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彬,赵世奎
当前,科教融合作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核心理念,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产业和学术界的共识。但总体而言,对科教融合的内涵、路径、机制等一些根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仍不充分,实践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脱节”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着力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必须建立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教融合理念,正确理解科研与育人的关系,切实推进科教融合的工作机制,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全面落实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发展理念。
第一,博士生科研必须以育人为中心。深度参与科研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点,把研究生教育和有组织的科研联系起来,不论对研究生教育还是对科研都是有益的。欧盟委员会关于研究和创新的报告指出,开展卓越的研究是一切博士生教育的基础。但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并不是自然匹配的,博士生科研的过程并不是自然等同于培养的过程的,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也未必意味着博士生与导师之间存在指导关系。研究显示,博士生科研的训练不仅仅是做研究,而是一个在精心指导下“研究者”身份塑造的过程。如果忽视有意识的培养,“科”中缺“教”,甚至有“科”无“教”,陷入为科研而科研的泥潭,科研就会遮蔽教育,成了博士培养的独角戏。《自然》对中国博士调查后发现,有52%的受访者每周和导师一对一交流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笔者的调查也发现,一些导师更关心博士生参与课题的完成情况,而对指导学生反而兴趣不高、投入精力不足。
科研是洪堡引入大学的,但我们重新审视洪堡的理念可以发现,洪堡之所以全力倡导大学的科研,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于育人。洪堡提出的“惟出乎其心、入乎其内的科学,能改变人的品质”,以及“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实际上是以研究科学为手段,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研究与教学统一于人。科研是育人的手段,如果博士生的目标仅限于完成科研项目,那么我们何必在大学开展博士教育,脱离教育的科研使得博士教育本身的合法性都动摇了。因此,博士生的科研要围绕育人实施,充分挖掘科研的教育性。
第二,博士生要做完整的自主探索性研究。博士生科研要以育人为核心,显然是对博士生参与的科研提出了要求。那么,什么样的科学研究能最有效的培养博士生?笔者以为,最关键的是博士生要做完整的自主探索性研究。其中,完整性、自主性和探索性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一篇《自然》的评论指出,要把博士生培养成思想家,而不是局限于狭窄领域的研究者。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要把新一代博士培养成创造性、批判性、自主性的知识探索者。
从科研的完整性来讲:一方面是科研的过程要完整。无论博士生以后在学术岗位还是非学术岗位,博士生都应该尝试完整的研究过程,独立自主地完成选题、文献梳理、方案设计、调查(实验)、结果分析、成果呈现。只有完整的研究才能给予博士生以完整的训练,博士生也只有走完了完整的研究过程,才能够信心十足地说我具备了科研的能力、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的难点在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的把握,而不是具体的数据处理与调查,但研究的整体把握并不能单纯靠课程和交流就能理解,需要实实在在的科研实践来摸索和验证。因此,博士生应该尽早开展完整的研究,突破博士研究的难点。另一方面是问题的解决要完整。如果说研究过程完整是形式的完整,那么解决问题要完整就是实质的完整。现在有的博士生开展的研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研究问题,只是“雨过地皮湿”,浅尝辄止。很多时候,博士生感觉做有些研究收获有限,其原因就在于研究没有做彻底,研究的某个环节不完善,例如研究问题设定不合理、研究方法选择不妥当等等。因此,只有完整彻底解决选定的研究问题,博士生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从科研的自主性来讲:一方面,研究的独立性对于博士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导师对博士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积极鼓励时,博士生对指导的满意度和科研的自我效能感都会更高。更长期的研究显示,科研独立性较高的博士生未来科研获奖的可能性也更高。另一方面,博士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有意义的研究对于持久而投入地研究具有关键意义。博士论文研究往往需要3-5年的高强度持续工作,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选题显然比导师直接选题更可能持续投入。从反面看,对研究选题持怀疑态度则会引起博士生严重的焦虑感。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只有25%的受访博士生表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用的,这成为引起博士生焦虑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只有享受科研本身,研究才能持续下去。
从科研的探索性来讲:原创性的知识生产是博士学位与其他学位的根本性区别。博士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要靠博士生在探索中培养。探索性研究能够有效赋予博士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创新品质,是对博士生教育意义最大的研究。在探索中,博士生可以有更宽松的空间和时间尝试各种可能性,特别是尝试错误的体验。研究显示,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屡遭挫折的科学家们,往往在后期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调动博士生自由探索的积极性,要比多发表论文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当然,探索的基础是对已有研究的掌握,否则就可能是“重新发明轮子”(美国常用的俗语,指某个人认为自己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新主意,但是实际上这个主意别人早就想到而且已经实施了。)
第三,警惕参与导师课题遮蔽科研的教育性。参与导师课题是博士生科研的主要渠道。“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等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90%-95%博士生参与了导师课题,且有很大比例的学位论文与参与课题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在国内科研资源比较匮乏的年代,将导师和博士生高度捆绑,积极要求博士生参与导师课题,是保证博士生能够享有科研资源的重要举措。但是,现阶段的博士教育已经到了一个从“有研究可做”到“做好研究”的转型期,我们要警惕课题的特性有可能遮蔽科研的教育性。
一方面,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相当于“命题作文”,缺乏独立决策自主研究的机会,甚至搞成“跟班式”科研。有的博士生很快就发表了大量论文,但是在学位论文研究时卡壳了,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参与的课题缺乏自主性。导师发挥的作用太大,博士生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自主性研究的机会,成为听从实验指令的“工具人”,等到自己独立研究的时候就找不到方向了。同时,在课题考核制度约束下,任务的压力使得研究必然更趋保守,固定的时间节点和结题压缩了博士生的试错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导师的课题并不是针对博士生培养而设置的,可能会面临适配难题。或者课题难度过大,导致博士生完全无法把握,只能亦步亦趋,跟随导师指令行事;或者课题内容过大,导师把课题进行分割给若干博士生承担,使得博士生参与的研究更加碎片化,丧失了对完整科研流程、架构的把握;或者课题欠缺学术性,导致博士生参与了大量劳动密集型实验,但是收获甚微。
科研毫无疑问具有培养多种能力的潜质,但是潜质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前提是导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而不是简单通过导师布置科研任务就能自发实现的。要使科研有效支撑博士培养,需要导师精心设计科研训练的流程,为博士生提供自主研究的空间,引导博士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此外,还需要院系、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系统支持。例如,设立面向博士申请的项目、建立可行的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健全实质的集体指导机制等。也就是说,科研要支撑高质量的博士培养,还需要做一篇深化博士教育改革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