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书法教育,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教学科研、社团活动、各类展赛等方面下大力气,做足文章,提出了“向美而行,写亮人生”的书法教育目标。
一、建章立制,构建书法教育实施的“保障场”
学校坚持以“习字立人”为书法教育理念,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此项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靠上抓,中层干部具体抓。同时完善机制,制定了书法教育三年规划和实施措施。
二、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书法教育“文化场”
学校在坚持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基于此,我校在充分挖掘书法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对教学楼墙壁、走廊、楼梯、广场等区域进行精心设计,以书法元素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精心打造隐性课程,挖掘、渗透书法教育的内容,激发书写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书法文化。
三、师资培训,拓宽书法教育“研究场”
(一)培训先行,向社会优质资源“借智借力”。学校每学期都集中举办系统专业的书法师资培训,连续多次邀请驻淄高校书法教授、当地书法家、书法教育专家“走进来”,从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进行了系统地培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书法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先后分批组织教师“走出去”,分别赴济南、青岛、滨州、江苏等地区参加全国、省、市书法教育会议,专题学习书法教学经验。
(二)校内研修,夯实教师书写基本功。由校长亲自授课,多次对全体教师进行书法培训,使教师书写水平与书写指导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平时,为教师配备毛笔、钢笔、小黑板、纸张,教师课余时间练习所学内容,每周展示钢笔字、粉笔字,每月展示毛笔字,每学期展示一本“硬笔写字天天练”。
(三)优化课堂,构建书法教学新模式。学校建立健全了写字教学科研常规,加强书法课堂教学模式研训,逐步强化构建起了“悟、范、练、评、结”书法润泽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精设课程,形成书法教育“实践场”
学校把书法教育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制定了《书法课程实施方案》,加强书法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规划,书法教育扎实开展。
(一)课程整合提供时间保障。在不增加课时量和学生在校时间的基础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全部实施书法教育,整合书法课程和语文课程,每周安排一节软笔书法课、一节硬笔书法课、每天午间安排20分钟书法练习,为书法课堂教学提供了时间保障。
(二)落实书法教育常规管理。学校建构起了系统的书法教育课程体系,全校近千名学生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了书法教育的普及。
五、广开渠道,创新书法教育“活动场”
组建社团,培养新秀。学校坚持“基础+提高”的分层教学。全校5个级部的书法社团与其他社团一样,每周五进行两节课社团活动。
依托节日,以赛促学。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全校性的书法比赛,组织了庆元旦、庆六一、庆国庆、庆中秋、现场书写等多项师生书法比赛,新学期隆重举行新生“开笔礼”仪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六、勤奋耕耘,书法教育喜结硕果
经过几年多书法教育的实施,我校书法教育特色取得了扎实的进展与显著的成效:
(一)丰富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促进了教师快速专业成长。书法课程的实施,使得校本课程特色化,教师书写水平与教学指导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先后有数十名教师获得学校书法比赛一等奖,十余名教师参加省市区书法比赛获奖。
(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不断提高,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正确率大大提高,良好的书写习惯基本养成,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师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涵养。
(三)形成了学校品牌,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淄博晚报》对学校的书法教育创新项目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我市首家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揭牌”仪式于2016年10月18日晚张店新闻中播出。《书法报》《山东商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书法教育成果进行了报道。
墨舞校园,雅韵悠长。向美而行,写亮人生。今后,我们将继续行走于书法教育的光明大道上,前行,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