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探析
——以西双版纳州大渡岗昆罕大寨为例

2020-02-21 16:03张文娟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寨边疆民族旅游

乐 燕,孔 婷,张文娟

(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景洪 666000)

自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精准扶贫方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性很强,是精准扶贫中重要的扶贫模式之一。2016年10月,国家12部委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指出“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及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发展旅游业对于扶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珍贵的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满足游客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需求,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西双版纳州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世居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其中,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瑶族等8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越南,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自然资源,具有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本文以西双版纳州昆罕大寨的旅游扶贫模式为例,以期为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一、昆罕大寨旅游扶贫现状及模式

(一)昆罕大寨旅游扶贫现状

昆罕大寨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坝行政村内,为“直过”布朗族村寨,距乡政府驻地26公里,属于山区,国土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771亩,其中水田542亩,村集体林地250亩,种植并已投产茶叶1167亩,新种沉香250亩,坚果150亩。同时,昆罕大寨处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更不乏诸如原始热带雨林这样的高品质资源。目前,茶叶种植和咖啡种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寨内交通设施较差,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贫富差距较小,社会阶层扁平化。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其生活方式主要以农耕和传统文化娱乐为主。目前,昆罕大寨村民小组领导班子在政府及对口帮扶企业中林集团工作人员的有效引导下,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成效显著,村内的基础设施较完善,拥有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牌、垃圾处理场、净水处理池、排污系统等,村内有固定投放垃圾处,衣物在固定地点悬挂,生产生活用品摆放整齐,禽畜规范圈养等。通过帮扶改造两户贫困户危旧房屋,每户各有民宿客房五间。自2017年4月动工以来,雇佣本村劳动力,共支付劳动报酬约40万元,人均每月约2100元;2017年10月开业的咖啡吧和餐饮,聘用村民13人,人均工资收入2000元至4000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昆罕大寨村民小组已脱贫7户33人,如期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中林集团通过对村民进行专业化的岗前技能培训,使村民掌握了餐饮服务、客房整理、会议筹备及接待等方面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此外,中林集团引进外籍人才,每周举办两场英语培训班,培养村内学龄儿童的兴趣爱好。(1)访谈中林集团该项目的负责人收集的材料。

(二)昆罕大寨旅游扶贫模式

在确定扶贫项目前期,中林集团深入村寨调研,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积极听取村民对村寨经济发展的想法及愿望,了解农户和贫困户的真实意愿,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扶贫思路及方案。中林集团的扶贫范围包含整个昆罕大寨(不包含周边农田),面积131.85亩。总投资约2550万元,围绕森林、村落、田园等资源,打造布朗族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包括生态旅游基地、农夫集市、民宿客栈、稻田酒店、餐饮及道路等建设项目。依托该项目,实施嵌入式开发、融入式发展、植入式运营“三入式”扶贫开发模式。(2)中林西双版纳工程设计部:《中林西双版纳·雅德秘侬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6年9月。

1.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扶贫组织模式。工作机制的健全,关乎到扶贫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完善的扶贫组织有利于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中林集团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职责,落实具体工作。同时,中林集团从扶贫政策与建设管理规范着手,组建了项目管理小组和项目专家组。在项目的立项、论证、申报、审批、执行以及评估等环节中,都把责任落实到人。涉及开发的行为都请专家进行环境评估,严格控制开发力度,避免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对接项目进展情况,使政府部门能够清晰定位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给予中林集团更多的政策扶持。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模式。根据昆罕大寨气候、土壤及生态环境的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的产业模式。(1)积极探索如何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油菜花、芒果种植,为群众经济增收和脱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发展特色第三产业。项目开建以来,村内的工程建设及经营的餐饮、民宿都需要工作人员,中林集团积极引导及培训村内劳动力,参与村寨的工程建设和经营服务管理工作。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服务意识。(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中林集团以原生态文化保护为前提,保护古村落、民族村寨为项目目标,尊重原居民的生活方式为基础,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村寨旅游生活方式。同时,以村寨为主体,联动农田、茶园、林地等资源,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创新合作模式。昆罕大寨主要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政府主导政策,企业整合社会资源,合作社为组织形式,农户为主要参与者,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例如乡村民宿项目在运营中,中林集团负责引进游客资源,贫困户参与到民宿的管理、服务环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薪酬,人均月收入可达2400元左右。

二、昆罕大寨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

(一)昆罕大寨乡村旅游扶贫的现实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昆罕大寨离景洪城区较远,景洪到关坪是高速公路,但关坪到昆罕大寨的道路为柏油路,较为曲折。由于经常有大货车通过,柏油路面被碾压得凹凸不平。目前项目还未完全开发,周边的配套设施,如游客休息区域、医疗设施、金融服务设施等欠缺。

2.民族文化特色开发不深入。目前,昆罕大寨已开发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为突出,没有充分体现昆罕大寨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旅游产品开发、品牌打造深度不够。当地对外销售的产品以低中端土特产为主,手工艺品多为竹编产品和民族服饰纺织产品,但仅为家庭手工作坊,没有形成规模。饮食文化方面,农家乐有2家。传统节日“桑康节”“新米节”等节日文化没有充分和旅游项目结合。游客只是欣赏到布朗族文化,无法深入体验,无法理解旅游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3.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旅游服务人员平均素质不高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大多只能参与一些低中层次的管理服务工作。因此,政府和入驻企业对村民进行了1期“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和2期“布朗族传统竹编技艺”培训,对走上旅游岗位的村民进行“服务人员”相关培训,村民旅游服务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仅通过几期培训,人员素质还未达到旅游服务的需求。农家餐饮服务人才较少,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民族手工艺制作方面还显薄弱。懂农村、懂农业的管理型人才短缺,善于营销的人才缺乏,抵御各类旅游风险的能力较弱。

4.宣传力度不足。宣传力度是影响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的因素之一。目前,昆罕大寨的宣传模式以新媒体为主,但宣传内容和形式单一,宣传平台少。

(二)昆罕大寨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研究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旅游扶贫离不开热爱家乡的领头人,基层党组织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昆罕大寨应定期召开旅游扶贫座谈会,由党员带领大家学习交流相关扶贫政策,将旅游扶贫模式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农户,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及沿线绿化景观、护栏、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的维护与美化工作,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改善外部交通环境。

3.布朗族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首先,可以深度挖掘布朗民族乐曲、舞蹈,并组建昆罕大寨民族歌舞队,同时聘请专业的音乐指导老师对农户进行歌舞培训。其次,拓宽“农家乐”产业链。“农家乐”不仅是提供餐饮的场所,还应该以农家乐场所为核心延伸开发更多的旅游体验产品。例如,游客不仅可以在村中农户家居住,还可以学习使用农户家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体验田间劳动、传统工艺品制作、一日三餐烹饪等,切身感受布朗族的生活方式,形成以体验乡村淳朴生活为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方式。再次,结合传统的布朗族工艺,对布朗民族工艺产品进一步设计开发,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4.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对昆罕大寨的村民进行经营管理及专业技能的能力提升培训,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旅游产业中。针对不同贫困户所擅长的技能,进行乡村旅游要素分配。如有针对性地分类发展农家乐、手工艺、土特产业、导游、后勤服务等。

5.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必须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严守生态红线。应合理利用昆罕大寨的环境资源,结合布朗族生态文化理念,开展绿色农业基地等休闲项目,加强与电商的合作,将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推向市场。

6.多角度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及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如图文、音乐、小视频等。利用节庆文化进行宣传,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吸引游客,推出旅游精品线路。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订单旅游”模式。(3)孙华平、徐央:《基于“家庭农场”的乡村订单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理论探讨》2013年第6期,第104—107页。游客把特色饮食需求、游玩需求等关键词发到特定的平台上,通过关键词,找到合适的农户;同时,农户可以在平台上与游客进行沟通,再把实际的图片以及价格等发给游客,双方确定之后,完成交易。另外,农户将“游玩套餐”发到网上,游客进行选择并下订单。用订单的形式来提高效益,主动贴合游客需求,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三、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启示及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政府要紧紧围绕扶贫攻坚这条主线,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二,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总体规划,下本钱请知名的专业机构,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引导性、可操作性。(4)彭清华:《抓住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机遇 推动旅游强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广西日报》2013年7月5日,第1版。注意将乡村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相衔接,避免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三,积极完成统计、信息报送、统筹协调等旅游扶贫工作职能。强化对旅游扶贫工作管理服务职能,安排专职人员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第四,围绕旅游扶贫工程目标任务,统一规划、分类建设、合力投入、整体推进。在有关乡村旅游政策配套、旅游投资信贷和旅游项目审批等方面还需要给予更便捷的通道。

(二)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开展活动的意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原则和价值取向。它强调人民在扶贫工作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中心地位,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为核心。(5)李传兵:《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第2版。乡村旅游扶贫,其解决途径就是让贫困户及村民融入到乡村旅游产业中,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贫困户及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链中,才能保证其充分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参与率越高,价值分配越高。(6)邓小海、曾亮、肖洪磊:《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优化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第4期,第167—175页。一方面,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应鼓励和引导一批有能力的农户利用技术、闲置房屋、资金、土地等,通过就业、旅游餐饮与客栈经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对不同贫困类型的贫困户,政府及基层组织要制定出适合其参与旅游经营的小项目,针对一些资金缺乏的农户应充分用好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帮助其开展旅游经营。目前,我国实施的扶贫模式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同时,还可以试着探索“景区+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让农户获取劳务、租金等多种收入方式。此外,可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教育,组织贫困农户参加导游、住宿、餐饮、营销、传统技艺等各类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融入行业的积极性与职业技能。

(三)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准打造特色项目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依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既增强了文化自信,又能使其变成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对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村寨进行重点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既要留得住游客,又要吸引“回头客”。逐步开发集自然观光、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充分挖掘民族语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手工艺文化等,推进保护传承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文旅游资源。注重文化体验,开发与游客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活动。

精准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特色项目,推进“旅游+”模式,(7)“旅游+”战略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年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开发乡村体验游、乡村科普游、乡村生态农场、原生态农家乐等具有休闲娱乐、田园体验、农品采摘、文化体验等功能的旅游村。大力开发一批发展田园风光型、景区辐射型、古镇村落型、传统民俗型、自然生态型、森林探险型、养生度假型、庄园经济型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项目。完善乡村旅游要素,多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游客体验感,提高旅游消费力。

(四)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村民文化素养

首先,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乡村旅游业奠定基础。在本地高校或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乡村旅游课程,培养了解本土风土人情,具备乡村旅游知识的专业人才。其次,提升农户的旅游文化素养。通过请专家入村培训、到职业学校培训、到其他企业交流实习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增强手工艺制作技能。最后,让农户到相关企业实习,学习企业在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充分提升乡村旅游经营户、带头人、文化传承人、旅游商品研发人员、管理者、服务者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是制约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应从国家政策扶持及当地政府层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银行贷款、减免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多管齐下改变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被动局面。其次,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住宿设施。优质的乡村住宿设施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收入增长,吸引游客前往观光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可以开发多种旅游住宿设施,如森林木屋,充分利用低碳节能技术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风格与村寨人文风格相一致。或打造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民宿,提高游客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再者,开发优质区位优势的住宿营地,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

(六)坚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注重环境保护

边疆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一直以来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如何依托生态资源,不触及生态红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旅游项目开发,还是营销宣传工作,都要以保护边疆民族地区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严守生态红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在开发时,要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避免生态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在开展一些旅游活动时,如进村住宿、进山徒步、实地采摘果蔬山货等,要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

(七)加大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首先,启动智慧旅游,加强游客服务站建设,推出多种智能化综合旅游服务平台,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产品,让游客能够切身体验到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特色民俗。同时,搭建本地旅游在线服务平台,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路线规划及订单交易服务。其次,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品牌战略,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最后,强化精品意识,引进一批有想法、有实力的专业化旅游企业或者龙头企业投资,安置一批贫困户劳力就业 ,带动一批贫困户发展旅游。(8)吴忠军:《论旅游扶贫》,《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20页。可考虑成立旅游扶贫股份公司 ,扶贫部门利用扶贫资金、物资为股金 ,引导贫困户以资金、劳力、土地等入股 ,让贫困户得到红利。形成品牌效应,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线下通过边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及民族文化的展示,以及多种社交媒介进行宣传报道,精准营销,进行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推广。

猜你喜欢
大寨边疆民族旅游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过去的苹果
旅游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录:《中国边疆民族研究》1—6辑目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大寨精神新启示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