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0-02-22 04:31:13杨基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道路马克思主义

文 杨基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说明经济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行不悖,我们要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方针

马克思主义既是唯物辩证的、又是历史的,在以客观事实为研究对象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始终从时代所处的具体条件和变化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联系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以人民为中心衡量一切工作的成效。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常提常新,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或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是我们的立党之基,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了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解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有别于俄国革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对中国革命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之处是在于当时中国革命的环境之下解决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

正如马克思主义者在方法论中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一样,事物的矛盾双方处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同时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出现变化,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历史发展的关节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做到和谐统一。我们党以艾思奇为代表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和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和方法

我们党自创立以来,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根据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的现实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并用于指导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实际。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的三个基本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立场、主要观点和科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毛泽东思想继续前进,奠定了我们党在中国历史事变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命题,为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创造,敏锐把握发展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领导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包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之中,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具体体现为信仰信念、人民立场、历史担当、务实作风、创新精神、科学方法。

在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深度结合,就要充分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循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以人民群众能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定“四个自信”

自我们党创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同时作为党的事业的理论基础,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充满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艰难探索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一重要论断时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以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2012年,由习近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定海神针。现行党章和宪法都明确了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形成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体现了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由“三个自信”增加到“四个自信”,这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诠释。

猜你喜欢
中国化道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