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网络课程的探索

2020-02-21 08:52刘潇静
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网络课程

刘潇静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在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近年来,高校教师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探索,并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形体训练课程的学习。文章立足于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网络教学的创新理念,力图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实现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服装表演类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关键词:网络课程;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作为高校服装表演类学生的必修课程,能够矫正学生的身形,使学生展现个人的优雅气质。高校教师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创新了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使其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专业性的学习需求,对提高学生的形体训练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网络教学为切入点,挖掘形体训练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上的创新进行探索与分析,为服装表演类学生的形体训练课程的创新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形体训练课程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服装表演类专业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形体训练可以为学生体型与体魄的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纠正不良体态同时提高体态语言的表现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对形体动作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学生只能利用上课时间进行观摩学习,老师也只能利用上课时间来指正学生的问题。然而形体动作练习的多是基础动作,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将动作完美呈现出来,因此仅利用课上时间进行练习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上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教学课程结束后懈怠复习的情况,导致学生不能通过形体训练课程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存在着学生形体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随着融媒体内容的逐渐丰富,当前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尤其是利用新媒体元素与形体训练相结合的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创新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加强形体训练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切实提高学生的形体训练效果。

二、形体训练课程网络教学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一)利用微课进行视频类课程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微课成了较为普遍的网络授课方式。利用微课来开展形体训练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程设计及课程的知识内容,高效便捷地进行动作技术的教学。一般来说,形体训练课程的微课主要采用视频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将形体训练示范的动作要领及练习技巧利用现场教学设备录制下来并进行后期制作,最后完成微课录制。这一方式对于高难度动作的重复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尤其是教师上课期间单纯依靠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无法使所有学生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时,微课视频可以重复观看讲解,引导学生完成动作学习,使形体训练中的关键节点与重难度动作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对学生上课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微课通过为学生呈现影像图像的动态画面,直观地表现动作要领与技巧,使学生可以借助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二)利用云平台进行实时教学沟通

除了采取录播视频形式进行教学外,目前直播连线的教学方式也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微开讲、云课堂等云直播平台,微信、QQ等通讯平台,腾讯会议、钉钉等会议平台多种可直接联系传播端与受众端的媒介类型,都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使他们通过视频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尤其是在云交流模式下,视频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建立直观的互动机会,还能够使教师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具体动作,使教师对学生的动作把握更为细致,能够从整体身形上对学生提出要求。加上云直播课堂等载体发展的不断成熟,云视频授课的教学视频与师生的互动过程能够在微平台上进行实时保留,這些视频能够方便学生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重复观看,并对个人的训练问题进行回顾,从而提高实时教学的成果。

(三)利用融媒体资源熟练掌握成熟教材

互联网是教学资源最为丰富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对成熟表演体系及经典案例进行讲解、模仿、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形体训练效果。尤其是当前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抖音、快手等多种自媒体App覆盖了大量的年轻群体。例如,抖音App目前的日活跃人数约3.2亿人,这个数据涵盖了抖音用户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内容的诉求。正是在这一庞大的受众数据下,抖音App中教学类的内容逐渐崛起,尤其是行业大师的抖音视频,可以将其作为示范教学视频。同时,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直接与大师级人物互动的机会,不但能够使学生了解行业前辈对形体动作的理解,增加学生个人与优秀教学资源的接触频率,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形体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形体训练课程网络教学对教学技巧的创新

(一)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对形体训练的重视

服装表演专业的学习与形体训练密切相关,良好的形体形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动作和仪态,对其风度、气质、精神面貌、内涵的展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服装表演通过形体动作来展现服装设计师的构思,形体仪态就是呈现设计师构思的载体,服装表演者的身体就是承载艺术的平台,服装表演者能够借助形体美感的表达建立观赏者与表演者、设计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因此,服装表演者借助个人对服装的理解,配合人物的身份和设计的主题,利用形体动作对整体形象进行塑造,使其成为传递服装艺术的核心元素之一。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伴随着网课教学平台的兴盛发展,网络教学有了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形体教学资料与案例资源,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形体认知,为学生将来的服装表演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能够依靠网络来进行创新教学,但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网络平台,而是应当充分引导学生真切理解形体训练的目标与价值,使学生感受到形体训练对服装表演的重要意义,进而使得学生在不同训练中更为有效地把握形体动作,充分认识到形体训练的趣味性与合理性。

(三)更新课程体系,建构系统的形体训练体系

网络教学课程的创新应用,不仅需要现代化平台的支撑,更需要更新课程体系使其更符合网络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得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发挥出来。其中,要注重在形体训练中对个别动作进行重点学习,尤其是头颈、颈肩、腰腹等部位的训练动作,用系统的形体训练体系来进行教学,为学生运用形体技巧塑造自我创造条件,使学生既可以获得综合的形体训练观感,还能够获得对教学细节的感悟。与此同时,网络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讨论、钻研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网络小组形体训练模式,使学生不但能对个人学习进行查漏补缺,还能发现小组成员的问题及优势,从而在互动中提高形体训练的效果。

(四)投其所好,结合训练差异与趣味元素

形体训练是重复性的枯燥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在进行形体训练课程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形体情况及形体训练要求进行摸底分析,明确形体教学的基本目标,了解学生在具体动作上的训练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调动一些流行元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与学生的易错动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

四、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传统的形体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充分适应服装表演类学生形体训练的基本教学要求,应当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平台与环境,为高校形体训练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形体训练课程质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形体训练的认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教学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利弊影响,既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又要保障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海聰.普通高校形体艺术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2]夏帅,江庆华,向慧勇.学生形体训练中开设微课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24.

[3]李鑫.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形体训练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9(13):86-87.

[4]贵永玲.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建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7):32-33,40.

[5]吴艳洁.艺术类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J].现代盐化工(科学与文化),2018(1):116-117.

[6]刘愉佳.高校形体教学的价值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2):97-98.

作者单位: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网络课程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