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序贯疗法联合激素补充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0-02-22 07:43:54边文会刘楚涵李永章
河北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照海雌二醇绝经期

王 任 边文会 刘楚涵 李永章

(河北中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导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由于雌激素缺乏或紊乱,大多数女性绝经前期就会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及心理异常等症状,绝经晚期会相继出现如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老年痴呆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患者长期雌激素缺乏密切相关[1]。激素补充治疗(HRT)是目前公认的最全面、最有效治疗因雌激素降低所导致上述症状和疾病的方法。我国也有针灸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临床研究[2-3]。2018-10—2019-09,我们应用针灸序贯疗法联合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并与HRT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4]中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年龄41~60岁女性,已绝经或月经紊乱达3个月及以上;②有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变化等月经紊乱表现,出现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可伴失眠、眩晕、头痛、心晕、耳鸣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复发性阴道感染或尿路感染,心血管病变,血脂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等;③血清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降低(<10 ng/L),且卵泡刺激素(FSH)升高(>40 U/L)。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5]中绝经前后诸证诊断标准,①年龄41~60岁女性;②出现潮热汗出(或盗汗)、烦躁易怒(或抑郁)、心悸失眠、腰膝痠软等症状,舌红(或绛红)少苔,脉细数。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年龄41~60岁,均已婚、已育者;可理解并独立完成本研究所选取的评定量表内容;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及治疗风险,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存在HRT治疗的禁忌证[4];存在腧穴局部皮肤感染、破溃或任何针灸禁忌证;近3个月内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及过敏体质,影响临床观察者;全身一般情况差,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疾病者;正在参加其他针灸或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者。

1.1.4 脱落标准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者;未完成试验中途自行退出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年龄45~58岁,平均(49.5±2.3)岁;病程6~20个月,平均(12.48±4.71)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45~59岁,平均(50.2±2.8)岁;病程5~21个月,平均(12.62±3.85)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HRT治疗。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40)。治疗周期第1~11 d,予白色糖衣片1片(含戊酸雌二醇片2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周期第12~21 d,予浅橙红色糖衣片1片(含戊酸雌二醇2 mg、醋酸环丙孕酮1 mg)每晚睡前口服。21 d治疗周期结束后,停药7 d,继续下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周期第1~11 d,取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照海穴,均为双侧。采用毫针刺法,术者常规手消毒,穴位周围皮肤消毒,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0 mm×25 mm)针刺。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各直刺1寸左右、照海直刺0.5寸左右。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周期第12~21 d,取肾俞(双侧)、命门、腰阳关、关元穴进行艾灸。艾灸方法:将华佗牌灸用纯艾条点燃,手持放置在距穴位局部皮肤2~3 cm处进行温和灸,以穴位局部皮肤温热、无灼痛感为度,每个穴位施灸10 min,每日1次。施灸顺序:肾俞、命门、腰阳关、关元。疗程结束后,间隔7 d进行下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治疗前后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6]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指数:眩晕、心悸、头痛、疲乏、忧郁、关节痛、皮肤蚁行感各占1分;性交痛、泌尿系症状、失眠、焦躁、感觉异常各占2分;潮热出汗占4分。症状程度:无症状为0分,偶尔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存在为2分,影响生活为3分。改良Kupperman评分=各项症状指数×症状程度评分之和。②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E2、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DxI 800型,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盒均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 分,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各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减低更明显(P<0.05)。

2.2 2组治疗前后E2、FSH、LH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E2、FSH、LH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E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FSH、L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其本质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导致的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围绝经期综合征最早表现在月经周期的改变,继而出现各种因雌激素减少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心理精神症状。患者会出现潮热、汗出、易激惹或抑郁、心悸、睡眠周期改变等症状。HRT是目前能够全面解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惟一方案[7]。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在治疗“窗口期”(绝经10年内)启动,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8]。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因其可提供有效的周期控制并具有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周期序贯方案的激素补充治疗[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为 “绝经前后诸证”。夏桂成教授认为,月经的规律来潮与阴阳消长的周期节律密切相关,月经周期开始于经后期,此阶段阴长阳消,至经间排卵期出现重阴必阳的转化,而从经前期开始阳长阴消,至行经期出现重阳必阴的转化[10]。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女性特有的月经周期。这种体内阴阳的平衡协调是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进入围绝经期,由于女性体内肾气衰退,天癸逐渐枯竭,体内阴阳失衡[11],导致圆运动生物钟节律发生紊乱,继而出现绝经前后诸证。

我们在现代医学人工周期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女性气血阴阳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应用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后期开始阴长阳消,治疗上重于肾阴的滋长,以达重阴,故选取三阴交、太溪、照海、足三里进行针刺以滋阴。太溪、照海均属足少阴肾经,太溪又为肾经原穴,有补益肾阴功效,刺其可固护先天之本。照海又属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阴跷脉为足少阴之别络,可营肾脏之水,又交于手少阴心经。故刺照海取其泻南补北、滋阴降火之功,《针灸大成》明确其可用于治疗五心烦热、调和冲任[12]。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针刺其能培补后天之本。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采用补法针刺有促进阴血化生作用,使气血充盛,荣养冲任。经前期开始阳长阴消,治疗重于补肾助阳,来达到重阳。选肾俞、命门、腰阳关、关元进行艾灸以温阳。腰阳关、命门均为督脉穴位,两穴相配可温通肾经,促进阳气生发。关元属任脉,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因其为元阳关藏之地而得名。肾俞属膀胱经,又是肾的背俞穴,是肾气转输、输注之穴,主治下元诸虚。艾叶有温肾助阳作用,借助其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增强经络传导作用,使效力直达腧穴深部[13],增强上述穴位温阳疗效。有研究显示,电针三阴交可升高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E2水平[14];针刺足三里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降低FSH、LH水平[15];艾灸关元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FSH、LH水平,且效果优于针刺[16];肾俞行温和灸可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17]。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说明针灸序贯疗法联合HRT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E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FSH、L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序贯疗法联合HRT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

综上所述,针灸序贯疗法符合女性月经周期中独特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穴位及疗法,以调节“肾气—天癸—冲任”功能,重新恢复阴阳平衡,起到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照海雌二醇绝经期
照海穴的临床运用概况※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
中华建设(2019年9期)2019-09-20 06:44:50
揉照海,治失眠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2-12 15:32:36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3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48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
雌二醇对大鼠EAE血-脑脊液屏障及TGF-β表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