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晶
(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的少数民族聚居点。(1)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特色研究(一)村寨与自然生态和谐研究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1页。云南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由于地处边疆,相对封闭的文化地理环境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一批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保存至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由此可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5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142个民族乡。云南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迁徙和互动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以及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又极富特色的民族村寨,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温湿气候,雨量充沛,河流众多,山高谷深。由于云南地理条件复杂,包含多种地貌类型,因而少数民族村寨也呈现出很强的适应环境的特色。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利用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建造村寨,有的把村寨建在坝区,有的把村寨建在半山腰,有的把村寨建在江边峡谷。各民族村寨的民居风格也呈现出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的特点。生活在湿热坝区的傣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壮族等民族村寨中的民居是干栏式建筑;生活在高寒山区的普米族和纳西族摩梭人,其村寨中的民居是井杆式、木楞房、垛木房;生活在亚热带山区半山区的哈尼族村寨的民居是蘑菇房或土掌房;等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形成反映了本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少数民族根据自己村寨族群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水平来建造自己的村寨和民居。譬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族民居经历了茅草房、土掌房和瓦房三个阶段,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格局体现了白族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分布于红河与澜沧江之间的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村寨则大多建在海拔1000—2500米的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这样便于下山耕耘和上山狩猎。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土掌房”承袭了古羌人平顶碉楼的结构与风格(2)白玉宝:《依山踞岭 如碉似堡——哈尼族土掌房建筑群落》,《今日民族》2002年第7期,第30页。,在生活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生产上便于粮食作物的晾晒和储存。哈尼族村寨的布局及其民居建筑特色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体现了哈尼族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
除了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也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的重要因素。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意识等都会在当地民族村寨的建设中体现出来,比如寨名、建筑仪式、建筑饰物等往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族群来源、宗教习俗、世界观和人生观。村寨的布局、建筑的形式及象征意义不仅鲜明地展现了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与更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延续、传承和发展。(3)王虹:《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探》,《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05—109、121页。在白族村寨内,凡是需要装饰并表达一定文化意义的地方都可以建照壁。照壁上通常写四个大字,有的颂扬功名,有的祈求幸福,有的驱邪避灾。照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白族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之一。(4)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特色研究(四)村寨建筑文化研究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45页。傣族村寨的形成深受土司文化及其所信仰的南传佛教的影响,因此,傣族村寨有缅寺、祭祀塔、水井和竜林等公共神圣空间,这些神圣空间在某些时候也是村寨居民聚集的场所,成为特定的社会空间。傣族村寨中还有一个神圣空间“寨心”,“寨心”是村寨的心脏和灵魂所在,也是傣族群众进行祭祀的重要场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在不断消失,村落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元素也在迅速消亡。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村民希望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提升居住环境的愿望非常强烈。如果任由村民自行改造,传统民居建筑和村寨风貌会以惊人的速度被现代钢筋水泥建筑所取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亟待加强。
2009年,国家民委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2009年9月8日,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全国选择370个少数民族村寨作为“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保护与发展的试点工作。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三年时间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基金2.7亿元人民币,专项用于试点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2012年12月10日,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印发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改造和保护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云南省根据《指导意见》与《规划纲要》,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方案与措施。2009—2016年,云南省共安排省级财政资金8.5亿元,整合部门资金及带动社会投资超过35亿元,共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61个,其中154个村寨被国家民委挂牌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7月18日,由省民族宗教委牵头,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共同编制,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的《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实施。(5)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对云南省第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294号提案的答复》, 2017年6月1日,http://mzzj.yn.gov.cn/zfxxgk/zfxxgkml/jytabl/201706/t20170601_48655.html,2020年2月7日。
普洱市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市有26个民族,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1%。普洱市各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村寨。2009年以来,普洱市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普洱市共有28个村落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7个村落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根据2014年《国家民委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共有340个村寨予以命名挂牌,普洱市有3个村寨入围。根据2017年《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共有717个村寨获命名挂牌,其中,云南省有11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命名挂牌,普洱市有16个村寨入围。根据2019年《国家民委关于做好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关工作的通知》,全国有595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云南省有9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命名挂牌,普洱市有5个村寨入围。
《指导意见》与《规划纲要》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每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总投入不低于600万元,每个民族特色集镇建设总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每个特色村寨、集镇分别由省民族宗教委补助民族发展资金100万元、300万元,各部门按照项目补助标准加大投入,州市县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并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各试点特色村寨的道路、通信、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
2.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承载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保护民居建筑、民族风俗,等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居建筑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意识等都会在当地民族村寨的民居中体现出来。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保留了传统村落的民族建筑风格,同时也传承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比如江城县整董镇是一个傣族聚居区,有9个傣族传统村落,其中有3个傣族传统村落(曼贺村、曼乱宰村、曼滩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政策以来,村寨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突出,同时当地的傣族群众一直传承和延续着泼水节、新米节、賧塔、祭竜等传统的民族节庆和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文化依然十分鲜活。
3.培育了村寨特色产业
《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主要任务,提出“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云南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例如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村寨大鱼塘村凭借壮观的哈尼梯田成为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普洱市澜沧县的老达保村、宁洱县那柯里村、景东县青云村等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也逐渐形成。
4.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普洱市积极加强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2018年12月29日,普洱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过程中,少数民族村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是重点之一。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的两个拉祜族寨子蒿枝坝和老缅大寨曾经是脏、乱、差的典型。通过示范创建后,村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村民收入提高,蒿枝坝被评为“澜沧县十佳美丽新农村”,老缅大寨被评为“云南省拉祜族特色村寨”。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了以下几种保护和发展模式。
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的翁丁佤族村属于完整保留传统民居体系及其文化生态系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翁丁村有着较为完整的传统佤族民居建筑——干栏式茅草竹木房,建筑形式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村寨还保留有寨门、寨桩、牛头桩、祭祀房、木鼓房等文化遗存,居民的生活用具也是竹木器具居多。播种节、新米节、护寨节等佤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也延续下来。(6)钏思伟:《佤族原生态村落——沧源翁丁》,《今日民族》2012年第2期,第65—67页。今天的翁丁村能够完整保留传统风貌,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村民强烈的保护意识和长期有效的保护措施。2005年,沧源县成立了原生态民族村落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并于2006年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同时,翁丁村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6年,翁丁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翁丁村的保护模式,保护的难度非常大,当地居民对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强烈需求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如果进行旅游开发,村寨原有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沧源县重新选址建设翁丁新村,让核心区的村民搬出原来的村寨,使村寨成为纯粹的旅游景区。但是,没有原住民生活的翁丁村是否还是活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呢?
在实践中,一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采取了依照传统民居体系和村寨文化生态系统,在不改变村寨布局和民居建筑风格的情况下,对村寨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民居建筑进行修缮或重建的模式。例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芒景村的翁基古寨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村寨。村寨内建筑风貌总体保存完好,保留了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并保存有传统建筑功能空间。为了提升旅游功能,一部分民居进行了修缮重建。这种保护与发展模式在不改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布局、传统民居体系的情况下,满足了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需求。但是,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进行修缮重建的时候,也面临着建筑材料稀缺(比如木材)、传统建筑工艺失传等问题。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农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对一部分居住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基本上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房屋构造已经没有传统民居的特点。但是,为了体现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重建后的民居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房屋的外观装饰上,使得整个少数民族村寨的建筑风貌比较一致。这种模式,从村民居住的角度来看会更加舒适便捷,但是缺少了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从而也丧失了文化保护的意义和进行旅游开发的价值。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到了有力保护和发展,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理念不清晰,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和科学规划的意识不强,导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风貌被简单粗暴地改变。村寨呈现出的是缺乏规划、杂乱无章的景象,新建的民居外观造型毫无美感,还被涂上各色颜料。有的村寨即使有规划,但是房屋布局成排成行,简单的整齐划一,整个村庄找不到过去传统特色村寨的古朴、自然、和谐之美。在从传统古村落向现代生活迈进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很多缺陷,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村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不规范。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村民的公共环境意识不强,村庄环境卫生差,村寨人居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村寨民居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随意重建和修缮传统民居,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民居被现代建筑取代。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尤其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变得十分艰难,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缺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的实用价值大大削弱,而美学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却越加凸显。但是,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只是一味地追求实用性,而不懂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而也不知保护。
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的形成是各族群众千百年来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然而,由于少数民族村寨大多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而又复杂。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脚步的加快,村寨周围大面积毁林开荒,以及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绿水青山变成了光山秃岭,少数民族村寨优美的自然景观也不复存在,甚至有的村寨地质灾害频发,已经不适宜居住。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使得农村土地污染、河流污染、白色垃圾污染等问题比较严重,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村寨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村寨大鱼塘村凭借壮观的哈尼梯田成为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澜沧县老达保村通过民族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但是,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却无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有短期的繁荣却无可持续的发展后劲。(7)李忠斌、郑甘甜:《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与反贫困路径选择》,《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第156页。
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提出,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明确了思路。2018年2月,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8)《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云南日报》2019年2月11日,第4版。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贫困状况极大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接下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现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振兴首先是经济的振兴。经济发展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强烈愿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乡村振兴,重点是要有产业的支撑,尤其是要培育特色产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美的自然环境、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村寨自然、人文景观优势,把乡村振兴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比如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的景迈山,不仅拥有千年万亩古茶园,同时还有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的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世代以种茶为生,茶叶的种植与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发展。今天,景迈山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有茶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撑,还形成了乡村旅游、民族节庆、乡村民宿等新的产业业态,给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各族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结晶,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就是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那柯里村委会那柯里村是一个茶马古道上的少数民族村寨。在村寨建设和民居建筑方面,那柯里村按照生态乡村旅游进行定位,从村庄规划入手,房屋建设严格按照“坡屋面、灰色瓦”等民族民居风格进行重建。重建后的那柯里村房屋建筑独具民族特色,村庄布局依山傍水。2009年12月,那柯里村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旅游特色村;2012年,那柯里村被评为“云南三十佳最具魅力乡村”;2013年,那柯里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9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之一;2015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9)普洱市旅发委:《普洱市旅发委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助推那柯里脱贫致富》,2019年2月12日,http://www.pegbw.com/zx_nr.asp?id=15623,2020年2月7日。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充满魅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把繁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相结合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体现在村庄的布局、风貌、自然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和环境,也体现在文物古迹、传统民居,还体现在民族风俗、语言、服饰等方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振兴,就是要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资源,并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去。(10)《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第1版。云南省澜沧县南段村的龙竹棚老寨是一个拉祜族聚居的村寨,也是一个保留了少数民族独特文化传统的村寨。2004年,龙竹棚老寨的茅草房在政府的资助下改建为瓦顶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重建后的龙竹棚老寨并未改变村寨的文化传统。村寨里依然保留着一个重要的祭祀空间——佛房。每年在村寨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洒卡节、火把节、新米节、扩塔等节日期间,龙竹棚老寨的拉祜族群众都有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龙竹棚老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拉祜族传统的文化风俗礼仪十分丰富,成为拉祜族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1)乔晓光、董永俊:《村寨礼俗之花——云南澜沧县拉祜西村寨剪纸传统个案研究》,《美术研究》2015年第6期,第111—118页。龙竹棚老寨的发展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活态传承。2019年,龙竹棚老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地方政府在最大限度保护老寨历史风貌和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同时,对村寨进行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
在现行体制下,政府主导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两级,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推动者,而乡镇基层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的具体执行者。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的理念和执行力决定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治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治理水平。要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其次,要发挥地方立法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自治州、自治县可以通过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来对本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规范。例如,2015年由澜沧拉祜族县人大制定通过、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的单行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对景迈山保护区的10个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管理进行了规定。《条例》的内容涉及村寨管理、环境治理、资源保护、文化保护等方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乡村治理的重要法规依据,也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施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第三,建立和完善村寨建设、保护和发展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治理中的作用。
人才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要将人才的培养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就是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典范。老达保村是一个拉祜族村寨;2013年,在当地村民李娜倮的带领下,老达保村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组成的文化演艺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拉祜文化,老达保村走出了一条以拉祜文化为特色,依托少数民族村寨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老达保村,游客不仅能看到村民表演的《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剧,还有特色餐饮、民宿、农活体验、特色旅游商品等旅游活动。目前,老达保村已经成为普洱市重点发展的旅游景区景点,民间艺术团的商演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截至2018年上半年,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外出商演160余场,实现总收入152万元。(12)《澜沧县发展民族文化助推脱攻坚》,2019年1月30日,http://www.pegbw.com/zx_nr.asp?id=15539,2020年2月7日。老达保村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乡村的同时,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当地群众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收益。老达保村的发展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有民族文化传承人。老达保村的拉祜族群众能歌善舞,其中以李娜倮为代表的拉祜族歌手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打响了“快乐拉祜”的文化品牌。二是有经济发展带头人。李娜倮不仅用音乐传承民族文化,同时还成立了文化演艺公司,村民既是演员也是股东,公司的发展与村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培育合作社或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让村民成为合作社成员或公司股东,使合作社或公司的发展与村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四是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老达保村是普洱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哈列贾(HALEJA)乡村音乐小镇的核心区,并且有相应的项目和资金扶持。老达保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从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国家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来进行保护和促进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了最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