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和质量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保证人们的生活所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农业工作者需要探索和实际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玉米选种,种子的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的防治,何时收获以及如何储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玉米的高产优质种植提供帮助。
1选地及整地
相对于其他作物,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进行地块的选择时,建议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块。为了保证玉米高产丰收,建议有条件的农户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检测,最好选择pH 6~7的土壤上进行玉米栽植。选好地块后,要及时整地,根据“细碎、平整、保墒、高效”的原则,在玉米播前适时整地,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可使用综合整地机械作业1次。宽窄行种植的玉米田,在玉米收获后不必处理根茬,用旋耕机对宽行部分旋耕整平即可,这样整地较容易,机械作业次数少,成本低,效果好。在深松作业的同时,施入一定的底肥,以满足对肥料的需求。底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2选种
科学选种是保证玉米高产优质的关键。首先,应在正规的种子经销商处购买经过国家审核的品种种子,保留好购买凭证,以免产生纠纷没有证据。其次,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购买适合在本地区生长并经过多年耕种的品种,不能为了追求产量而选择没经过试种的品种。再次,品种的抗逆性也是重要参考指标,抗逆性主要是指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抗寒性、抗虫性等,通俗地说,就是在同一条件灾害情况下,受害轻或者没有受害的品种。最后,要尽量购买纯净度高、色泽饱满、子粒均匀,杂质含量少,瘪粒少、优质的种子。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
3种子处理
选好种子后,务必进行种子处理,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首先要选种及晒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种子中病粒、瘪粒,以保证种子的纯净度。之后要对种子做晾晒处理,在晴朗的天气,选择向阳背风处,将种子以5 cm的厚度平铺在地上,勤加翻动,保证每颗种子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晾晒是为了增加种子内部活性,保证发芽率。其次是消毒。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为了去除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方法是利用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浸泡,然后晾干即可。最后是包衣。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是重要、有效、方便、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
4播种技术
在播种前,及时进行精细整地工作。一般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灭茬,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早秋耕。秋耕地土壤熟化时间长,经冬春冻结融化,耕层下沉,松紧比较合适,保墒较好,有效肥力提高。适时早播,春玉米要适时早播,苗期由于气温较低,地上部生长缓慢,有利于根系发育,早播生长期有所延长,可积累较多营养物质;早播可相对减轻病虫害,从而获得高产。一般常于地温稳定在10~12℃时,在5~10 cm土层播种。根据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种植密度、播种方法和栽培目的确定播种量。凡是种子大、发芽率偏低和种植密度大时,播种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减少。播种深浅要适宜,覆土厚薄一致,才能保证种子出苗时间集中,苗势整齐,利于减少弱苗,消除大小苗。旱地墒情差的地块播种深度为10~12 cm,向阳的坡粱地播种深度为10~12 cm,背阴沟坡地播种深度为8 cm。
5田间管理
间苗和定苗。间苗的时间应在出苗后长至3~4片叶时进行,秉承“除弱留强、除病留壮”的原则,去除弱苗和病苗。当长至5~6片叶时,根据所选品种的生长习性,剔除多余的幼苗,以适应品种的生长密度;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玉米苗期一项重要工作,除草是将地块中生长的杂草通过人工拔除或者喷洒化学药剂的方式灭杀,以防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妨碍幼苗的生长。中耕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利于幼苗水分的吸收,从而促使幼苗健康的生长;
蹲苗。通过"深中耕,勤中耕"的方式,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消除土壤的板结结构,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对于土壤肥沃、水肥充足的玉米田,要适当进行控制浇水,防止苗旺而不壮。蹲苗可以控制植株生长势,可使玉米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深扎于地下,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6水肥管理
在玉米的生長过程中,合理的水肥管理是保证玉米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播种前,科学地向地块中施撒一定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底肥作为玉米出苗期重要的养分供应,必须一次性施足,如若发现苗期长势不好,要进行补施,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团粒结构,促进幼苗的生长。水肥管理务必把握好苗期、灌浆期、抽穗后这几个时期的管理。
苗期。苗期建议合理使用有机肥,因为苗期如果单纯使用化学肥料,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苗根部营养的吸收,对于玉米幼苗发育不利。在玉米拔节期之前,更要注意水肥管理,尤其是肥料不要过多施用,以免造成幼苗徒长,一旦幼苗徒长,根系下扎会十分困难,导致幼苗失去了蹲苗的机会,给玉米植株后期生长带来倒伏的隐患。
玉米灌浆期。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氮磷钾肥的供应,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的补充,虽说微量元素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小,但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要把握好玉米灌浆期微量元素的补充。例如玉米适量施用锌肥,可有效地提高穗粒数和增加千粒重。
玉米抽穗后。大多数地块中肥料已基本耗尽或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被吸收,这时土壤中所剩的肥力已经不能满足后期的生长需求,所以在这一时期,要施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以防止玉米早衰,更能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灌浆和籽粒饱满程度,提高千粒重。
7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在选取玉米种子时,要选择抗病性良好的种子,或者是染病较轻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玉米受到病虫害侵染。实行轮作,也可有效减少染病概率。在玉米生长期,喷施新高脂膜可保温保湿,抑制病毒扩散,在田间多施钾肥能使玉米抗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及时清理玉米植株残体以及枯心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传播的概率。在玉米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变苗,要及时铲除,而且铲除后的病变苗还要妥善处理,防止病虫害的二次传播。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地块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的效果。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治彻底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若掌握不好剂量,容易产生药剂污染,不仅玉米果穗存在化学药剂残留超标风险,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靠生物天敌的方式来防治虫害。例如,对玉米螟的防治,可以通过在田间施放赤眼蜂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8收获及储藏
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标志有2个: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玉米成熟时是否形成黑色层,不同品种之间差别很大。有的品种成熟以后再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黑色层。因此,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当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即成熟,可收获。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在玉米收获完成后,要进行储藏,主要分为子粒储藏和果穗储藏2种方法。子粒储藏是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将子粒从果穗上分离出来进行储藏,子粒储藏时应注意防潮、防霉防虫等预防措施;果穗储藏是将玉米的果穗进行自然阴干,然后储藏在事先准备好的谷仓或者容器内,第二年在水分减少25%时再进行脱粒处理。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主岭市分校贾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