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震
(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江苏 扬州 225009)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改革开放大局出发,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之后,又作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全国发展大局及区域合作全局,立足于我国发展新方位,在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作出的重大深远的关键性决策安排与根本性战略考量,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面积35.8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二十六分之一,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三省一市”全域;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工业化基础最为深厚和吸引了大量产业投资的城市集群。2018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1.2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常住人口2.2亿(城镇化率60%以上),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拥有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双一流”高校,近三分之一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和年研发经费支出以及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二分之一的芯片制造,37%的进出口总额、39%的外商直接投资、29%的对外投资和62%的实际利用外资。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正式审议,并于同年12月印发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不仅明确了长三角发展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指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措施,还提出了“到202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达到较高水平”的目标安排。
长三角坚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发挥“稳定器”和“主引擎”作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长三角发挥“桥头堡”和“领头羊”作用,打破行政藩篱,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排头兵,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榜样、提供示范;推进更高起点的改革试点,加快全面改革各类举措的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进更高层次的全方位开放,加快构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格局。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独特条件。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发达的水陆交通、丰饶的土地使得长三角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基础最好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还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此外,历史上沪苏浙皖曾经共同孕育出自成一格的江南文化,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认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有效的智力支撑,是长三角能够率先实践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则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大支撑与坚实保障。目前,长三角地区不仅基本建成了水利(防洪、供水等)基础设施体系,相对完善的能源(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国领先的信息(光纤宽带、4G网络等)基础设施水平;还拥有联动协作的区域现代化江海港口群航运体系和机场群体系,密度较高的公路铁路交通干线,比较健全且有效连接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实现市域功能的市域铁路、都市圈城际铁路、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了400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同质化,区域内的每个城市(地区)都有着不同分工和“比较优势”,且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协作。如上海应发挥金融业和国际化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大都市的功能作用,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区域协调、生态环境、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统一市场”等“七个重点领域”的对接合作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江苏应立足制造业基础雄厚优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公共服务与省内全域”等六个重点领域一体化。浙江应发挥民营经济、互联网优势,围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以“数字科技、数字生产、数字贸易、数字金融”“四位一体”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中心。安徽应发挥创业创新群体优势,以“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培育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牵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
坚持创新是第一驱动力,聚焦聚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一是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资源和要素积聚,优化载体布局,着力构建国家高新区、创新园区和科技综合体为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以优秀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是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坚持人才兴城战略,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着力培养集聚一批企业家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区域人才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健全人口管理制度,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包容度为着力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二是构建协调互动的城镇格局。以“一带一轴”为核心,推动人口和产业向沿江城镇带集聚规模化发展、沿运河城镇轴点状特色化发展。三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构建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公用设施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着力放大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基础和优势,深度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一是加强生态财富累积。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布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二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三是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提升城乡综合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抓住三大国家战略叠加融合机遇。一是深入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抓住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围绕基础设施互通、产业转型转移、开发园区共建、产学研合作、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二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创新外经外贸发展方式,提升投资贸易便利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环境。三是拓宽国际化交流平台。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存,放大鉴真、马可·波罗、普哈丁等名人效应,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讲好扬州故事,向世界宣传扬州。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二是构建公平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推进“健康扬州”建设。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构建“医疗卫生、体育健身、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与促进体系,着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四是加快建设教育名城。完善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