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新
摘 要:基于互联网开发的新媒体技术,具有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与属性,为丰富在展文物信息、增强展示效果、丰富观众观展体验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对博物馆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的实现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为展览展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改变了观众们感知文物和接受历史的方式。当然,如何在博物馆用好新媒体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是每个展览人需要面对的考验。以近期举办的几个展览为例,对新媒体技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技术;展览;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6-0144-03
借助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博物馆的展览需要表达更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和时代内容。观众也在发生变化,从被动吸收信息转变为实时接收信息。巨幕、全息和VR技术的运用都让参观者以互动的形式厕身其间,打造一场超感官盛宴,使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
一、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
博物馆展览里的文物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扎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不朽记忆。近年来,随着持续不断的发展变革,博物馆在理念、观念上的更新,带来了一波接一波的新思想和新气息,不断将精彩纷呈的展览置于公众的视野,以传播知识,教育大众,启蒙思想。
這其中,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与贡献不可或缺。博物馆正是通过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展览模式,推动了展览工作的创新发展,使展览更好地服务公众。众所周知,各个博物馆通常都有大量的藏品,受展览场地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藏品无法展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最初应用,就体现在数字化、网上博物馆等虚拟展示上。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以满足多元化的观众需要。目前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开始利用微信、QQ、微博、博客、IPTV等媒介与观众沟通交流,还引入了在线游戏、社交网站、数字档案、触摸屏交互、博物馆导航系统、VR、AR等新媒体技术。
目前,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通过已开通的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号,可以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博物馆,走近博物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是为公众获取展品资料、了解展览信息、研究展品内容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早已普及的二维码技术为例,一次按键即能让展品的全面资讯直接呈现在参观者眼前,可以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及相关知识。
博物馆还利用微信作为博物馆展览的导览工具,用文字、图片、音频等方式输送信息,推送展品背后的故事,以多元化展示给公众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博物馆和参观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也让展览中的文物信息不再孤立。通过推送出关于展品的语音、图片、视频等相关介绍,在提升博物馆展览效果、开展人性化服务、加强观众参观体验等方面注入了活力。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往往会带来艺术的革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展示设计领域受到强烈的冲击。原本单一的静态展示方法逐步演化为新媒体环境下展示设计的新形式,即展示过程动态化、手法交互化、媒介科技化以及场景虚拟化。其中,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被誉为人类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平台性技术,通过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感官反馈使用户完全沉浸到该环境中,真正做到生活在梦想的世界之中。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呈现甲骨文所传承的文化基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甲骨文化展中使用了包括纱幕全息、透明互动和沉浸等新媒体展示技术,并配以相关的辅助展品,向观众讲述甲骨发现与发掘的过程,重温甲骨文背后的中华古文明,致敬相关学者们的艰苦工作和卓越成就。
我们在本次甲骨文展览使用“三折幕投影+多终端联动”,使用三台投影机创造出超大无缝的逼真画面,实现观众眼睛全包围的沉浸效果。制作互动程序,用场地中间触摸屏控制三折幕播放,分别播放甲骨文主题视频。为了得到空间上的纵深视觉效果,我们把甲骨文轮盘为底图制作成旋转影片,投射在两层纱幕以及墙面上,外层纱幕和墙面为暗幕,中间纱幕为亮幕,我国古代的罗盘是一个以一条轴线贯穿集合了宇宙信息的系统集合,包括太极、五行、方位、节气、星宿、生肖、天干、地支等等。罗盘之外,是一些像星斗运行一样的轨迹,体现传统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展览实际效果表明,纱幕全息投影拓展了影像的空间层次。纱幕具有轻薄和透光的特点,可以随意悬挂在展厅的各个地方,随着投影角度的变化,纱幕的倾斜角度也在发生变化,从而使纱幕上的画面呈现一种更完美的成像视效反映。在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拓展了空间层次感,增强了影像之间的关联,为展览增添了更多吸引力。
除了新近使用的纱幕全息投影之外,本次展览使用的全息展示柜可以放大、旋转、全方位展示柜内的文物,让细小的甲骨文字更加清晰、立体地呈现出来,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在红楼梦文化展中,我们还结合馆藏《大观园图》制作了虚拟现实场景,目前推出的内容是和“黛玉葬花”齐名的经典片段“四美钓鱼”“憨香云醉卧芍药相”“感深秋抚琴悲往事”,观众可通过VR眼镜进入到“大观园图”所展现的场景中,置身于宝玉身侧,近距离欣赏本次展览中首次亮相的馆藏画作。在虚拟场景中与书中人物共处同一时空,让静止的画面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动起来。
在孔子文化展中,我们同样采用了VR技术,将参观者带入孔子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场景中,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们一起畅谈理想的历史瞬间,给参观者一种奇特的时空穿越感。
三、体验型互动展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文物,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幸存者。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我们站在观众的视角,把文物和新媒体展项有机的融合,用新媒体技术来丰富展览的表现形式、做到让观众有亲切感、体验上有互动性,使观众在切身参与中感受历史、贴近文物。
在近期的展览中,我们较多地尝试了体验型互动展示手段,利用AR、VR、互动触控等技术手段来重新解读文物,并结合博物馆的系列展览,引导参观者在借助高新技术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
如何使观众能够主动进入博物馆的信息解读之中,是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关键。传统的LED屏都是以“单向传播”的方式面向受众,这种方式不仅“被动”,而且也缺乏动感和新意。如何才能吸引观众?我们做了诸多调研,从制作动画到虚拟成像,再到三维动态成像等高新技术进行逐一研究分析,在综合考虑展陈空间环境、所有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用、人流引导情况等客观因素后,我们最终采用了“动作捕捉+投影技术”,让观众既可以看到,也能听到历史的信息。
在甲骨文化展中,我们使用了透明互动,即“投影+红外触控边框”的表现形式。在龛内摆放甲骨实物模型,屏幕上展示可以触摸转动的三维模型,得到内外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在不影响原有外观的前提下,透明屏互动展示系统可以穿透屏幕,让观众看到所展示的珍贵展品,还能同时播放精心订制的内容,是一款打破常规的全新展示手段,让信息传播以一个更加明朗、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孔子文化展中,為了把参观者尽快带入展览的主题氛围中,我们在展厅入口设置10米长的沉浸式主题投影墙,将论语的字句打散,用变换曲线和流动粒子作为背景,组成沉浸环境,为整个展览作主题烘托和铺垫,使参观者在观展之初,先接受一种沉浸式的文化洗礼,感受到孔子文化的氛围。
为了让参观者深入观摩一些非常精致有价值的展品,我们用高分辨率、高饱和度的显示技术结合高精准的多点触摸屏互动技术,来展示数字化的孔子世家图册。展示的同时,还能多人共同操作屏幕上的数字化馆藏,对图册进行细致观摩。而“仁集大转盘”是以“幸运转盘”的形式制作成互动游戏,在吸引参观者参与游戏的同时,学习了解古往今来“仁”字的演化。整个互动过程,参观者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寓教于乐且印象深刻。通过光影流书互动投影,将各国版本的《论语》书籍以瀑布流的方式投影在墙面上,并利用雷达识别技术,使参观者点击、触摸任一本墙上的书籍,便可观看书籍内容。另外,我们将孔子胜迹图和周游列国图制作成触摸互动展项,使这些珍贵图册不再是只可远观的纸张,观众可触摸、可互动、可体验,近距离感受这些宝贵的文物。礼、仁、中庸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我们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形象的演绎“器满则覆”的典故,让参观者能够直观感受“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的中庸思想内涵。
我们还利用触摸屏、投影、动作识别等技术制作了一些互动体验展项。
在红楼梦文化展中,观众可以点选查看早年间关于《红楼梦》的报纸照片,如北平晚报、大公报等37种报纸,40余张报纸图片。还可以点击屏幕,看一看不同版本的林黛玉等红楼人物都是被怎样描绘的。黛玉传说的这一互动项目,其实就是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以林黛玉为主要表现主题,观众通过扫描卡片上的图案,即可在手机屏幕上观看“多愁善感的黛玉”“散落的花瓣”“飘动的裙摆”等创意互动。
在2020新春展中,我们别出心裁地营造了雪花效果投影、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互动屏幕,以及百花图卷上扑蝴蝶等互动项目,为展览营造温馨欢乐的情境。从展出效果来看,观众对这一展项普遍抱有极强的参与感,尤其是百花图卷上扑蝴蝶这一项目,从三四岁的小朋友,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大家都会动手拍一拍、看一看,不少观众对我们的创新构想和努力报以开心的一笑。正是通过游戏寓教于乐,可以激发观众的幻想力与好奇心,深化他们对展品的认识,加深其参观感受。
四、对新媒体技术在展览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在博物馆中使用新媒体技术,目的是希望加深观众对展览的认识。在绝大部分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里,我们都不难找到各种类型的触摸屏和多媒体,里面包含了展览甚至个别文物的详尽介绍。为观众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展览变得更加聪明,让观众与博物馆的交流更加人性化,不仅是我们每一个策展人的愿望,也对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最好诠释。然而,对于新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实际应用,仍然还有一些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着适度与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展览存在着本末倒置的技术秀,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上,“为应用而应用”的现象广泛。一开始,人们还感觉到了新鲜,后来逐渐察觉到了危险:这些手段的展示都是占位式的,它们要在展览中有表演自己的空间,而把这样的空间插入到展览当中,很可能破坏展览原有的肌理和脉络,甚至将原本是主角的展品降格到次要的位置,使信息和承载信息的展品在主次关系上完全本末倒置。同时,因为过度使用新媒体技术,观众们在看完一个展览之后,很可能只记得炫酷的效果,然而忘却了博物馆核心“物”的本身,遑论与展品建立关系的层面了。
新媒体技术本身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东西,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相关设计者必须要不断地优化当前的新媒体技术,提升当前技术的运用以及与内容的融合效果。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展品“开口说话”
在博物馆内,以实物、模型、图片配合灯光、说明牌为主的静态陈列形式,在现今各大博物馆陈列中最为常见,观众体验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大多数基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考虑,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是文物穿越时间的间隔与现代相连,在观赏的过程中让观众增加认知、引起思考。如果有观众对展品不感兴趣,很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连接点,没有做好文物的研究工作。这里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展品自身材质、性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器物的研究,还要有深度和广度,包括背后的历史故事,可配套使用的新技术手段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摸透了,才能做到“文物+新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套。
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展品所涉及数据的关系进行整理。通常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展品小说明只能描绘或说明某一件事或场景,而使用新媒体技术表现的信息不仅能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还能通过视觉效果对所看到的信息进行有层次的表达,通过有逻辑的视觉语言对事件或内容进行描述,避免了沉闷死板的单一文字说明。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传达方式,新媒体技术可以将数据内容更加图形化、秩序化,通过多种视觉元素的综合,揭示了一些只靠文字和数据不易理解和懂得的各种数据内容,从而增强信息在传播和发布时的丰富性和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起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科技的交互应用是当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博物馆的核心价值,由过去的以文物藏品为中心,向以人为本、以社会服务需求为中心转变。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搭建起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国外博物馆的一些实验室研发了基于视觉的参观行为分析系统,以及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等。同时,还利用信息技术,在文物展示方面,构建了动态手势感知的文物互动体验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文物虚实融合系统,将文物实体与虚拟景观结合起来。这些技术,使观众与展品进行更加友好、便捷的交互,感受到更全方位、超时空的参观体验。
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我国的博物馆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各种平台整合起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亟须认真思考。
我们相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必将掀起一场技术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高潮。在展览中,针对传统文化进行高科技解读,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不断尝试用新媒体、新技术,挖掘馆藏文物的深刻内涵,创新文物展陈方式,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动起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让文物活起来,无疑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找回老城记忆。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王荔.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 秦新华.关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文物世界,2009,(3).
[3] 张小朋,张莅坤.博物馆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概论[J].东南文化,2010,(4).
[4] 李绚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博物馆,2015,(2).
[5] 许潇天,王晨.浅析新媒体技术下人与艺术的距离——以博物馆VR技术运用为例[J].艺术科技,2017,(1).
[6] 張静.刍议新媒体交互设计在现代展陈空间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
[7] 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N].人民日报,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