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以广东省佛山市红色资源整合利用为例

2020-02-22 06:34陈燕霞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佛山市党性党员干部

陈燕霞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广东佛山5283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19年10月25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第六条提到党校(行政学院)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目标,其中一点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正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初心和使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从党史和新中国史中继承而来,发挥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新文化形态,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文化战线上创造的文化硕果。”[1]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同体同向,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脉相承。红色资源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孕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根脉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关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算多。肖扬伟认为,“红色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教育的元素,发挥红色廉政文化对干部廉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红色文化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3]李美玲认为,“党性教育工作者要有开阔的视野,要跳出红色文化了解党性教育资源的外延,认识到党性教育资源是一个内含了红色文化、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内在的有机统一体。”[4]王立培认为,“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之中,一要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作用;二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途径;三要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环境。”[5]学术界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红色资源的党性教育意义,强调将红色资源融入党校的党性教育中,建立相关长效机制,而对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缺乏广度与深度,本文选取佛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佛山市红色资源特点、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广东省佛山市红色资源的特点

(一)红色遗址数量多、分布广

红色基因蕴含在红色资源之中,要研究红色基因,首先要关注红色革命遗址,要坚持以利用为核心,在利用中保护,在利用中发扬和传承。从保有数量看,根据2014年《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统计,佛山市有革命遗址及其他遗址88处,通过目前的调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内共有大小红色革命遗址91处,散布在佛山市五区之内,其中禅城区20个,占22%;南海区22个,占24.2%;顺德区5个,占5.5%;高明区21个,占23.1%;三水区23个,占25.3%。在具体分布上,三水区数量最多,南海区、高明区、禅城区次之,顺德区数量比较少。比较重要的有“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吴勤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陈铁军故居、罗登贤故居、廖锦涛故居、邓培故居、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等等。可见,佛山的红色文化遗址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二)红色人物多、宣传少

佛山市共有大小红色革命遗址91处,散布于佛山市五区内。佛山市五区内的红色人物并不少,但是广为人知的却不多,像陈铁军是因为“刑场上的婚礼”事迹被拍成电影并写进了中小学教材,使其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相对于陈铁军而言,高明区革命三谭是在中国建党、建军和统一战线史上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但由于地方党史研究比较少,其知名度一度仅限于佛山市和广东省内,在全国知名度不是很高。还有禅城区南庄镇的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的英烈谱里面其祖籍曾经一度被写错为广东顺德,由于其活动足迹主要在东北和江苏,所以其事迹在东北和南京雨花台被广为人知,可在其家乡却知之甚少。在2015年9月30日,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建成开馆之前,其宣传力度几乎为零。佛山市五区都有代表性红色人物,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红色人物知名度不高。

(三)红色资源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升级

佛山市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空间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红色”方面大有可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佛山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做好红色历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除较早前遭破坏的以外,总体而言,佛山市近些年挖掘和申报的遗址遗迹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将红色资源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所以一部分红色资源开始发挥作用。一些区、镇对红色资源与地区融合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划。以三水区为例,进行了《三水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总体规划》编制,拟规划以邓培同志故居、邓培烈士铜像广场为龙头,三水革命烈士纪念碑、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横涌村头厅农民协会旧址等革命遗址为重点,突出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以乐平镇大旗头古村、桃㘵村、小迳村等村落的革命遗址为基础,结合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佛山市红色资源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升级,也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载体。

二、广东省佛山市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开发现状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同时也是衡量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佛山市在不断地采取积极举措去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的同时,采用新颖的形式去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在这些举措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佛山市在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同时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红色资源所涉人物或主题普遍知名度不高

从调研情况来看,除了陈铁军因为“刑场上的婚礼”事迹而被广为传颂外,其他的如禅城的罗登贤和廖锦涛、三水的邓培、高明的三谭和南海的区梦觉,知名度都非常有限。即便是陈铁军的知晓者,也多是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论工作者,从事文化宣传、思想教育、媒体传播的实务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烈士遗迹所在地的群众,也并非家喻户晓。当然,这并非佛山市一地所遭遇的境况。事实上,从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的首批省级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名单来看,所列遗迹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大多也是仅限于地方甚至区、县一级的有限范围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无论历史教科书还是各类文艺和艺术作品,其中心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是从国家层面来甄选,换句话说,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人和事,而同时地方史特别是地方革命史又长期得不到重视,无论研究还是传播都乏善可陈;二是由于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GDP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文化(包括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发展成效难以量化,因而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相关红色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佛山市五区的红色文化遗址数量不算少,但是都散布在五区之内,各区分别进行红色遗产的开发利用,佛山市在打造博物馆的同时,也没有将红色文化纳入博物馆的建设布展中,五区的党史研究室有计划进行各区的党史馆建设,只是各区自己在建,没有从佛山市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对红色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较具规模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比如说,可以把佛山市五区比较出名的红色人物故居、展览馆整合到一起,可以效仿井冈山、瑞金、遵义和延安等红色革命老区,将同一时期的红色人物集中到一起,建成较具规模的红色文化博物馆。佛山市有经济发展的优势,本地的红色资源基本集中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集中整合的条件。如果建成较具规模的佛山红色文化展馆,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就可以发挥其系统功能。虽然有的红色资源被开发出来了,但研发深度不够,仅限于对人物生平事迹的梳理,建立人物故居和事迹展览馆,以展陈的形式呈现出来,少有组织本土专家学者或者全国的党史专家学者进行内涵的挖掘提升,缺乏对人物精神的深入研究和转化。在研发时,一方面,对红色人物本身的历史贡献和革命贡献的评估不够客观,另外一方面,没有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去挖掘人物精神,使得人物的精神和事迹仅仅局限于那个历史时代,与当代脱节。还有的红色资源被开发出来了,但利用形式不丰富,仅限于展览和讲解的方式,参观者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难以发挥明显的教育教化功能。

(三)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力度不够

目前,佛山市五区的红色资源缺少统一规划,开发利用机制不健全,五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也不够,仅限于本市区和镇街的参观培训,外来参观者比较少。而且由于革命遗址、文物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征集整理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长期性。许多革命文物散落民间,革命文物、史料收集整理以及展示工作不及时、不全面,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开发利用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没有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没有把保护开发与地方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起来,相关场所无配套设施,造成烈士纪念设施场地有限,难以利用。据调查研究,佛山市大部分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缺乏足够的场地,不利于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两个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均受场地限制无法承办烈士纪念日等全市性的大型烈士纪念活动。因此,在基本场地都受限的情况下就更难转化成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资源。即使像“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邓培故居、西海烈士陵园等相对大型的场馆,也没有针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仅限于流水线式的标准化参观,而没有像瑞金、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圣地那样打造出生动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作用不明显。

三、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红色文化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精神因子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红色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教化和育人功能,要发挥其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在整合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各区县统筹力度,组织各部门联动,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意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

(一)做好红色资源的活化和传承,为党性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载体

1.提升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与时俱进打造红色资源硬环境

加大力度整合本地的红色资源,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重视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做好红色资源的升级配套工作。因为大部分红色资源都是散布在佛山五区的村居内,比如说罗登贤事迹展览馆位于禅城区紫洞村,廖锦涛故居位于禅城区龙津村,区梦觉故居位于南海区松塘村等,很多红色遗址随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区梦觉故居和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几乎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是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打造当地红色文化品牌的典型代表。佛山市已经分两批挂牌命名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30个,其中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又新建了以高明区的红色资源为依托,以警示教育为主题的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佛山市的红色资源基本上都转化为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成为佛山市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丰富物质载体。

2.加大红色资源整合力度,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佛山市的红色资源散布在五区之内,甚至大部分在镇街和村里,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提升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应进行统一筹划,出台相关制度和指导性意见,实现佛山市内的红色资源规模化开发、集群式发展、统一化宣传,在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的进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元素,精心打磨佛山市独特的红色文化品牌,助力佛山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成为独特的党性教育资源。比如说,高明区依托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小洞村等红色景点、红色村的优势,重点建设有规模的革命传统文化展馆,提炼高明区历史上的革命精神,挖掘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拓展体验形式,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具有高明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党员干部可以借此重温历史,感悟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三水区曾经是广东省产粮重点区域,是享誉省内外的鱼米之乡,三水区依托其优势,积极实施旧粮仓活化工程,通过对旧粮仓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粮食红色展览馆”,擦亮“红色粮仓”名片,传承三水区党员干部保卫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红色印记”,将红色农业革命遗址打造成一个经典的“粮食红色展览馆”,成为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丰富物质载体。在工业社会和城市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留住农业社会的记忆,留住乡愁,意义深远。

3.挖掘红色资源精神实质,拓深红色基因的内涵

围绕红色革命遗址和烈士纪念设施,挖掘佛山革命历史、传承佛山红色故事,建设佛山市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品牌,在全市形成全面重视红色资源的浓重氛围,形成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合力。各区、镇也要成立相关机构、领导小组,提高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识,建立健全管理运行工作机制,配备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切实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拓深红色基因的内涵。要加强对烈士事迹的宣传和弘扬,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烈士、教育党员干部”的主题教育功能,为党员干部提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二)做好红色资源的凝练和升华,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深刻的课堂体验

1.从党史文化角度深入研究本土的红色资源

佛山市的党员干部应立足本地红色资源,深入了解佛山市乃至广东的党史文化。虽然佛山市党史文化种类繁多,但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佛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批批杰出的佛山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奋斗乃至献出宝贵生命。这其中,既有很多敢为天下先、铁肩担道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前仆后继的华南地区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有在民族危难之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却不求名利、默默无闻的普通党员和群众。他们的精神一直在佛山这片热土上传承至今,无不令人敬仰和尊崇。早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冯菊坡等一批佛山籍的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积极投身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农运动结合的斗争中,成为中国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华南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罗登贤、邓培、黄甦、陈铁军、廖锦涛等一批佛山籍英烈,自小离开佛山故土前往异地务工求学,参加了党的组织,投身于革命事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打下了鲜明的佛山印记,涂上了厚重的一笔。在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过程中,结合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可以将本地红色资源穿插进去,深入地讲述本地党史文化,使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佛山市这片热土蕴含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

2.打造多元教学方法,促进红色资源进课堂

佛山市委党校和32个镇街党校以及相关的党员干部培训机构,可以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转化、活化、深化,以党员干部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中,可采取研讨式、情景模拟式、场景再现式和访谈式等多样化的方式,给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供更生动直观的课堂,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添新的活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另外一方面可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入侵,这也是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的重点。可以借鉴井冈山、瑞金、嘉兴、遵义、延安等红色革命圣地的做法,将红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引入党员干部的课堂,增强红色资源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意蕴。

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专题讲授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模拟体验法、案例研讨法、红色人物访谈教学法,等等。第一,专题讲授法。可以借鉴遵义的《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的《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以及嘉兴的《红船精神》等课程的经验,通过党校和高校老师的专题讲授把佛山市的红色资源转化成为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可以开发《陈铁军精神的新时代价值》《罗登贤精神与禅城区的改革创新精神》《“三谭”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等系列课程。佛山市的红色资源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各区的红色资源又零散分布,相对独立,通过教师的系统化课程讲授,可以将这些零散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给党员干部提供更加系统的红色文化熏陶,把佛山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史、斗争史都丰富地呈现出来,使党员干部能够对佛山的红色资源有整体性认知,为深入进行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现场教学法。可以通过现场参观考察、观看微视频、重温入党誓词、读红色家书、向烈士敬献花圈等形式进行现场教学。佛山市有条件的红色资源现场教学点,都设置了重温入党誓词的环节,比如罗登贤事迹展览馆、铁军公园、邓培故居、“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等。在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向烈士敬献花圈可以成为固定步骤,比如说在顺德的西海烈士陵园和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员流水线作业般的讲解、学员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而应该是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员现场的体验感和代入感。教师可以事先介绍背景做好铺垫,中间可以和学员互动交流,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历史人物和事迹的新时代价值,进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烈士在血雨腥风中坚定理想、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第三,情境模拟体验法。可以设置特定的红色场景,让学员分组扮演特定的人物角色,营造模拟情景,将历史事件再现,重回那个硝烟弥漫的英雄主义时代,将自己的主观体验感与历史人物融合,更能激发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思想的理解,引发情感共振,激发学习英烈人物的热情。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组织唱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诗歌朗诵会,观看红色情景剧、红色音乐会等带有鲜明红色烙印的活动。第四,案例研讨法。作为理论教学的很好补充,案例研讨法是将理论更加接地气化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研讨法可以拉近教师和学员的距离,是教师和学员共同完成的一堂课。重点在于如何精挑细选教学案例,所选案例既具有研讨性又不带有歧义性,既不涉及意识形态和政治站位的问题,又能保证案例的经典性,案例的选择对教师来讲具有严峻挑战性。同时,教师还要设置好研讨问题,在研讨过程中引导学员思考,研讨结束后教师要点评总结提升,以期达到良好的党性教育效果。第五,红色人物访谈教学法。对佛山市目前尚健在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军、革命烈士的后代开展访谈教学,通过邀请人物现场面对面讲述革命事迹,让学员更加真切地感受革命者的革命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员边听边思考,鼓励学员和讲授者进行互动交流,并且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总结提升。红色人物访谈法对被访谈者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在访谈之前教师要多次和被访谈者交流,最好提前准备好提纲发放给被访谈者,这样可以使访谈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做好红色故事的新时代阐释,为干部培训提供生动的教材

1.在大力夯实史实的基础上,讲好红色故事的新时代版本

每一个红色资源点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而这些革命传统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生动教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是时刻存在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清醒的价值判断,这里就需要红色文化发挥润物无声的党性教育功能和提升国家认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爱国情怀是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厚植爱国情怀也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厚植爱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抵制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深化对爱国主义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国家认同,厚植爱国情怀。比如说,通过参观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可以了解到革命英烈罗登贤作为东北抗联重要创建人,曾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全国总工会常委会负责人、中共中央军事部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等职务,于1933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在东北抗联过程中,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守,就尽显他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当代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在佛山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禅城区委深入挖掘罗登贤烈士的革命精神,高标准打造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在2019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发挥了重要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讲好初心故事,感召激励了一批批党员干部学习罗登贤烈士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适宜地打造宣传报道《九一八,历史不会忘记!今天讲讲佛山烈士罗登贤的故事》,成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提升了革命烈士罗登贤的知名度。这是最近几年来佛山市在大力夯实史实的基础上,讲好佛山红色故事的新时代版本的经典案例。在新时代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挖掘红色故事的新时代意蕴,为干部培训提供生动的教材。

2.加大对佛山红色文化领域的研究,探讨佛山红色基因的新时代阐释

可以借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系列调研活动,组织相关的研讨会,研讨佛山红色基因的新时代阐释。可以借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样的契机,发布关于佛山红色文化和佛山党史研究方面的重大课题,及时地进行科研课题立项,研讨佛山红色基因的新时代阐释,课题成果可以转化成干部培训的生动教材。加强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功能的理论研究,以系统思维去梳理佛山市五区的红色资源,分析佛山市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佛山市党员干部培训的特点,分析党员干部从政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佛山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哪些红色基因正好符合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之所需,然后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佛山市的红色基因,如何通过这些红色基因重塑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挖掘红色文化对党员干部培训的有益之处,推动红色资源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转化,做好红色基因的新时代阐释,为干部培训提供生动的教材。

(四)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为契机,健全红色资源多方发展机制

红色资源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常态化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借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契机为红色资源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条件,将红色文化资源盘活,建立相应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其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是广东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哪个部门孤军奋战就能建设好的。红色革命遗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和利用好,需要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党史研究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民政主管部门、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等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2.建设专业的红色资源人才队伍

全面扩充研究队伍,将研究和宣传相结合,形成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文化和宣传部门、党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综合性开发与研究的新模式,完善人才输入机制,相关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党史知识培训,让他们能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去讲解,去宣传,去培训,对于一些宣讲解说内容,要由宣传、文化、党史等部门严格把关,必须符合历史,经得起史实检验。多方位筹集资金,提高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加大培训投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工作。吸纳志愿者群体加入讲解、宣传队伍。

3.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红色资源建设管理经费

烈士纪念设施是佛山市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要充分认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机制体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下拨专项的管理经费,强力推进佛山市红色文化建设。要重点解决挖掘、修缮和扩建经费。由佛山市统筹安排资金,对全市的红色历史资源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挖掘,做好整理、规划,进行修缮和扩建等,使全市的红色历史资源的保护利用得到一次全面提升。要充分保障场馆的管理运行费用,由市、区、镇等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做好各个纪念场馆的运行经费预算与管理。

4.建设专业性的党性教育基地

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的基础工程和永恒主题,是党员干部洗心入脑的自我革命。可以借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契机建设专业性的党性教育基地,更丰富多元地整合利用佛山市五区的红色资源。例如,在佛山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依托高明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的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正式开放,面向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常态化教育,基地面向佛山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定制教学,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常态化。注重参与体验、互动交流,以原景重现、情境模拟等方式,将观众由旁观者直接变成参与者,情景交融,产生共鸣。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基因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根基,是坚守初心使命的精神之源。“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从此就流淌在血脉之中,为红色基因诞生和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始终引领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前进道路上克敌制胜、不断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6]要“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7]。不断地回望历史,不断地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断地汲取红色文化中的营养,方可坚守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8]红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来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断增加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使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不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自觉转化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历史使命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佛山市党性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党员干部新书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