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让人民真正成为了当家作主的主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P15)这一精神在实践中转化为革命方向的红船精神、革命转折的长征精神、革命胜利的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走向国防现代化的“两弹一星”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的载人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以昂扬斗志投入奋斗洪流注入了不竭精神动力。今天,我们赓续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要让今天的人们在“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还要时刻注意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意识形态的渗透,“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理想信念”。[6](P10)
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国开启了伟大的变革,创造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奇迹,由此孕育的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7](P14)它激励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展现出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持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砥砺前行贡献了强劲的精神力量。
“改革”并非一种政权推翻另一种政权,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用智慧和行动诠释了改革的定义,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国家制度的自我完善”,江泽民认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胡锦涛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在前述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真正推向了“革命性”的变革。改革开放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革命”,这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改革开放精神是从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转化而来的,它为我们带来了解除思想束缚、摒弃错误观念、推行思想解放、更新思想观念的巨大跨越,激发了人们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发展,使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不断得到改进,使国家伟大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突破。新时代,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我们要牢记革命者的身份和历史使命,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敢于破除观念束缚、利益固化等影响体制机制的障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8]保持“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意志,继续加强自身的斗争本领和历练,才能真正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的关系。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创造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最好写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创造创新置于国家创新发展大局的首要位置,使创新成为了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风向标。“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7](P25)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兴办经济特区到设立自贸区,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中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面对未来,我们党将创造创新精神作为发展的首要力量,不断赋予广大人民展现才华的出彩机会,不断突破创新藩篱、抵御创新风险、激发创新活力,使中华民族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走向繁荣与兴旺。
四十多年的改革历程证明,中国离不开开放包容的世界,世界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中国秉承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共建开放型全球经济、推进全球治理,旗帜鲜明反对世界霸权和恐怖主义,为推进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从引进来的吸纳与借鉴到走出去的奉献与作为,由成为世贸成员到引领全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力量,稳住与推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中充分彰显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担当与贡献。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国高扬开放包容的鲜明旗帜,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制度与道路的选择自由,虚心平等地交换彼此心声,吸纳与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把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与文明冲突、合作共赢超越政治霸权的理念传向世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伟大的开放包容精神。开放包容的程度越深,改革开放的成就越显著,对世界的发展就越有意义。面对一个充满巨大活力、拥有无限潜力的未来世界,中华民族将继续高扬开放包容精神,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积极主动地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平等与合作共赢的机会。
改革开放精神不仅限于敢于革命、善于创新和开放包容精神,它还包括面对民族复兴大任展现出来的勇于拼搏精神。改革开放之所以是伟大的创举,就是因为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在一个经济社会处于“一穷二白”状态下的国家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考验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无畏拼搏精神。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P16)“拼搏奋斗”是解码改革开放四十年辉煌成就的总秘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面对未来,我们更加需要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夺关闯隘、乘风破浪。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0](P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改革,发出了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的“动员令”,为此,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中国精神的内涵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提供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国精神的精神内核,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中需要把握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都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将时代精神根植在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上,将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对国家、人民和世界三个维度梦想的概括性描绘,其实现过程需要依托物质生产与精神实践的交互来呈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情况中结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两大实践。一方面,要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中国精神的创新动力。既要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与精神归属,进一步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在构建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中弘扬中国精神。既要让中国方案和中国价值“走出去”,又要借鉴和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引进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中国精神。近年来,我国加快机场航空枢纽建设、高铁建设、天文太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向全世界人民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智慧和不竭动力,有力彰显了我国具有的和平开放、包容合作的博大胸怀。中国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的“定海神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践行提供了“智慧”“文化”因素,推动了中国向着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
什么样的时代决定着选择和弘扬什么样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历史选择。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中国精神的前进方向。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昭示了前进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精神提供了价值立场,明确了中国精神的价值规范。中国人民所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划清了中国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的界限,在全体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的过程中达成了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它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的美好愿景而勠力同心、不懈奋斗。
中国精神的宣传既需要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化,继续发挥舆论宣传的主导作用,又需要新媒体发挥方便、快捷、及时的传播优势,做到随时、随地进行正面宣传,帮助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习与掌握中国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了要对中国精神形成较为具体的、全面的认识外,还需要有机结合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传播手段,进一步将中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使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现代化、网络化。要通过创办互联网期刊、网络新闻页面等信息专栏,有针对性地推广中华优秀文化、革命英雄文化、时代榜样精神等内容,邀请专家学者、时代榜样等“意见领袖”为人们提供正面引导,进一步增强中国精神的行动力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方式的优势,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设置中国精神专栏,宣传中国精神,融合更加直观的、丰富的影像元素,以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具体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在视听传媒环境中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在增强中国精神的时效性方面,主流媒体在重大时间节点要自觉做好中国精神的宣传工作,通过邀请专家宣讲、专业人士访谈等途径,使中国精神的宣传教育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心。
弘扬中国精神要做好精神培育的“软”性手段和制度管理的“刚”性措施相统一。“一软一硬”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引导和文化熏陶使人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使人们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一方面,要把中国精神教育纳入公民终身教育体系,在小学、初中、高中及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奋斗意识及奉献精神的培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与践行中国精神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统一。为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人们精神教育需求,要建立和优化中国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精神博物馆、中国精神文化长廊等教育场所,经常性地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不同类型的中国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中国精神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健全中国精神的制度管理要在制度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源泉的“健康与环保”。要对人民的文化产品需求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切实做到为受众群体提供所需的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中国精神教育活动;要加强教育活动的监管,主动作为,避免中国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化、走过场;要形成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对中国精神教育活动进行实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