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水,计胜峰,许杰华,周劲松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实践中,临床医生日常工作、学术交流中使用的医学术语大多由解剖学术语演化而来,因此,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学工作人员尤为重要[1]。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人体解剖结构变异的认识和理解。目前,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模式——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活动常见形式包括尸体解剖、标本示教、塑化标本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based learning,CBL)、影像解剖学展示和实体教学等[2]。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作为实验教学的场所之一,承担着塑化标本、罕见标本、变异标本、实验教学常用标本的展示功能,是学生现场实验示教、课后自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全国医学院校均十分重视人体标本陈列馆的建设和维护。
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的标本因长期保存的需要,一般将标本放置于充满保存液的透明有机玻璃缸中,而标本的说明仅仅只标明标本的名称。有关该标本的详细说明、解剖结构术语及对应的英文、学生观察的重点结构、解剖结构的临床意义等内容无法与标本共同展示出来,观察者往往需要查阅解剖学专业书籍才能清楚标本呈现的解剖结构,大大降低了观察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一种符号作为线索,既能将有关陈列的解剖标本所有的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又能让使用者容易得到该信息。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将标本陈列馆建设的重点放在硬件改善上,如增加标本数量、改善空间环境,往往忽略了对标本详细解释和体现该标本教学目的等软件的建设。基于此因,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再建设”迫在眉睫。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以及“二维码”在国内教学改革的成功运用,这给解剖学陈列馆的“再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二维码”的线索功能,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标本学习模式的缺陷,能将每个标本“内在”信息整合起来,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能方便迅速地得到该标本的全部资料,能提供给使用者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新的学习体验。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教学资源的 “再建设”将是解剖学实验教学资源一种重要的补充和拓展。在教学实践中,已有应用“二维码”技术用来提高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3]。
二维码的应用主要有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4]。在线应用是在依据网络数据流量的前提下对终端进行识别的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专用设备及软件的支持,识别速度快,数据安全有保障。离线应用是在识别过程中不需要网络支持,不消耗数据流量,但在识别端要有针对性的软件设计,并要将信息资料进行Base64编码转换,内容大时会影响识别速度。而二维码在人体解剖陈列馆的运用不但要满足教学的需求,还应具备识别快,数据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择二维码的在线应用方式建立网络生成环境,通过WAP网站后台端上传数据,使代码转换生成二维码,然后将二维码以标签的形式进行打印[5],并张贴在相应的标本上用于教学。
首先,针对陈列馆内全部的人体标本进行了系统归类,分为: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6]和胚胎、断层七大板块。从中精选出深浅层清晰、有代表性、尺寸适宜、背景干净,无严重偏色的解剖标本约500余件拍摄成数码照片,以用于后期的二维码生成。
陈列馆内解剖标本均封装在有机玻璃缸内,如果将标本取出拍摄则易造成缸体破裂、标本形态改变、标本受损、甲醛污染等问题,因此,我们对拟拍摄标本采用带缸拍摄的方案,提前用绸布将缸体擦拭干净透亮,摆放在拍摄台,静置15分钟以上为佳。本次拍摄我们选用尼康D750数码单反相机,配装50mmf/1.4G全画幅定焦镜头,搭建2m×2m摄影支架,安装1.6m×2.0m黑色无纺布背景。这对后期抠图十分重要,视觉对比也将更加显著。其次,多角度安装LED补光灯照射,增加柔光罩,从而得到色彩还原优异的拍摄效果。
图片的修整。拍摄后的标本照片由于隔着缸体,存在颜色暗淡,背景复杂等问题,需进一步修整。首先,我们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对标本图片的曝光度、色阶及色相饱和度进行调整,其次,使用套索和擦除工具进行抠图修图,使调整后图片边界明了,结构清晰,背景干净,颜色适宜,最后使用旋转工具调整位置,使用裁剪工具按图片对角线1.5倍尺寸进行裁剪,以便于后期的标注工作,并将图片保存为TIFF格式。
图片的标注。解剖标本图片将用于学生自学及教师的教学使用,因此,需要对图片上的解剖学部位进行标注。这项工作我们依旧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首先打开需要标注的图片,新建图层,选择直线工具,起始部位选择箭头,因背景为黑色,所以线条颜色选择红色,以达到醒目的效果,拉线呈放射状分布便于文字输入。拉线完成后,依据对应部位的解剖学名称,选择文字工具进行中、英文输入,颜色选择红色,并依据图片大小调整字号,以保证在手机等设备上的适宜阅览为佳,最后选择TIFF格式并保存所有图层以便于后期修改。
标本图片所承载的内容均为文字,形式上略显单一,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加入有配音的讲解,从而能够打造立体化的场景,可进一步丰富阅读需求。因此,我们先整理好图片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录音人员使用TASCAM DR-05数码录音机[7],用标准清晰的普通话录入,并保存为MP3格式以备后期与图片的整合。
WAP网站依靠Windows Server2012 R2服务器,采用PhpStudy超文本预处理器搭建网络运行环境[8],绑定校园网的静态IP,最后将已设计好的二维码网站模板源码数据解析至服务器中,激活对应端口。由于WAP网站绑定在校园网上,因此,需采用连接校内无线WiFi的设备进行测试。
登录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选择分类中所对应的栏目,点击打开生成页面,选择所要上传的图片及音频资料,点击发布,此时,网站内嵌的二维码识别器将会把资料信息转化成源码数据,再经过计算程序的整合,最终形成二维码矩阵图案,将图案按照所对应的解剖学名称命名,并选择JPG或PNG格式保存。随后用二维码美化软件打开已保存的二维码图片,选择样式,并嵌入标志,另存为最终的打印图片。最后用图片工具调整尺寸,使用标签纸、不干胶纸等进行打印,粘贴至所对应的标本缸上。
我们最终粘贴使用的二维码是基于校园网静态IP转链的应用程序,面向校园网内是开源的,因此所使用的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等)均需在校园网的移动数据的支持下进行操作。操作时,打开手机终端识别软件,扫描所需二维码,即可得到相应的解剖学图片或音频资料。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互联网+”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发生着相应的改变[9]。通过将二维码技术与陈列标本的整合方法,对于传统的解剖教学方式有了更好的扩充和延伸,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给馆内的陈列标本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让标本能够自己讲述“来龙去脉”,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信息的模式自行学习,真正做到“人人有标本,时时就可学”的状态,并且相比单调的标签的阅读模式,学生可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不受环境限制,避免了福尔马林的气味刺激。此外,这对于陈列馆课后无教师在场讲解、开放实验及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都会起到良好的正导向作用,以及与外校类似的教学模式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10],充分提高人体标本陈列馆的使用效率,造福社会。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张建水、计胜峰:提出论文构思及撰写论文;许杰华、周劲松:总体把关,审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