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记散文教学之我见

2020-02-21 00:16阮晓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50期
关键词:所感壶口瀑布换景

阮晓玉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游记散文。游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学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明白游记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掌握作者运用多角度观察景物和方法,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优美语句,并要求学生不仅会欣赏游记还要写好游记。下面就如何教游记散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教学中要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把握游记散文的基本特点。游记的三要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所见,即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看见的景物;所感,是作者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所感是灵魂。但是往往学生的所感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只是在文章中简单的抒情而已,我们要把所感升华到家国情怀的高度。在教学上一定要抓所见,让学生从文本上去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所见的,从而引发出的所感。按照三要素的要求学习文本后,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写好游记散文就很容易了。

其次是要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壶口瀑布》写了作者到壶口瀑布游玩,但是重在写枯水期到壶口瀑布的游玩观感。枯水期观看壶口瀑布,立足点是在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对“龙槽”的描写采用了定点换景的观察角度,写出了壶口瀑布独特的“奇,雄,险”的景物特征。表现黄河的阳刚、崇高之美。接下来又写多姿多彩的黄河的柔美表现黄河的刚柔相济。

一般情况下,游记作品是以人的游踪为线索,而《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阿来化身为一滴水,采用拟人手法,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在得偿所愿之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然后是要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的语句。《壶口瀑布》里,作者先后两次去到壶口,第一次是雨季,梁衡首先引用别人的告诫,侧面表现此时看壶口的危险;而后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来展现瀑布的水流湍急、水勢浩大、震耳欲聋以及震撼人心,再从内心感受间接写出雨季的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因为危险,所以作者不能多做停留,因而略写此次经历。作者运用大量的动词,用词精准,表现力强;整齐的四字短语,节奏感强,另外句式舒缓有度。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瀑布的形、态、声、势、力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威武雄壮,波涛汹涌。

最后是定点换景、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写作手法。上面已提到了移步换景,这里只讲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壶口瀑布》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借壶口瀑布的不同的景,由物及人,情景交融展现了我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抒发了对壶口瀑布,对中华民族的热爱、赞美之情。《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侧重于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进景物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悲壮之美、探险之美,旅途是累并快乐着,饱含着作者对各拉丹东的崇敬、敬畏、赞扬之情。

总之,在教学游记类的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作者的“所至”“所见”以及“所感”,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教给学生怎样去写作这类游记文章。

以上只是我在教游记散文的教学过程中粗浅的教法,有不当之处,还望指证。

猜你喜欢
所感壶口瀑布换景
壶口瀑布的美
移步换景法
作文什么时候写“所感”
我想去壶口瀑布
青年教师参加“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企业实践所感
观舞剧《徽班》有感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