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挑战及路径研究

2020-02-21 15:39刘欣怡刘建华
社科纵横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学生

刘欣怡刘建华

(1.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400;2.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401)

作为国家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统治阶级统治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更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理论基石。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前沿阵地,不仅担负着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还承载着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战略责任。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问题,对于匡正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守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诸多变化和挑战,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有效应对各种思想意识挑战,并努力确保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基本稳定的一种思想状态。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传播、创新的主战场,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高校自身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全的思想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引导力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全的思想引擎。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P170)作为上层建筑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思想理论指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形态的重要精神力量。民族国家的政治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它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在我国,高校作为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全的思想引擎,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实现国家政治安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引领作用和强化作用。就基础作用而言,高校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外来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确保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国家认同感和社会向心力,为大学生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南。就引领作用而言,高校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大力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积极发挥高校的思想库、理论库作用,以此来引领社会价值新风尚,为匡正社会时弊文化,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思想引擎和舆论动力。就强化作用而言,高校不仅能够传承既有的意识形态思想,而且始终能够站在时代的潮头,创新和夯实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并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途径不断强化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石,使之成为引领人民走向新境界的思想引擎。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引导力量。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思想、创新文化的场所,也是感性沟通、理性达成的认知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为了实现话语的达成和思想的共享,高校教育者必须按照既有的思想政治指向,站在政治的高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播真理,弘扬先进文化和知识,去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设定社会目标和努力方向,塑造起一代又一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高校还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科研资料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思潮和复杂的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判断和解释,引领社会思想风向,确保高校自身意识形态安全,进而促进社会思想正确,舆论风向积极健康,实现社会稳定作用。高校是一个传播真理、明辨是非、崇尚科学、教书育人的场所,通过自身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思想优势,有效引导校内师生员工自觉明辨是非、判断好恶、澄清真假、区分美丑,协调好校内师生员工行动,维护好校内意识形态安全,有效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并通过这一行动影响社会行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引导力量。此外,高校通过其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支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在社会服务中能够反馈社会效果,捍卫真理、守护科学、匡正时弊、彰显正义、体现公平,在实现高校自身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为社会安全稳定提供正能量。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青年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受众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立场和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整体立场和未来方向。近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颜色革命”“宗教文化冲突”“城市骚乱”“城市占领运动”无不触动着人们对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担忧。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形势如何,不仅关系着高校自身的稳定,而且也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走向。当前,我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转型中较为敏感的一类群体,有着较强的认知自觉性和主动判断力,又附带着家庭和社会的多元角色,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复杂的人际网络、盲目的生存方式、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浮躁的社会氛围以及未知的就业环境,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性安全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充满着诸多的变数,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取向和政治判断。为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夯实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也是高校维护自身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要义。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经济领域,更会影响和波及到政治、科技、文化和思想领域,其中尤以文化思想领域的影响最为突出。种种事实表明,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领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组织方式。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和创新的前沿阵地,面对全球化和多元社会思潮的诸多挑战,其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安全重任显得尤为紧迫。

(一)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减挑战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中国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们既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长期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市场经济的逐利思想下渐趋淡漠,代之而起的是实用主义思想、功利主义意识、拜金主义价值取向,这些思想和意识的逐步渗透和影响,日趋消减着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理论指导地位。与此同时,原有的意识形态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绝对化、神圣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出“空洞化”,严重地抹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全球化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入,西方民主、人权、自由价值的传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建设的“若即若离”,在发展过程中的“若隐若现”,使得无论是从事专业理论研究还是进行理论教学的教师都不敢大声地宣讲,以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呈现出失语状态。此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有史以来的低潮,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形势大肆鼓吹“社会主义的失败”,代之而来的世界冲突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从《1999:不战而胜》到《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到《世界是平的》等等,西方资本运作下的全球化“普世价值”话语不断充斥在中国的社会中,导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极大消减,直接挑战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地位。

(二)多元社会思潮严重地冲击着高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的综合表现,其根源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存在状况。”[3]当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是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各种非主流思潮的客观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对高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而这种非主流思潮并非只是表现为一个方面,而是以多样化的形态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我国进行经济贸易和技术输出时,常把他们的政治意图、文化导向、价值观念、消费方式和生活观念设下“意识形态陷阱”,并通过广告置入、杂志刊载、电视嵌入、网络传播等方式传播所谓的“普世价值”,极力倡导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恶意诋毁中国政府和党的形象,甚至不惜散布谣言丑化中国领导人等等。高校是当下各种思潮的主要集散地和传播地,多元社会思潮涌入高校虽然有着活跃文化氛围、开阔师生视野,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的优点,但是多元社会思潮对高校的长期浸润和影响,会造成广大师生思想的混乱,动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信念,严重的会导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社会发展轨道,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正所谓,“那种以‘新国际’之名对所谓的新世界秩序的话语诉求……是资产阶级借以压抑其他各种异质或对抗声音的一种意识形态‘伎俩’”[4](P223)。

(三)后现代生活方式解构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大学生信仰确立和达成的现实土壤,也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境。作为社会中高知识而又极具敏感性质群体的大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实有”的社会生活存在基础,更需要一个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达成。这种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达成契合了大学生的朝气性格、常思未来、富有理想的情感特征。近年来,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也日趋多样和多元。多样和多元的生活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生活意义,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境,同时也将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视域中,随时都有可能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生活世界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今广为流传的文化思潮,从其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后来逐渐运用到艺术、文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并被广泛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了21世纪最为流行的一种话语体系和生活方式。成长于这个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正是在后现代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一代,深刻地受到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推崇反理性、去权威、去中心、解构规律,推崇非理性道德、倡导多元化价值观等理念,恰恰符合大学生信仰形成的特点。当后现代主义以生活方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包装并向外传播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随意的和不带强制性的,这就会对大学生既有的生活世界造成影响和冲击。由于大学生正值思想和心智的塑造期,一旦其生活世界受到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后现代反理性、推崇非理性道德、倡导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境地;后现代生活方式的“游戏”人生态度会使大学生滋生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后果;后现代生活的去权威、去中心、解构规律的“相对主义”道德标准也会使大学生在否定权威中产生道德判断凌乱等等。

(四)网络化生存衍生出大学生的离散性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当代大学生处在一种无网不在、无处不网的生存状态。网络便捷、开放和共享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交流、购物、娱乐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活空间。大学生生活中的QQ群、博客群、开心网、微信、微博等即时聊天工具和空间俨然成为他们继“居住空间”“学习空间”的“第三空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术界习惯上把当代大学生称为网络化生存的一代。诚然,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海量信息和便捷交流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认知意识、角色扮演、文化价值以及行为取向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使大学生的组织关系淡化,集体意识失落,群体意识失却,最终导致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离散化碎片化的组织结构。而传统意义上高校的内部管理是以专业班级、党团组织、社团及学生会等组织开展活动的,大学生在这些组织中是以服从组织关系为基本取向,并在组织内部承担相应责任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是,网络化生存方式使得大学生的这种组织依存关系和组织身份开始淡化,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离散化、碎片化状态比较明显,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然会以离散的形式出现。本来依靠组织纪律、组织规则约束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习得,但是在离散化的网络结构中,大学生的组织观念弱化,群体意识削弱,集体规则被消减,再加上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很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形态教育受阻,非主流信息成为主导,长期的影响和浸染会导致意识形态教育流于形式,危及到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路径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现实形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正在遭受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有效应对全球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和挑战,维护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高校稳定、国家政治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顺利实现。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屏障。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显现,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的自觉应用和展示,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东欧国家的转向、苏联的解体,以及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僵化、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一定程度弱化,无论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还是专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级干部都不敢或不愿大声地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无形中被生活化、娱乐化。理论的消减和削弱必然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弱化,非主流意识大行其道,严重地危害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也影响着党和国家的路线的贯彻和执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大力弘扬。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在培养人才方面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而夯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屏障,其具体实现路径为:1.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作为高校的重大政治和战略任务常抓不懈,要在高校勇敢地发出马克思主义话语声音,旗帜鲜明地确立起高校的政治价值导向。2.高校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包括各级党(团)组织队伍、辅导员队伍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这些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理想。3.建立更具包容性、更具亲和力和解释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的创新。所谓“包容性”是指既要“坚持马克思”,又要“发展马克思”,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此获取话语权优势;所谓“亲和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应该贴近人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要用通俗化、简明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使之成为大众生活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所谓“解释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必须回答和解决好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重大理论困惑和现实利益问题,以此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师生员工心中的话语权地位。

(二)落实“人即目的”的教育理念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价值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确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独特思维能力的人,不同的是教育者可能是知识、思想、经验和技能的娴熟者和专业拥有者,而广大受教育者是心智成长者和思想建构者。二者之间只是知识、思想、经验和技能等方面谁多谁少、谁先谁后的问题,教育绝不是“填鸭”“灌输”,那种“工具化”的教育工作方式培养出的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工具人,而不是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对话和交流过程,是人与人的共识达成过程,是知识较多者与知识较少者之间的信息流通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人即目的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所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不可谓不多,但是其效果却大打折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过程中的“人即目的”的缺失,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弱化,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乘机侵入,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为此,广大教育和教学工作者要确立“人即目的”的教育宗旨,充分重视学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转换和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在教学前多研究学生的特点、思想走向;要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利益问题,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大众马克思主义话语为学生释疑、解惑,确立起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教学价值和人文情怀,帮助学生克服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此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实行包容性提升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软实力增长的重要途径。“软实力”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能力,它源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吸引力”[5](P73)。其中,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则是该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在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精神要素复合体,体现着该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基本价值取向,是该国的主流思想和主流精神,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恒定性和导向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是不变的和自我封闭的,而是在保持既有思想体系的前提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吸收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要素,同时也在批判自身某些不合时宜的要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地取舍,以此增强自身作为思想存在的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我国既有的高校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也在不断地吸纳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路线和新的政策,融入一些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新的文化、政治观点和政策。但是,相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社会思潮、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网络化生存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来说,这种融入和吸纳往往显得局限和不足,以至于高校内部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乏力。诚然,发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社会思潮、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网络化生存并不全是消极、落后和颓废的思想,许多思想也体现为积极的,适合时宜、反应变化和富于创造性的一面,如果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辩证取舍、合理引导,并且包容性吸纳,不仅不会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反而会激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活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包容性吸纳以后怎么办,或者如何辩证地看。对于思想层面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对这些外来的思想要深入研究,要辩证看待和取舍;要进行创造性地吸收并使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用这些外来思想的方式、方法和思维丰富既有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这不仅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更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软实力增强的标志。

(四)树立互联网思维是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社会的到来,发生在用户间的因生产、生活、交往和行为等方式的变化而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民主化思维方式,正从一种流传在互联网产业界的思潮,发展成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共识,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1.互联网思维塑造了公民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公民的政治文化认知。2.互联网思维塑造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改变了公民的政治情感。3.互联网思维塑造了公民的法治意识,改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如此,当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形态存在时,将会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高校是互联网的主要运用场域之一,高校师生又是这个场域中的运用主体。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以及互联网所塑造的高校教育生态环境、组织方式必然呈现出离散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组织方式。做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互联网形势的发展,确立互联网思维方式。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平等、自由和共享的教育环境,改变教学理念,由“教育灌输”转变为“互动对话”,由“教学管理”转变为“教学服务”,形成互动性的教学文化和互动性的教育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基于用户和平台思维创新教学方式。“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遵循‘小众’变成‘长尾’、参与感消费和用户体验至上的法则。”[6](P5)“互联网平台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构件的软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基于快速开发目的的技术平台,基于逻辑复用的业务平台和基于系统自维护、自扩展的应用平台三种。”[7]互联网平台是一种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主要发生在用户与用户间的一种信息互动环境。它的介质主要通过门户网站中的新闻网站、贴吧、BBS、E-mail、微信、微博等平台加以表现,同时也是网民进行互动的主要媒介。这就需要:其一,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者要确立平台思维,熟练驾驭互联网的各种技能工具,巧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了解信息、把握学生动向和社会风向。其二,要不断加强和优化学校新闻网站建设,建立主流意识形态专题网站,及时更新栏目信息,公开和畅通信息来源,突出信息主题和主流意识。其三,加强学校的在线办事能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活动度和参与度。其四,学校治理者要以惠民、亲民、敬民的姿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通过校务微博平台、公众互动平台等平台媒介释疑解惑,急群众之所急、满足群众之所需,正确引导舆论,巩固和守护好高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为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