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华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加强德育无论是对微观的学生层面、中观的学校层面,还是宏观的社会方面,都是有益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传统德育发生了从政治化德育向科技化德育、从零散化德育向序列化德育的转型,摆脱了传统德育的僵化思维模式和运行惯性,逐步把握住了德育建设所应遵循的规律,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当前,在德育地位上,仅仅认为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对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解有偏差,教师投入德育的时间不充分;在德育主体上,过分偏重学校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整体合力还有待提升;在德育引领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凸显还不够;在德育功能上,德育的知识性功能与价值性功能结合不强,厚此薄彼;在德育内容上,存在着“强势供给”的现象,内容重复,错位脱节,功能内耗;在德育方法上,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引导;在德育资源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涵养功能挖掘不够;在德育要素的分解上,尽管有了“三要素”或“四要素”之说,但尚欠缺这些要素在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差异性分布的科学解读;在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上,尽管有了体现系统思维和协同思维的行动纲领和实施纲要,但尚缺乏相配套的制度实施框架;在德育效果上,未能有效服务于当前的社会转型,在价值多元时代出现了选择上的困惑和行动上的迷茫。故此,德育不可避免地处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写出与西方有明显差异的主流价值叙事,改变了价值比较视野下的“西强我弱”的不平衡格局,社会各界对其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首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对主体精神世界的改造,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担纲者,是社会发展的控制阀和稳流器,其所提出的价值遵循具有指点迷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达成共识、减少纷争、消除对立等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柔性控制机制,其规范功能有利于精神动员、纪律约束、驯化个体、激发活力。摆脱价值观选择的认识误区和行动迷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高引领的实效性,并以此促进大中小幼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所谓体系是指由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整体,体系建设的哲学原理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理。”[1]价值观教育比单纯的知识教育复杂,更需要发挥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和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中小幼德育体系一体化,就要依据德育空间场域的观念,从整体上规划大中小幼的德育,在融合要素、融合方法、融合路径、融合样态等方面下功夫,建构新时代德育大图景。大中小幼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德育布局矩阵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中小幼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昭示出该建设的价值理念、制度表达和教育立场,直接了当、毫不含糊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德育目标上,既要关注德育总目标,也要按照大中小幼等学段的不同,细化为分层实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交替上升的分目标;在德育要素上,既要关注微观的德育要素,注重德育要素的横向连接和纵向贯通,做好德育要素的联合互动,也要关注宏观的德育整体,做好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的有机衔接,并把不同的德育教学活动与相应的德育要素进行匹配。这就要把德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全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德育要素的系统整合和结构优化,保证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自然衔接;要因人制宜,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编制不同的德育大纲,安排不同的德育课程和德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德育策略等;把成熟的做法经验化、理论化、制度化,建章立制,打造出越来越多的透明通路,促进德育效果的整体提升,为学生个体的有序成长搭建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其精神内核的提炼和浓缩,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历史文化传统,喻示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连贯性和独特性的尊重。“从‘塔式结构’来看,文化自信的对象性基础包括发挥基础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坚作用的革命文化、发挥固本作用与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体文化自信的程度取决于主体对这些对象性基础的认知与认同程度。”[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的基因,从中学生能够感悟到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3](P3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母体,就依然离不开母体的滋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牢记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厚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不断地丰富和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源源不断的可供汲取的资源,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外在他律走向内在自律。“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塑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能有效摈弃阡陌、媚俗、迷信的大众文化内容,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加强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力度,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牢牢占据主流地位。”[4]要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重亲情的文化底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价值取向(仁爱孝悌)融进德育内容,提高融入技巧,扩展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深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德育课教学要增加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对大中小幼的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的认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P171)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结合大中小幼等学段的学生智力发育和认知习惯等特点幼儿活泼可爱,好玩好动,情感纯真,幼儿德育更加注重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幼儿置身于游戏、童谣、图画和故事等传播场景和传播语境中,感知中国的精神文化,萌生出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能量,进而对“真善美、假恶丑”产生直觉认知;可通过着古装、行古礼、诵读古代经典文献、演情景剧等角色代入行为,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德育可以结合优秀古诗文、成语故事、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革命传统等进行,重视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教育传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中学生生理变化很大,同时心理也发展迅速,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要循循善诱。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常识教育,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是否公平合理更加敏感,学习自主性强,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和机会大增。大学德育要防范敌对势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渗透和行为煽动,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大学生德育品质养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幼儿通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动画片、唱表现爱国主义的红色歌曲等,萌生出爱国主义的情感。小学生通过参加升国旗、唱国歌、诗歌朗诵、演讲、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中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伟业》《红海行动》等,并撰写观后感,从中解读国家的含义并认识到大国与小家的关系;大学生通过参与国旗护卫队等学生社团,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微电影比赛,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等,把爱国志转变成报国行,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尤其是大学德育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重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为情感认同奠定更坚实的理性基础;要尝试探索出更多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可将大学生在“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当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并探索出适当的考评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策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注重发挥大学生传播的主动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价值链传播的重要节点,集急先锋、传声筒与解说员的多重身份为一体;把大学生发展为“微时代”的“微传播”主体,参与到多向的传播格局中,利用微信、微博、微课、微电影等开展同伴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内容健康的快闪主题,举办快闪音乐会,通过吸引眼球和增加关注来传播价值理念。
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发挥政府、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的协同作用,把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教育系统的规划安排、教职员工的实施反馈等结合起来,并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有效联动。就此而言,德育一体化建设有其固有的路径依赖,需要政府层面的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分段实施,形成高效运转的德育场域空间。教育方针是教育的根本遵循,以教育方针为指引,发挥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德育教材的总体规划,进行课程设置,打造相互衔接的教材体系。加强德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遵循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经验。《广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1年)》指出,“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建设,搭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一同研讨、交互上课的平台。”有效糅合德育课程、课程德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做好德育的实践性,回归德育的行动逻辑。大学德育课在理论考试上注重对知识理解、迁移和分析等能力的考核,同时增加社会实践的考核环节。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的应急机制,对可能发生在学校德育领域的负面事件早预防、早发现、早应对。“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3](P355)家风和家教应该受到重视,“倡导在政府的主导下,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相互结合,建立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整个社会德育体系而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效。”[6]在自媒体时代,知识碎片化也导致附着于其上的价值趋于碎片化,因此要构建“互联网+德育”的网络传播体系,做好学校场景、家庭场景、社会场景等真实场景与网络虚拟场景的结合,把碎片化的知识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并进行相应的价值整合。
在德育体系一体化的运行典范上,鼓励发达地区进行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性试点,积累经验,形成典型样本并推广应用;尝试在地区间组建德育一体化的战略联盟,或者强强联合,或者强弱的结对帮扶。在德育体系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上,采用协同推进、整体发力的方式。在当前的德育体系一体化的建设进度上,高校的德育课建设相对而言处在领先的位置上。在大学德育中,充当“发声器”“传声筒”的不但有思政课教师,还有专业课教师;不但有教学人员,而且有行政人员。大学德育还注重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等的作用,充分发掘大学德育的潜力。大学德育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连起来,把大学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更加强调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并适度嵌入生活维度,厚培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的生活土壤。
德育体系的一体化不能只关注德育外在形式的一体化,还要完善德育的功能体系。价值观认同在文化认同中处于关键地位,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状况将决定其真实际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情感上互联互通,无论学生处于什么学段和年级,德育工作者都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关怀功能,给予学生身心关怀,这样学生才会感同身受,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奢侈品,而是事关你我的生活必需品。在德育体系一体化的运行规范上,要探索适宜的认证标准和监管机制。在德育体系一体化的条件保障上,要逐步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制度化并提供制度保障,甚至法制保障。
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需要久久为功;不是封闭的一体化,而是具有宽广胸怀和博大视野、始终葆有与外部进行沟通的通道的一体化;不是僵化的一体化,而是内部充满着活力、洋溢着生机的一体化;不是机械的一体化,而是有机的一体化;不是遵循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的一体化,而是遵循生态式运作方式的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体系的一体化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采取爬楼梯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一梯一步攀升。切不可急功好利,贸然行事,盲目推进一体化;也不可违背教育规律,人为设置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挫伤德育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