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共同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

2020-02-21 15:27李俊丰唐晓春
社科纵横 2020年6期
关键词:重建思政课共同体

李俊丰 唐晓春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对我国社会造成极大影响,高等教育亦不例外。除了实施延迟开学的措施,高校还应尽早开始考虑开学之后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变动和安排的问题。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特别有必要就疫情作出回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修改。高校思政课本来就要求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强调立足现实和实践来向大学生阐释相关内容和理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遍及全国,可以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被卷挟其中,对疫情有着相当程度的关注、思考,疫情成为一个和高校思政课内容密切相关、给思政课教学提出“新问题”的现实事件。例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概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2](P244-249),笔者的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且具有相当代表性的问题:疫情会否对此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因此,高校思政课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回应既有必要性,亦有普遍意义。本文即拟结合笔者所在高校一些大学生反馈的情况和疑问,以“概论”课为中心,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应如何作出应对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核心

现今的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其日常生活已和手机、网络高度“捆绑”在一起,这意味着他们在获悉“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时渠道较为多样,读到的信息也较为多元立体。他们不仅从官方媒体了解疫情的基本情况,也从各种公众号、微信文章、视频APP 等处接触到关于疫区情况、疫情发展、防护措施等等多个方面的同时也是或真或假、良莠不齐的信息。现今的大学生在2003年“非典”疫情时还是只有几岁的孩子,对当时的事情并无深刻的认识和记忆,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他们第一次目睹甚至亲身参与的全国性重大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

“新冠肺炎”疫情涉及到的层面和问题较为繁多,大学生也因个人兴趣、经历等原因而有不同的关注点,因此,从高校思政课如何应对的角度看,则必须找出、抓住“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影响之核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意识形态引导和教育的工作。而“共同体的撕裂”,则是这样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对民族主义进行探讨时,提出著名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所谓“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3](P17)。换言之,共同体不仅存在于实体意义上,也与人们的主观认知和认同密切相关。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新冠肺炎”疫情为何及如何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较大影响。毋庸置疑,在实体意义上,我们的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构成一个共同体,但对这些共同体的主观认知有时可能和实体本身并不一致。而“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影响,便在于影响人们关于各种共同体的主观认知,让人们原来心目中所认知的共同体“撕裂”开来。

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这种“共同体的撕裂”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方面

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主要城市均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封城措施,但由于事出突然,相关措施没有完全跟上,导致一些地域矛盾出现,例如,一些湖北省以外的酒店不愿意接待湖北籍人士住宿,网络上出现一些针对湖北人的不具善意的声音,有些湖北人则觉得自己当了其他地方的“马前卒”之类。此外,由于疫情严峻,不少地方,特别是如村、街道等基层单位,采取了一些较为极端化的措施,例如贴出一些被网民形容为“硬核”的防疫标语,甚至把道路挖断,等等。

疫情期间,这类事件得到了较多的报道,大学生们几乎不可能对此毫不留意。不少学生反映说,此前他们所感知的地域差异主要是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或是带有善意的“开玩笑”性质的,例如汤圆究竟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广东人吃福建人之类,这次疫情却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不同地方之间及其人群之间的差异真实存在①。

从整体来看,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对中华文化有非常高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从国家结构形式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中央对地方具有统一领导权,各级地方均应服从中央的领导。因此,在今天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中国”“中国人”这两个概念往往被感知、理解为是一个成分单一、恒定的“共同体”。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造就了一个较为极端、严重的情景,让人们直观上感知到一些他们此前没有留意到的情况:对疾病的畏惧转化为对疫情地区人员的畏惧和戒备,疫情地区似乎成为一个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甚至对立起来的名词。这样的一种思想上的冲击,在大学生身上也可见到。

(二)群体方面

这里所说的群体方面是指:不同身份、阶层的群体就“新冠肺炎”疫情形成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看法、意见和行为,这些看法、意见和行为通过各种媒介途径被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所感知、关注,让人们意识到各个群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例如,大学生非常关注2020年1月份网络上“学者为了发表论文隐瞒‘人传人’”的讨论,以及科学技术部发文要求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的事件[4]。不少学生表示,如果学者“为了论文而隐瞒事实”一事属实,他们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再如,很多学生关心疫情初期武汉的地方官员为什么不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还有的学生比较关心和医生有关的新闻,包括广州某位医护人员以卖口罩为名诈骗、湖北一些小区不许下班的医护人员回家,等等。

大学生关注这些新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某种“共同体的撕裂”。在大学生们的一般认知里,在这些新闻里发生摩擦甚至冲突的不同群体,理应是属于同一“阵营”,是应该共同抗“疫”的:学者、官员理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先,医护人员和其他老百姓理应守望相助。那为什么有些学者、官员、医护人员、普通人还会做出一些有悖于这种“共同体”的行为呢?不少大学生迫切地希望获得答案。

(三)个人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存在于网络世界,也明显影响到人们实际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大学生身处其中,其个人感受也相当强烈,不容忽视。

“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特点,是潜伏期较长,且可能存在症状轻微的病人,这让病毒显得防不胜防,也让人们只能保持对他人的高度戒备。于是,本来对“人群”非常熟悉,以人际交往为社会生活基本要素的人们,此时不得不尽量保持“个体化”的状态以保证自身的安全。疫情开始后一些媒体报道的“女朋友咳嗽遭男朋友举报”“父母不愿带口罩女儿报警”之类的新闻,便是这种“个体化”的反映。

也正是从这些新闻可见,这种“个体化”意味着个人迫于疫情压力而暂时从其所在的共同体中退出,让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被“撕裂”开来,就算共同体属于“家族”这种亲密性非常强的,也是如此。拜年等传统风俗对于维系家族这个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但这些风俗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都被禁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本来应是家人团聚和亲密接触的春节期间,更是造成了一种极大的反差,对人们的感受和情绪造成较大的冲击。

这种“共同体的撕裂”不仅发生在家族层面。一位大学生说,有一天他看见她母亲碰巧在在走廊上遇到一位邻居并聊了起来,他当时非常担心,等了一分钟左右看母亲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终于忍不住,找了个借口把母亲拉走了。另一位大学生如此描述她某次上街时的感受:“从来没见过这样空荡荡的广州……遇到迎面而来的行人,大家都自觉地互相避让。停共享单车时,余光扫到街角一个行人向我走来,我明显感觉我的身体下意识地向反方向缩了一下,尽管他离我足有3、4 米远。”概言之,当人们因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变得“个体化”时,其本来所处和熟悉的各种共同体均在相当程度上被“拆解”和“撕裂”,而大学生也亲身体验着这种经历。

当然,在今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可,也具有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这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改变。不过,疫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我们不能予以忽视。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

(一)直面“新冠”疫情的事实和影响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应避而不谈,也不应轻描淡写、避重就轻,而应该直面之,在此基础上正确阐释之。

1.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符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求

必须承认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们国家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思政课如要直面“新冠肺炎”疫情,便相当于要直面这些问题,这也是部分思政课教师觉得“棘手”的地方:在他们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不够“正面”,很难讲好。

但必须认识到的是,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3]。“‘正面宣传为主’和注重建设性并不是……只讲建设而不讲批判。正面宣传如果不与反面批判相结合,就不能真正发挥正面宣传的主导性作用。”[5]只有直面问题,特别是直面一些错误的做法,对其展开有理有据的理论批判,才能更好地向大学生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才能保证高校思政课的正面教育真正行之有效。

直面问题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和国家正是这样做的。例如,就李文亮医生一事,党和国家并没有予以无视和忽略,而是作出了适当的反思,“李医生的遭遇,让人们看到了阻塞这种预警的惊天后果,看到了轻率处理无主观恶意的言论,可能比虚假信息本身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6],并及时作出了由国家监察委员会派调查组进行调查等措施。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愿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反而有悖于党和国家的正确做法,有悖于高校思政课的正确导向,不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直面“新冠肺炎”疫情才能保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下中国的重要现实,如果不能直面之,便可能导致高校思政课不仅显得缺乏现实关怀,也容易变得缺乏说服力,从而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思政课所应具有的教学效果。

如上文所述,大学生较多关注“新冠”疫情,思考相关的涉及国家、社会、法律、文化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而这些层面又是高校思政课必然涉及到的。仍以“概论”课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在诸多方面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关联,故大学生们很自然会将相关课程内容和“新冠肺炎”疫情关联起来进行思考。例如:社会保障、人民健康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2](P231-233),“新冠肺炎”疫情与此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可引发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进行反思——有学生认为,过往对环境生态的重视主要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故捕食野生动物之类的一些看上去似乎不会直接影响人类利益的层面便常被忽略了,“新冠肺炎”疫情则对此敲响了警钟;有的学生关注香港、澳门地区如何应对疫情,在疫情的背景下当地人对内地的认知是否发生变化,这就涉及到“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的课程内容[2](P219-223),等等。换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开”“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实。只有正确地、恰当地谈及“新冠肺炎”疫情,才能避免让相关教学显得空洞无物,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重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学理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1]。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讲理,以理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善于用学术讲政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7]如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通过适当、精辟的理论将这些问题阐释清楚,仅仅采取简单的“灌输”“喊口号”的方式来教学,便可能反过来削弱高校思政课的说服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教学中的学理分析,而不能仅仅强调政治性,更不能以政治性为名将思政课变成纯粹的“鸡汤”课。

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在讲课时必须将学理贯穿在授课内容中,保证讲授的内容和思想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以尽量做到有理有据地、有说服力地回应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和疑问。例如,在讲述“建设美丽中国”时,似有必要超越“列举我国近年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这种比较浅层次的授课思路,适当加入一些“关于人和自然”的哲学思考之类的内容;在回应学生所感受到的“共同体的撕裂”时,则必须借鉴共同体相关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撕裂”的背后机理,引导“重建”共同体。其二,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均应重视思政课的学理性。有种观点认为,一些非重点高校的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学理性较强的内容较难接受。虽然不同学校的学生具体情况确实不尽相同,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却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都迫切希望对这一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其生活的事件能得到一个深入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即便对于那些所谓层次较低的大学生而言,亦是如此。也许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确实较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觉得这些理论枯燥乏味,但在亲身经历的影响下,他们反而可能被激发出“好奇心”,从而更愿意去了解、学习相关理论。不可否认,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如果应对得当,“新冠肺炎”疫情可以成为一个促进高校思政课变得更符合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要求的契机。

(三)以“重建”共同体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共同体的撕裂”,故在向大学生阐释“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必要借鉴“共同体”相关理论,以实现疫情过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引导他们把主观认知中的共同体“重建”起来?可考虑的一个思路,是回到并借鉴安德森的理论:

其一,承认“共同体的撕裂”确实存在,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机理。

上文述及的“共同体的撕裂”,是大学生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切感受到的,如果直接否认或否定学生们的这种亲身感受,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关键在于,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共同体的撕裂”。

安德森在论述“想象的共同体”时,特别谈及报纸,他指出,报纸是一种“文化产物”,具有“深深的虚拟想象性质”[8](P30)。在今天,对于大学生这一代年轻人而言,报纸的作用和影响主要由网络媒介所继承,同时,网络媒介也继承了报纸的“虚拟想象性质”。一方面,网络媒介所呈现的信息是已经被选择过的:不同性质、不同立场的媒介——例如各种微信公众号——都在呈现自身想呈现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观点、角度、立场、感情互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另一方面,发达的网络媒介让这些信息并置在一起而被呈现出来,从而很容易让读者强烈地感觉到,这些事情同时地、密集地、普遍地发生着。由此,读者们接受信息时的感受被夸大,通过信息所获得的认识和理解也容易变得相互冲突。从这一角度看,今天大学生所感受到的“共同体的撕裂”,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媒介的“虚拟想象性质”的产物。

其二,引导大学生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存在上文述及的一些“共同体的撕裂”的现象,但与此同时,“中国”“中国人”共同体的特征也在此过程中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根据安德森的理论,“同时性的经验”对于暗示共同体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唱国歌就是一个典型的“齐唱”意象[8](P139)。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绝大部分都能做到按照国家的要求而行为,这种全国性的“同时性经验”以往颇为少见,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却为全国的人们所共享。也正是这种“同时性经验”,能让全国的人们都认识到,每个中国人都身处“中国人”这个共同体当中,每个中国人都和“中国”休戚与共,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也都和“中国”密切相关。我们常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大表现,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还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还体现在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以及以此为指导的行动中,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其三,引导大学生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能让人们对超越国家、民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更深层的认识和认同。

自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迅速成为国际上的共识。但必须承认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一国家、民族的人很难真正体验、理解并由此认同另一国家、民族的人们的生命体验,这恰是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容易产生分歧甚至冲突的原因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一是能让人们清晰认识到在全球化语境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难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真正的、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是让抗击疫情成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行动,反映出让全人类联合起来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切实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当“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多个国家的时候,人们得以通过“疾病”这一人类的普遍性经验来感受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的生命体验——正如疫情下的中国人对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里被隔离的游客能感同身受。由此,人们得以真正地理解为何说人类的命运是休戚与共的,为何说全人类的的确确构成一个“共同体”。

总言之,“共同体的撕裂”其实并不可怕,当思政课教师认识到这一关键时,反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认识、思考和分析上述“中国”“中国人”共同体的特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认同等问题,从而在思想观念中把共同体“重建”起来。

三、结语

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一般认为,高校思政课具有理论性较强、相比起其他课程较难吸引学生兴趣的特点,故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现实问题充实理论性内容,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由此角度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有助于上好高校思政课的现实素材。如前所述,对于几乎所有大学生而言,这次疫情都是一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这一特点是以往思政课教师所寻找、展示的素材都不具有的。只要引导得当,大学生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既能更真切、深刻地认识到,课本上讨论的看似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和国家、民族以及每一个个人均密切相关,也能就我们的国家、社会、文化、制度等诸多方面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只要引导得当,“新冠”疫情也能成为一个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思考和认同的契机,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担当起这种引导责任。

注释:

①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地域人群之间的差异也可归入下文讨论的“群体方面”。

猜你喜欢
重建思政课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共同体的战斗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用镜头“重建”徽州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