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路

2020-02-21 15:53苏黄菲菲
社会科学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集体中华民族建构

苏黄菲菲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并且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列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夯实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认为,所有认同都是建构性的,在认同问题中,真正重要的是“认同是如何、从何处、由谁,以及为什么而建构的”[2]。毋庸置疑,文化认同也具有明显的建构性,它并非纯粹地自发生成。而促进文化认同,离不开全员之间拥有某种历史延续性的共识。因此,作为“一个群体的内部成员对过去的共同记忆”,建构集体记忆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一、集体记忆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

作为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心理反映形式,记忆表现为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想象过的图景之识记、保持和再现。[3]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扬弃生理主义和个体主义基础上,借鉴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欢腾”,提出了“集体记忆”概念。集体记忆所蕴含的物质客体和象征符号相互交织,形成附着于和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为群体共享的东西。[4]可见,集体记忆本质上是集体立足于现实需要对过去事实的建构,它并不是个体记忆的纯粹叠加,而是“集体的记忆”。换句话说,集体记忆虽定格于过去,但却由当下所限定,且某种程度上规约着未来。

“当下性——社会建构”是集体记忆的重要特征。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聚力的民族对过去的包括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记忆。同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又是在面对现实情境下发生的,为了恰当地处理现实问题时而进行的对过去经验的集体性重构或重新编码。[5]集体记忆不会凭空产生,也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根源于集体共同的利益、生长于集体共同的事业、凝结于集体共同的目标。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交织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冲突和彷徨,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社会和生态。因此,集体记忆的建构,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言十分必要且有价值。

(一)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逻辑关联

集体记忆这种“为群体所普遍共有和共享的东西”,正好是文化认同生成的历史积淀与记忆源泉。集体记忆的凝聚与文化认同建构向度一致,从集体记忆的发掘、保存、建构和再现的本真性出发,集体记忆契合文化认同的旨归,不仅指向文明传承的社会实践,而且指向文化认同的精神基因。在现实性上,集体记忆为文化认同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集体记忆能突破时空演变书写文化的历史坐标。通过集体记忆维系的地方、人物、事件等能讲述文化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故事。公民认同国家的文化,须回顾集体的成长印记,须在集体留下的历史烙印中寻找认同的依据,辨明认同的缘由。比如,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等伟大作品的民族记忆,关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等伟大工程的民族记忆,无不构成文化认同的历史基因。集体记忆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孕生着民族的未来。集体记忆作为观念形态,是中华民族在战胜自然的生存繁衍中,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殖民斗争中,在实现繁荣富强的时代征程中,铭刻在每位中华儿女潜意识里对中华文化的记忆与理解。

集体记忆攸关文化的传承,影响文化的性质。民族对文化的认同并非被动式接受,而是在民族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中,基于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共同塑造民族精神、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靠集体的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进行判断的结果。此外,作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维度,集体记忆是统治阶级整合意识形态和进行精神生产的重要方式。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而言,没有集体记忆的维系和支撑,就没有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耦合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6]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集体应当不忘初心的记忆内涵。新时代巩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认同,需要对集体记忆进行选择与建构。推进共同事业、实现共同利益,也迫切需要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坚强凝聚。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本质上都属集体观念的范畴。每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都能反映出这个国家在过去某一时期、地域、领域范围所形成的文化特质。比如,“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7],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当前,通过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要用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情感来凝聚团结十四亿多中华儿女。

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集体记忆有些真心需要填补,有些真情需要弥合,有些真实需要回归。文化认同是用来维系各民族团结和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安定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尤须要有集体记忆作为支撑,这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一种集体记忆选择,都将决定“我们去往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建构集体记忆,需要进行哪一类记忆资源整合,应该选取何种价值取向?这些都需要站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来考量。

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迫切需要唤醒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建构对实现文化认同的作用,为我们以集体记忆的理论和方法强化文化认同提供了原生态的根基性切入。不难看出,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一定程度的瓦解。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更需要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认同。

(一)克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对“普遍基础”的“解构”几乎成为所有后现代主义者的共同特征。文化的解读在后现代主义中仅被视为是符号的互动。后现代主义尤其是消极的后现代者反权威、反中心、反理性、反共识等文化主张让民族共同体真实经历的事件、历史、思想不再作为集体记忆的前提和保障。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里,几乎看不到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子。因为“它推崇的是语言的游戏(利奥塔)、文本的解构(德里达)、历史的祛魅(福柯)、欲望的张扬(德勒兹)等,这种天马行空的多元主义使其对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都不屑一顾”[8]。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被其视为产自编码规则要素及权利阶级操作的赝象,成为多余的负担,被消解、被摒弃,致使出现离心的“逆传统化”“去价值化”趋向。集体记忆也因此变得模糊、抽象而不可确认。有时甚至“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9]。后现代主义者对集体记忆之中文化观念的贬低与抹杀渗入我国思想领域,如果对其不加以预防,任其蔓延,容易导致实现文化认同的土壤不断被其侵蚀,进而危害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蔓延

历史文化如果丢掉了,文化兴盛的基因也就丢掉了,精神血脉就割断了,民族也将势必走向消亡。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下,对历史文化的虚无几乎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瓦解民族集体记忆的主要突破口。历史原本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生存轨迹,根脉所依、魂魄所在。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使我们不得不为集体记忆正在面临被淡忘、模糊化,被歪曲、妖魔化的危险而深感忧虑。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者早已丧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他们歪曲历史文化记忆的主要内容包括:否定传统文化、抹黑革命文化、消解先进文化等。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甚至肢解中华民族的整体记忆。历史虚无主义在舆论场上的反复灌输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中华民族集体的觉醒和文化的自强是从历史的集体记忆中获得的,我们绝不能因淡忘过去、污蔑过去而把这种觉醒和自强丢掉了。毋庸赘言,没有集体记忆的相对集中,也就没有思想文化的相对统一。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集体固有的历史记忆,就会失掉民族的文化身份与精神归属,进而造成文化的认同危机。

(三)反对各种分裂势力和促进祖国团结统一

文化是历史涵养出来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社会、地理、人文难免有所差异。然而,各民族地区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发展不均衡问题和地域文化差异问题等,给了境内外一些分裂势力持续在我国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港台地区等挑起矛盾的借口。他们妄图借此分裂中华民族,引发我国社会动荡,破坏国家团结稳定的安全局面。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在中国人中培养西化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基。[10]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削弱了国家的文化认同。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集体记忆的建构,既关系到中国内政处理,更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发展。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化路径

“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7]因而,实现文化认同需要凝聚的不只是集体记忆不能忘却过去创造的物质财富,而是要引导中华民族重建集体记忆的精神信仰。如何才能在虚无缥缈的记忆中,找到集体记忆的奠基石,对其做出正确的历史勾勒与文化关联?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出发,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一)站在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巩固文化认同的政治基础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7]为此,固基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政治基础必须站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考量。一是要让国人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正义、艰辛和伟大。集体记忆不应当也不能忘却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获得觉醒与再生,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二是在集体记忆的文化建构中,必须牢牢把握社会思潮引导的主动权。网络空间下,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各种非主流思潮的侵扰与蔓延对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干扰与危害,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加强对错误思潮的研究与疏导,才能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而言,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依靠渗透于人们脑海的记忆细节、人物、事件的重新勾勒来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也能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现实的人文关怀,增进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理解。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概念守住文化认同的价值归属

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集体记忆有助于守护文化认同的价值归属。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往往是对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离不开在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记忆结晶。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造成了信息的生产机制只“记录”不“记忆”的文化困境。记忆是根植于心的,记录是外化于形的。当集体记忆窄化为社会记录,文化认同也就简化为知识的存续和累加,难以承载国家文化的深刻意蕴和价值情感。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而言,只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概念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才能拥有最广泛的认同基础。具体而言,一是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为文化认同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直到今天依然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灿烂文明;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民族集体记忆未曾遭遇断裂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精神气节,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积累和理性思辨。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让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二是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灌输来弥合集体记忆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分歧。文化的发展繁荣为集体记忆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离开文化的根基,集体记忆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载体及特定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黏性”特质。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大同、四海一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等价值观念,有助于弥合价值分歧,达成集体价值观的相互尊重与共识。

(三)强化民族共同体和激扬奋斗力量筑牢文化认同的身份屏障

集体身份的形成,在社会心理学范畴,一般有两种研究路径:分别是以符号互动为基础的小群体路径和以群体认知因素为基础的社会认同路径。[11]因此,筑牢文化认同的身份屏障,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民族符号的身份表征,强化集体记忆中“想象”的民族共同体。比如,用共同的民族祖先、共同的民族语言、共同的民族节日、共同的民族英雄等多种民族共同体的身份符号对民族进行选择与传递;用具有历史意义的国旗、国徽、国歌、国土等祖国的象征符号对民族进行教育与培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激扬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奋斗旋律,不断铸就祖国强大的新辉煌来支撑集体记忆的文化认同。祖国强大是铸就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近代历史上,由于国力衰弱,使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屏障屡遭打击。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也从未失去。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步完成与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铸就民族文化认同的身份屏障,需要不断激励全体中华儿女怀揣梦想,团结奋斗,致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建构集体记忆激发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最为强大的力量支柱。

(四)以仪式互动和集体活动坚守文化认同的情感高地

情感需要激发、需要触碰、需要共鸣。文化认同的产生也是一个情感互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让集体记忆坚守文化认同的情感高地可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可以通过仪式互动。情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由一定刺激情境引起的。仪式是集体成员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仪式使符号化的文化现象可见、可知、可感,使理论化、抽象化的价值观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共同的仪式能增进集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特别是国家仪式,以国家作为主体来营造仪式空间、激发情感能量,能使作为价值共识的集体记忆更容易得到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例如,利用国家的重要节日、国家重要事件、国家象征物等资源,通过社会政治仪式、庆典活动、宣传展览、典型学习等进行培育和灌输,能有效激发集体记忆文化情感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凝聚。集体活动是被共同的目的联合起来的组织完成某项社会职能的各种动作的总和。社会成员能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记忆的力量,触碰集体记忆的真实。集体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气氛对唤醒集体记忆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文化认同书写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凝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让建构集体记忆更为合法。把握集体记忆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有助于为中华儿女凝聚共识、戮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中国力量提供理论依据。失去对共同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自然也就会消失。总之,集体记忆是滋养文化认同的沃土,是生发文化认同的源泉。只有强化中华儿女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联结,才能永葆中华民族对国家的热爱,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集体中华民族建构
我为集体献一计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警犬集体过生日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