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把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在完善制度、健全体系,扩大范围,提升水平,保障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000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980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执行54796万元,主要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重点是安排1384万元用于保障各类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安排1340.5万元用于现役军人优持金的补助,安排115.2万元用于军队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等。优先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排6052万元用于保障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对象”和孤儿的基本生活、临时生活困难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安排250万元用于“九九重阳节”老年人生活补助和慰问,安排2483万元用于支持城乡公共就业工作。安排2538万元保障了市综合福利养护院和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工作。安排306万元保障了残疾人事业工作。在卫生健康上,累计支出27305万元,主要是继续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2019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2195万元,为预算的104.1%,增长5.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6036万元,为预算的93.5%,增长8.4%,当年收支结余16159万元。其中:2019年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支出37582.4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03%;机关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29190.2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263.61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85%。
一是社会就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投入2483万元支持就业创业,带动全市城镇新增创业就业6874人,3423名农民进城落户,就业前技能培训8745人,创业培训223人。二是社会保险参保率逐年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5%。三是社会保障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最初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129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由最初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52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600元/年/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0元/人/月,全市农村低保标准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及时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增长174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
一是财力增速制约社会保障投入。财政的总收入增幅远低于社会保障支出增幅。虽然市财政已采取“零基预算”方式对支出进行了大幅调整,但社保等必要的民生基本支出还需保障,预算收支矛盾异常严峻。二是社会公共事务支出压力增大。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财政除了要保人头、保机构正常运转外,还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今年还要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大污染防治投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相关支出项目繁多,财政支出压力大。三是投入机制不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匹配。在配套资金方面,由于缺乏合理的财力与社会保障责任标准评估,中央与地方在配套社会保障资金方面不尽合理,地方政府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四是社保政策还存在碎片化问题。在改善民生上,一些部门从自身业务角度出发,谋划工作,制定政策,缺乏顶层设计上的统一安排和政策衔接,一些政策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这种现象在社会保险参保、社会救助等政策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五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难度较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难度大。基金结余量大且增速快。投资采取银行定期限存款或购买国债等方式,收益率低,甚至无法跟上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保值增值难度较大,基金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
一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坚持既尽力而为、久久为功,又量力而行,注重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保障基本突出重点原则。社会保障涉及诸多项目和保障群体,社会保障需求长期大于供给,必须找准切入点,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着手,从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着手,从待遇保障水平偏低的项目着手,如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困难群众救助等。三是注重实效,提高效益原则。每一分财政资金都来源于纳税人,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救命钱,因此社保资金的运用必须按用途严格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人民群众对政府产生更高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一是完善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机制。建立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将一般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有机结合起来,保证社会保障事业投入水平平稳合理,实现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规范化,社会保障资金使用合理化、高效化。二是整合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根据各项社保政策的资金需要,及时调整预算安排,统筹存量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确保项目不重不漏,加强部门之间协作,不断提高财政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加大低收入群体、农村贫困人口等重点项目投入。根据社会保障项目特点,确定优先序列,优先保急需的社会保障项目。适时提高低收入群体、贫困人口社保待遇。立足于“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以社会公平为着力点,逐步创造条件,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力度,提高财政投入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均衡城乡和不同阶层社会成员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水平。四是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资金补助力度。有针对性提出有关本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和重大项目,争取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列入有关改革试点或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地区,从而争取上级财政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以克服本地区财力不足的困难,全面推动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财政队伍建设。从严从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一岗双责”,加强财政干部日常学习、教育、监督管理,确保队伍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